• 儒雅清正铸师魂:邹逸麟先生纪念文集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儒雅清正铸师魂:邹逸麟先生纪念文集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74.39 4.7折 158 全新

库存60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邹逸麟先生纪念文集编委会编

出版社中西书局

ISBN9787547519462

出版时间2021-03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158元

货号11806926

上书时间2024-06-16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前身是成立于1957年,由我国历史地理学奠基人、有名历史地理学家和历史学家、已故中国科学院院士谭其骧教授创办的复旦大学历史系中国历史地理研究室。1982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在研究室基础上建立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1981年被确定为首批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1987年被国家教委确定为全国首批重点学科。1999年,教育部首批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成立。2005年,历史地理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正式挂牌。邹逸麟先生纪念文集编委会,编委会主要编委王振忠教授为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历史地理、明清社会史、徽学及域外文献研究,重点关注地域文化差异及区域社会之变迁。

目录

邹逸麟先生简历…

邹逸麟先生碑铭

一追思与感怀

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举办邹逸麟先生追思会“像他那样认真做事,老实做人”—上海文史馆、中山学社、民盟上海市委举办的追思会纪要…

追思邹逸麟先生…

缅怀邹逸麟教授

怀念崇敬的邹逸麟先生悼念邹逸麟老师

一曲山水尽、江南梦犹存——深切悼念邹逸麟先生

邹逸麟:一位令人敬重的学者…良师益友——追念邹逸麟先生怀念邹逸麟先生

世事无法逆料——悼忆邹老师千古黄河枕椿庐…

怀念邹逸麟先生

深切怀念邹逸麟先生…

怀念邹逸麟先生

心安做学问——邹逸麟先生走过的路及其叮嘱

感念邹逸麟先生对我的学术影响

悼念邹逸麟老师

垂范千秋——纪念邹逸麟先生

无声的鼓励,永远的遗憾

邹逸麟先生琐忆

谦谦君子、仁厚长者——怀念邹逸麟老师

谢谢您,邹逸麟先生

重抚《冶即东部候官辨》改稿:追忆邹逸麟先生的学术关怀

师恩永驻长相忆——敬悼邹逸麟老师

追思业师邹逸麟先生

怀念敬爱的邹逸麟老师

怀念恩师邹逸麟先生…怀念我的老师邹逸麟先生

此生唯愿秉志前行

师严而道尊:恩师邹逸麟先生门下受教记

布道江淮,遗泽千秋——忆恩师邹逸麟先生

从先师邹逸麟先生问学杂记

邹逸麟方志思想及其指导价值

深切怀念恩师邹逸麟先生

念师恩

邹逸麟先生一段珍贵的谈话录音

忆邹先生对我的教诲…

河中砥柱,万里胸怀:缅怀邹逸麟先生

记邹逸麟先生

重读《椿庐史地论稿》《椿庐史地论稿续编》

《椿庐史地论稿续编》选读

追忆邹逸麟先生

书香隽永忆邹老——怀念一代学术泰斗、《中国运河志》总主编邹逸麟先生一部精光内蕴的厚重之作—读《椿庐史地论稿》

邹逸麟先生与《中国历史地理概述》

夏雨雨人忆邹师

张家宅里的邹逸麟

邹逸麟生前给记者发来这条短信,只有“rvvmm”s个字母

记叔叔逸麟老师二三事

与爸爸妈妈在一起的时光

爷爷你永远不会离我太远

我眼中的外祖父

二论文及访谈《清史地图集》序

求实·严谨·创新——著名历史地理学家邹逸麟教授访谈录

集体项目既出成果也出人才——访邹逸麟先生

邹逸麟:只要下工夫去做,学问是不会辜负你的附录

邹逸麟先生论著要目

邹逸麟先生弟子名录·

后记…



内容摘要

