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方叙事学:经典与后经典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西方叙事学:经典与后经典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40.75 6.0折 68 全新

库存75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申丹,王丽亚著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1333013

出版时间2023-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68元

货号12261565

上书时间2024-06-07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申丹 王丽亚 ---------------------------- 申丹,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国际顶刊《叙事》(Narrative)和《文体》(Style)顾问、国际顶刊《语言与文学》(Language and Literature)编委。在国内外出版的五部学术专著获省部级以上奖(其中四部获一等奖),新著《双重叙事进程研究》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在国际国内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超过150篇(获四项北京市和教育部优秀成果奖一、二等奖)。2014年以来,连年上榜Elsevier在国际上高被引的中国学者榜单。 王丽亚,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教授,研究领域为现当代英美小说及叙事理论。出版专著《叙述技巧与性别意识:亨利·詹姆斯小说研究》《里德与文化多元主义》;合著出版《英美小说理论》《西方叙事学:经典与后经典》。在《外国文学评论》《外国文学》《外国文学研究》《当代外国文学》、Ariel、Counterpunch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四十余篇。翻译出版多部学术理论著作

目录
目录 绪论 上篇 第一章 故事与话语 第一节 故事与话语之分的优势 第二节 何时需要三分法? 第三节 故事与话语是否总是可以区分? 思考题和练习 第二章 情节结构 第一节 亚里斯多德的情节观 第二节 传统情节观 第三节 经典叙事学的情节观 思考题和练习 第三章 人物性质和塑造手法 第一节 “功能型”人物观 第二节 “心理型”人物观 第三节 直接塑造法与间接塑造法 思考题和练习 第四章 叙事交流 第一节 叙事交流模式 第二节 隐含作者与隐含读者 第三节 叙述者与受述者 第四节 不可靠叙述 思考题和练习 第五章 叙述视角 第一节 视角研究的发展过程 第二节 叙述者与感知者 第三节 不同的视角模式 第四节 不同视角的实例分析 思考题和练习 第六章 叙事时间 第一节 故事时间与话语时间 第二节 时序 第三节 时距 第四节 频率 思考题和练习 第七章 叙事空间 第一节 故事空间与话语空间 第二节 故事空间与视角 第三节 故事空间与情节 第四节 故事空间的阐释 思考题和练习 第八章 人物话语表达方式 第一节 人物话语表达形式的分类 第二节 不同形式的不同审美功能 第三节 自由间接引语面面观 思考题和练习 下篇 第九章 修辞性叙事学 第一节 布思的小说修辞学 第二节 查特曼的叙事修辞学 第三节 费伦的修辞性叙事理论 思考题和练习 第十章 女性主义叙事学 第一节 女性主义叙事学的发展过程 第二节 与女性主义批评的差异 第三节 与经典叙事学的关系 第四节 “话语”研究模式 思考题和练习 第十一章 认知叙事学 第一节 规约性语境和读者 第二节 普适认知模式 第三节 作为认知风格的叙事 第四节 认知地图与叙事空间的建构 第五节 三种方法并用 思考题和练习 第十二章 后殖民叙事学 第一节 后殖民叙事学发生过程 第二节 与后殖民文学批评的差异 第三节 “后殖民叙事学”形式分析要点 思考题和练习 第十三章 “隐性进程”与双重叙事进程 第一节 “隐性进程”如何不同于其他深层意义? 第二节 隐性进程与情节发展之间的不同关系 第三节 理论拓展和革新 思考题和练习 第十四章 非文字媒介的叙事 第一节 电影叙事 第二节 绘画叙事 第三节 戏剧叙事 思考题和练习 第十五章 叙事学与文体学的互补性 第一节 “话语”与“文体”的差异 第二节 “话语”与“文体”的差异之源 第三节 跨越“话语”与“文体”的界限 第四节 跨学科实例分析 思考题和练习 引用文献

内容摘要
本书系统评介西方经典和后经典叙事学理论,详解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并对后经典叙事学的主要流派以及叙事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进行梳理,使学生能全面、清楚地了解叙事学的目的、性质、特点、作用和学科定位。本书不仅关注核心概念内涵与理论要义,还注意澄清理论探讨中的相关混乱,并将作者参与或引领的叙事学的国际前沿发展和跨学科研究介绍给学生,以求给学生提供清晰的画面并且帮助学生拓展视野。

主编推荐
西方叙事学的经典教材,为您研究叙事学理清思路,开阔视野

精彩内容
本书系统评介西方经典和后经典叙事学理论,详解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并对后经典叙事学的主要流派以及叙事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进行梳理,使学生能全面、清楚地了解叙事学的目的、性质、特点、作用和学科定位。本书不仅关注核心概念内涵与理论要义,还注意澄清理论探讨中的相关混乱,并将作者参与或引领的叙事学的国际前沿发展和跨学科研究介绍给学生,以求给学生提供清晰的画面并且帮助学生拓展视野。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