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业现代化——新时代的制造强国之路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工业现代化——新时代的制造强国之路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29.36 6.0折 49 全新

库存5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立,程楠,邵立国等著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1457302

出版时间2023-06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9元

货号13031478

上书时间2024-05-26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赛迪研究院),是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单位,下设赛迪智库18个研究所及赛迪集团等20家控股企业,并在天津、上海、重庆、广东、江苏、山东、海南等地设有分支机构,现有职工2000余人,博士硕士占51%以上。自2000年组建以来,赛迪研究院聚焦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支撑制造强国建设、网络强国建设两大强国战略,逐步形成了研究咨询、评测认证、科技服务、媒体会展、军工业务、产业金融6大业务格局,已累计为20余个部委、120余个地方政府、300余个产业园区、5000余个行业企业提供服务,成功实施10000余个项目。程楠,赛迪智库规划研究所所长,长期从事产业规划、区域经济、产业政策等领域的研究。参与京津冀、长三角、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优选制造业集群等重量制造业规划、政策的起草编制工作,完成了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制造强国建设实践研究、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等重大课题。主持了福建、江西、海南、湖北、西藏等一批省级制造业规划和宁波、嘉兴、无锡、湖州等一批地方项目,先后在学术期刊和财经媒体上发表文章30余篇。主要研究成果:《规划编制新理念新方法及实施机制研究》《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布局和空间治理研究》《优选制造业集群白皮书》等。



目录

第一章 工业现代化的理论分析/001

第一节 现代化的理论研究/002

第二节 工业现代化的理论研究/011

第三节 新时代推进工业现代化的重大意义/016

第二章 发达国家推进工业现代化的经验总结/020

第一节 英国的工业现代化模式/021

第二节 美国的工业现代化模式/024

第三节 德国的工业现代化模式/027

第四节 日本的工业现代化模式/031

第五节 各国推进工业现代化的一般经验/033

第三章 我国推进工业现代化的历史经验与成就/036

第一节 始终把技术创新放在首要位置/037

第二节 高度重视产业结构优化调整/046

第三节 持续推进优选生产模式应用/051

第四节 不断推动产业组织优化创新/058

第五节 持续深化改革创新政府治理方式/067

第四章 新时代推进工业现代化面临的形势与问题/079

第一节 我国工业现代化面临的机遇/080

第二节 我国工业现代化潜在的风险挑战/085

第三节 我国工业现代化存在的突出问题/100

第五章 新时代推进工业现代化的总体战略/114

第一节 深刻领会推进工业现代化的时代要求/115

第二节 新时代工业现代化的科学内涵/119

第三节 新时代推进工业现代化的基本准则/124

第四节 新时代推进工业现代化的路径选择/127

第六章 新时代推进工业现代化的战略任务/132

第一节 构建科技自立自强的创新体系/133

第二节 打造安全高效的产业体系/137

第三节 推广数字化、低碳化的优选制造模式/140

第四节 完善链群协同的组织形态/144

第五节 推进工业治理体系现代化/148

后记/157




内容摘要

第一章 工业现代化的理论分析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现代化的水平。系统梳理现代化及工业现代化的理论,把握工业现代化的推进规律,是新时代推进工业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

第一节现代化的理论研究

现代化反映了人类社会的深刻变化,现代化作为一种现象大概在18世纪出现,而关于现代化的研究则兴起于20世纪初期,在20世纪中叶达到高峰。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规律,是我们深刻理解工业现代化的概念内涵、制定未来战略任务的基本理论依据。

一、西方现代化的相关理论

1.现代化的概念梳理

现代化(modemization)是个外来词,意为“to be moder”,即“使成为现代的”,是一个多层次、多阶段的历史过程。目前,学术界对现代化的概念及含义尚未取得统一的认识。但一般认为,现代化是指从一个以农业为基础的人均收入低的社会,走向着重利用科学和技术的都市化和工业化社会的一种转变过程。

现代化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根据现代化研究者罗荣渠先生的定义,广义的现代化作为一个世界性的历史过程,是指人类社会从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所经历的变革,这一变革以工业化为推动力,导致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全球性的大转变过程,它使工业主义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引起深刻的相应变化;狭义的现代化不是一个自然的社会演变过程,它是落后国家采取高效率的途径,通过经济技术改造和学习世界先进经验,带动广泛的社会改革,以迅速赶上先进工业国和适应现代世界环境的发展过程。

从研究领域视角看,现代化一般可以分为政治现代化、经济现代化、社会现代化等诸多分支领域。从社会变迁视角看,现代化是指源于英国工业革命(即第一次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的一种社会变迁模式,存在于一些领先发展的社会的经济进步和政治进步中,也存在于后来者追随前者的转变过程中。从经济发展视角看,现代化是指人类社会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化过程,是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社会经济变革。③从技术变革视角看,现代化代表着先进科学技术的研发、应用与更新,带动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不断优化。

2.现代化的相关理论

不同领域的学者对现代化的现象特征与发展规律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梳理形成流派众多、内容繁杂的现代化理论。其中,最具代表性和现实意义的主要为现代化的阶段论、现代化的动力论和现代化的模式论。

现代化的阶段论。对现代化的推进过程,学者先后提出了“四阶段论”“五阶段论”“六阶段论”等划分方法。美国学者布莱克提出的“四阶段论”将现代化划分为现代化的挑战、现代化领导的稳固、经济和社会的转型、社会整合四个阶段。①美国学者罗斯托提出的“五阶段论”将现代化分为传统社会、为起飞创造前提条件、起飞、走向成熟、大众消费五个阶段。此后,罗斯托又在“五阶段论”的基础上提出“六阶段论”,即在原有的五个阶段后增加了追求生活质量阶段。

……



主编推荐
本书按照理论、历史和现实逻辑展开,包括工业现代化的理论分析、发达国家推进工业现代化的经验总结、我国推进工业现代化的历史经验与成就、新时代我国推进工业现代化面临的形势与问题,以及新时代我国推进工业现代化的总体战略和战略任务等。 本书是对新时代我国推进工业现代化的研究探索,希望能够为行业管理部门和企业发展提供参考。

精彩内容

工业现代化是一个经典命题,我国早在1954年就提出要实现工业现代化。新时代背景下,如何理解工业现代化、如何推进工业现代化是本书的出发点。本书研究和回答了三个问题:一是新时代工业现代化的内涵和特征是什么;二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思想中,工业现代化的地位和角色是什么;三是新时代推进工业现代化的任务和路径是什么。本书按照理论、历史和现实逻辑展开,包括工业现代化的理论分析、发达国家推进工业现代化的经验总结、我国推进工业现代化的历史经验与成就、新时代我国推进工业现代化面临的形势与问题,以及新时代我国推进工业现代化的总体战略和战略任务等。本书是对新时代我国推进工业现代化的研究探索,希望能够为行业管理部门和企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