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举办邹逸麟先生追思会纪念已故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历史学家邹逸麟先生学术贡献的追思会于2020年8月31日在上海举行,在沪邹逸麟先生亲属、部分师友与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师生参加了追思会。追思会由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举办。与会学者纷纷回忆与邹逸麟先生的交往,从不同侧面展现了邹逸麟先生工作勤奋、待人随和、淡泊名利、献身历史地理学的学术形象。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吴松弟教授是邹逸麟先生招收的第一位硕士生,他回忆了在邹先生指导下写作论文的往事。吴松弟教授学生时代第一篇发表的习作是刊发于《历史地理》第4辑的《冶即东部候官辨——〈续汉书·郡国志〉会稽郡下一条错简》。当时,还是研究生的吴松弟教授在邹逸麟先生的指导下阅读正史地理志,重点关注浙江南部及福建北部一带的内容,结果发现会稽郡下十四城的记载有不通之处,于是怀疑地理志中有误。邹先生指出,谭其骧先生在这段史料边上曾写下疑有错简的笔记,建议摆出证据,对此加以证实。吴松弟教授遂循此建议,将前四史中相关地名一一考证,并在邹先生的反复修改之下,窥得学问门径,首次完成了一篇达到发表水平的成熟习作。

上海师范大学历史学系苏智良教授指出,邹逸麟先生作为历史学家和历史地理学家,不仅自身学养深厚,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一支历史地理学研究的专业队伍。苏教授回忆起20多年前与唐力行教授计划发展上海师范大学历史学科,特地到复旦大学向邹先生请教。邹先生结合复旦史地所的经验,提出了很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苏智良教授还盛赞复旦史地所培养的优秀中青年人才对上海师范大学历史学科的发展所作的贡献。复旦史地所荣休教授王文楚先生强调,邹逸麟先生的离世是复旦史地所的重大损失,也是中国历史地理学的重大损失。他将自己与邹先生相识、共事的60年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是1957年到1981年,这段时间两人共同参与《中国历史地图集》的编绘工作,他表示邹先生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大大加快了地图编绘的进程,谭其骧先生的光辉成就背后也有邹先生的功劳。后期是1982年到2020年,这段时间邹先生专注于历史地理学科建设,在所长任上培养了大量青年才俊,在退休以后依旧关心史地所的发展。复旦大学历史学系邹振环教授介绍了受家属委托整理邹先生书信和日记的情况。邹先生现存日记始于他担任史地所副所长,基本上属于工作日志,1982年至2013年,前后相继30余年。从日记中可以看到,他非常重视研究所的经费管理和招生工作,事必躬亲,这批日记对于史地所所史和中国历史地理学史的研究极有价值。复旦大学历史学系章清教授认为,追思会的意义,其实在于如何更好地继承邹先生留给中国史学界和中国历史地理学界的学术遗产。章清教授指出,邹逸麟先生为了《中国历史地图集》,牺牲了个人的研究时间,我们作为后人再来看这项伟大工程,可以发现,邹先生正是在这几十年的积累之上,厚积薄发,成为我们老师辈中学术生命越活越精彩的典范。章清教授表示,后续还有两项重要的工作摆在后辈学人面前:第一是编好邹先生的学术纪念集,尽量完整地呈现邹先生的学术生涯;第二是整理好邹先生个人的书信集,将工作笔记等原始资料与个人回忆相印证,从而全面展现邹先生的学术一生。



精彩内容

本书为纪念邹逸麟先生的文集。邹逸麟(1935年8月31日-2020年6月19日),男,浙江宁波人,生于上海市,1956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历史系。邹逸麟先生为我国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历史学家,复旦大学首席教授,曾任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中国史学会理事。邹逸麟先生长期致力于中国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在运河史、黄河史、历史环境变迁和区域经济史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本文集收录了来自复旦大学、北京大学等国内各大高校40余位学者的纪念文章,内容包括回忆性文章、著作选读、访谈等,纪念与缅怀邹逸麟先生。全书共收入纪念文50多篇,邹逸麟先生论述文4篇。除此之外,本书收入了近百幅邹逸麟先生学术活动和生平照片、邹逸麟先生论著要目以及邹逸麟先生弟子名录。本书作者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邹逸麟先生纪念文集编委会,编委会主要编委王振忠教授为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历史地理、明清社会史、徽学及域外文献研究,重点关注地域文化差异及区域社会之变迁。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