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宝贤堂法帖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宝贤堂法帖研究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76.7 6.0折 128 全新

库存5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冀美俊,雷琛著

出版社三晋出版社

ISBN9787545721416

出版时间2020-1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28元

货号11020087

上书时间2024-06-07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宝贤堂集古法帖》的刊刻与流布
第二章 《宝贤堂集古法帖》刻帖的祖本问题
第三章 明代藩王府刻帖
第四章 《宝贤堂集古法帖》释读
第五章 《宝贤堂集古法帖》跋语释读
第六章 点校清人郑裕孚《宝贤堂集古法帖校语》
第七章 《宝贤堂集古法帖》选帖思想
第八章 李清钥与《古宝贤堂法帖》
第九章 《古宝贤堂法帖》释读
第十章 《宝贤堂法帖》刻石保护展陈思路解读
附录 《宝贤堂法帖》主要论著目录
后记

内容摘要

法帖,又称刻帖。在纸张发明之前,古人将文字书写在竹,木或绢帛上,书于竹木者称为简牍,书于绢帛者称为帛书或帖。造纸术发明之后,帖的含义多指书写于纸或绢帛上的书信。至唐代,出于欣赏临习书法的需求,将前贤墨迹汇集、勾摹、刊刻、拓印,形成我们今天意义上的刻帖。如唐摹《万岁通天帖》(又称《王羲之一门书翰》),后世多以其为法帖集本的滥觞。五代时期,南唐后主李煜更将历代名家书法墨迹镌刻在石板之上,拓成墨本装裱成册,可谓最早的刻帖。宋代以后,刻帖蔚然成风,如《淳化阁帖》《绛帖》《大观帖》《宝晋斋法帖》《东书堂法帖》《宝贤堂集古法帖》等。刻帖不仅使古人书法得以流传,又是学习书法的范本,故又被称为法帖。

太原市双塔博物馆收藏有两套著名的法帖原石及拓本,其一为刊刻于明弘治二年(1489)的《宝贤堂集古法帖》,俗称《大宝贤堂》;其二为刊刻于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的《古宝贤堂法帖》,俗称《小宝贤堂》。二帖均以汇集先贤法书为宗旨,展现了是时其人的书法审美观,反映了各时期书法艺术成就,是先贤馈赠我们的无价之宝,也是中华文化永续传承的历史见证。

在书法艺术与文化传承方面,两部刻帖堪称明清书法发展史上的双璧。二帖刊刻者在选帖过程中,既参考了历代名法帖,又在其基础上有所取舍,并增入了当朝名人书法,使得它们既有共性又独具风格。其中,《宝贤堂集古法帖》的历史、艺术价值更为显著……



精彩内容
《宝贤堂法帖研究》一书以《宝贤堂集古法帖》和《古宝贤堂法帖》为研究对象,从前后两部丛帖的刻帖年代、变迁补刻历程、选帖思想等方面独辟蹊径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从不同时代的拓本释文、书家选列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解读。还从法帖原石陈展的角度对于法帖的价值、空间的利用、形式与设计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全面再现了宝贤堂法帖真实的历史变迁。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