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福茶釜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文福茶釜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19.17 6.0折 32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日)黑川博行著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40479947

出版时间2017-10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32元

货号9127382

上书时间2024-06-02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黑川博行著的《文福茶釜》作为描写日本美术古董圈的小说,口碑不俗。作者用几位贯穿始终的人物串联5个故事,分别涉及了日本绘画、茶道、雕刻、文玩、陶瓷等多个领域,内容丰富写实,行文洒脱幽默。在每一段故事里,主人公总是因贪念想尽办法聚敛钱财,却又被同道中人蒙蔽,可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作者简介
罗越,1983年出生于上海。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辅修日语,曾任杂志编辑、撰稿人,现为专职日文译者。酷爱日本影视剧与日本文化,自称“日剧爱好家”。译有作品《深夜面包房》。

目录
山居静观

宗林寂秋

永远缥缈

文福茶釜

色绘祥瑞

后记

内容摘要
    山居静观

     在国道171号线小野原汽车站下车,对照着事先复印好的地图,佐保步行向北。那是一片轻缓的上坡路。右边是公寓楼,左边是自来水厂的抽水泵站。

     “箕面市栗生新家6丁目4―33”――藤永修儿家好像就在抽水泵站的西面。

     在街角的便利店转弯,进入一片幽静的住宅区。缘路而上,一个三岔路口旁竖着块住宅区指示牌。

     佐保将地图折叠起来塞进公文包,研究起已经油漆剥落、铁锈斑驳的指示牌。整个住宅区共有五十户左右,抽水泵站后门附近的房子上标注着“藤永”两个字。虽然没有门牌号码,但佐保认为八九不离十。他将路线记在脑子里,往藤永家走去。

     藤永的住家被低矮的灌木包围,是一幢精致的独栋小楼。停车位停有一辆墨绿色的沃尔沃轿车。沃尔沃、萨博、标致、菲亚特、大众、路虎……画家、雕刻家们往往钟爱欧洲车。似乎日本国产车无法彰显这些艺术家的身份地位和个性。

     佐保整了整衬衫领口,按下门铃,不多久玄关的大门就开了。眼前是一个头发花白,体态发福的男子。这么热的天,他竟穿着一件长袖的大红色运动服。

     “你好,初次见面,我是美术年报社的佐保。”佐保低头致意。

     “啊,等你很久了,请进,跟我进来吧。”藤永朝佐保招招手,似乎心情不错。

     藤永把佐保带进玄关一侧的客厅。客厅里摆着一组米色的麂皮沙发,贴着气派墙纸的天花板上吊着一盏廉价的水晶吊灯。墙上挂着的三幅静物画似乎都出自藤永之手,无论苹果还是玫瑰都异常浓墨重彩。他的素描功底还不错,但对色彩的整体感觉很糟糕,怪不得他的画普通人难以接受。

     “要您百忙之中抽空,实在不好意思。”佐保再次低头致意,并将艺术价值杂志社的名片递了出去。

     藤永接过名片,“你是副主编啊!”

     “不过是个头衔罢了。从编辑到广告,我什么都做的。”

     佐保所言非虚。他身上带着《艺术价值》副主编、《美术年报》副主编、出版部副部长、销售部副部长等多款名片,随机应变地发给别人。之所以每个头衔都有一个“副”字,则是考虑到自己三十出头的年纪。

     “那,上次跟您提过的事情,不知道考虑得怎么样了?”

     佐保从公文包中取出《艺术价值》杂志,摆在茶几上。《艺术价值》是一份A4开本、平装全彩印刷的美术杂志,每年出六本,逢奇数月发行。“很好期待我们的九月号能刊登老师您的作品。”

     “刊登是可以啦。”藤永看着茶几上的杂志说,“就是,预算方面,能不能再商量商量昵……”

     “当然啦,您有什么意见都可以提。”佐保笑着点头,“老师您的预算是多少呢?”

     “凑个整数,三十万怎么样?”

     “有点悬啊,等于打了个八折。”

     前天,佐保给藤永的报价是刊登费三十六万,两页彩色跨页印刷。

     “副主编拍板不就好了嘛。”藤永笑眯眯地望着佐保说。

     “九月号的卷首人物专访是日阳会的白幡聪司老师,您这可是跟艺术院院士出现在同一期杂志里哦。”P3-5

主编推荐


 本书作为描写日本美术古董圈的小说,口碑不俗。作者用几位贯穿始终的人物串联5个故事,分别涉及了日本绘画、茶道、雕刻、文玩、陶瓷等多个领域,内容丰富写实,行文洒脱幽默。在每一段故事里,主人公总是因贪念想尽办法聚敛钱财,却又被同道中人蒙蔽,可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 直木奖获奖作者,日本冷硬派推理大师——黑川博行
 

 ★ 这一次,终于抛弃艰涩黑暗的外壳,带来充满日式幽默的轻推理短篇作品集
 

 ★ 日本版的《古董局中局》:用段子手的画风,揭底日本古玩界的猫腻与圈套
 

 ★ 当精明的傻子遭遇荒诞的骗局,漫不经心的闹剧里尽显被贪欲反噬的人性
 
 

精彩内容

 

      在国道171号线小野原汽车站下车,对照着事先复印好的地图,佐保终于找到了画家藤永修儿的住所。在和藤永谈好了版面费用后,佐保就回到位于天神桥的《艺术价值》编辑部,老辣的主编菊池给他找了一份制作赝品画的差事,事主是星野产业的工藤董事。面对价值千万的《山居静观图》,菊池承诺的一百二十万的报酬已经毫无吸引力。佐保将画带到京都,请装裱师牧野耕三为他“揭画”。然而这一出“狸猫换太子”的戏法才刚开始,星野产业就因涉嫌违反商业法规,被大阪地方检察院和大阪府警局侦查二队联合上门调查了。如果不赶紧把画还回去,等待佐保的将是一场牢狱之灾……


媒体评论
● “揭画”又叫“剥相”,据说*的装裱师能将一张价值连城的水墨画轻松的一分为二,两张皆为真品,*的区别在于印章的颜色。——《山居静观》

● 在织田信长和丰臣秀吉的时代,赐给在战场上有功勋的武将的奖励是从敌人那里夺得的土地。当册封出去的土地变得越来越少,赏赐就变成了剑和甲胄。等到这些也被分完了之后,就把朝鲜的日常用的各种器皿,让懂行的师傅鉴定了之后赏赐给武将们。所以茶具本身的好坏并不重要,真正值钱的是它的历史由来、世代传承和题名、印章。——《宗林寂秋》

● “青铜雕刻本来就是以复制为前提进行制作的东西,根据原型铸造出的复制品也全部可以作为真品通用……”——《永远缥缈》

● 据说现在在古董的世界里要想发现一些珍品只能通过“初出”的方法,那是如同火灾现场的小偷般的行经,但美术品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来流动的。——《文福茶釜》

● 中国的历朝历代,官窑出产的陶瓷器都是贵重的,要得到一件合格品要经过几十次的制作和淘汰的过程。而元朝的陶瓷器,据说全世界的真品加在一起也超不过百件。——《色绘祥瑞》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