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韵:灯影下的篆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古韵:灯影下的篆书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6.74 1.9折 35 全新

库存134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马国兴,吕双喜主编

出版社郑州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4536749

出版时间2017-01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35元

货号12432631

上书时间2024-05-25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满船明月

拜石

灯影下的篆书

轮回

英雄

褒姒

长安花

谁杀我

秋风台

同学

绝影

最后一次封神

郦食其

风筝线

死亡之约

鹞鹰之死

断尾钗

砖十一

康百万

大贼船

驼背

心仪剑

空城

细腰

曹操与文姬

伎俩

隐者王冕

一匹三脚马

萧何□□

天命

名字

龙女

小玉

俘虏

假痴不癫

一个人的爱情

金城公主

夜邀

以死亡的方式

孙武的忧伤

苏秦的悲凉

石头记

反骨

绿萼

脑专家杨修



内容摘要

《小□□美文馆 古韵:灯影下的篆书》:

 满船明月 张晓林

 在没有和黄庭坚晤面之前,苏轼就已经知道他的名字了。

 这事可以追溯到熙宁五年。那年的十二月,因为筑堤的差事,苏轼从汴京来到湖州,找湖州知州孙莘老商谈一些筑堤的细节,譬如用民工多少、银两筹集的渠道,等等。

 公干之余,孙莘老拿出黄庭坚的诗文,交给苏轼。苏轼读了几纸,大为惊异,问:“可是晋唐人所作?”孙莘老笑笑,说:“是个无名后生,还望苏公提携。”苏轼摇一下头:“用不着我提携,此人必将名扬天下。只是诗文有兀傲离俗之气,恐难为当世所用。

 ”话还真叫苏轼说准了。若干年后,黄庭坚刚到太和县任上,就萌生了归隐乡里的念头。这从他的《到官归志浩然二绝句》中可以看出些端倪。其中一首有这样的句子:“满船明月从此去,本是江湖寂寞人。

 ”朝廷刚任命他为太和县令,他就发出了归去之叹,这是怎么回事呢?第二首诗里,黄庭坚接着说:“敛手还他能者作,从来刀笔不如人。”原因就在这里了。他不善刀笔,不谙为吏之道,正好袖手作壁上观,这个县令让那些有吏才的人来干吧!虽说与苏轼神交已久,但直到九年以后,元韦占元年的初春,黄庭坚才在汴京的银台之东拜晤了苏轼。四月,朝廷选拔馆阁之臣,黄庭坚被举荐参加考试,而这次的主考官就是苏轼。考试的结果是黄庭坚等十三人进入馆阁,成为馆阁之臣。黄庭坚向苏轼执弟子礼,后与同时入阁的晁补之、张耒,加上后来的秦观,被人称为“苏门四学士”。

 黄庭坚开始向苏轼学习书法,不长时间,笔下就有几分苏轼书法的味道了。

 有一阵子,来向黄庭坚索要书法的人一天比一天多起来,来的都是朝中的同僚或京城的巨商大贾。他们知道黄庭坚不收钱帛,就搜罗些好墨好纸送过来。

 因为这些都是书法所必需的,黄庭坚也不好推辞。

 黄庭坚惊奇地发现,苏轼家门前却人迹冷清车马稀。这让他很迷惑。

 有一次,一个做木炭生意的商人拿着一刀珍贵的澄心堂纸和两锭承晏墨来求黄庭坚写字,放下东西刚走,苏轼就登门来访。他看见桌上的墨和纸,不高兴地说:“这些人都是贱家鸡嗜野鹜的东西!”临走,不客气地把墨和纸都席卷而去。

 黄庭坚看着苏轼的背影,忽然笑了。苏轼有个怪脾气,平时也不珍惜自己的书法,高兴了数十纸地送给别人。别人向他求字,他却一个字都不写。

 来向黄庭坚求字的这些人,不知道在苏轼那里碰过几鼻子的灰了。

 黄庭坚和苏轼友谊的进一步加深,是元韦占三年正月至三月的那场进士考试“锁院”期间。这次考试,苏轼依然是主考官,黄庭坚和大画家李公麟属于监考人员。进士考试“锁院”,一锁就是两三个月,吃饭和睡觉都不能回家。

 这是一班文人雅士,考试闲暇,他们就在一起喝茶、吟诗、挥毫书画。李公麟画了一匹马,墨还未干,黄庭坚就在上面题了一篇叫《观伯时画马礼部试院作》的长跋。伯时,是李公麟的字。

 更多的时候,黄庭坚会陪苏轼在院子里散步,边散步边讨论书法上的一些问题。朝夕相处,他们说话就少了一些顾忌。苏轼是个不拘小节、天性诙谐的人。有一天,苏黄二人又谈起书法来了。苏轼说:“鲁直的字近来清劲了许多,但有时笔势太瘦,就像树梢上挂着的蛇一样。”黄庭坚也不客气了,他说:“苏公的字,个别的有褊浅之感,打个不好听的比喻,就像石头压扁了的蛤蟆。”过些天,苏辙来见苏轼,对他说:“坊间传言,说鲁直对你不敬,有另立门户之意。”苏轼听了,只是笑一笑。

 元祐四年春,苏轼遭谏官弹劾,他便上书请求外任。朝廷准了,苏轼出任杭州知府。

 离京前,苏轼举荐黄庭坚迁升著作郎。他说:“黄庭坚道德学识足可当之。”朝廷接受了苏轼的建议。任命的诏书都下了,可御史赵挺之连上三道奏章,说:“黄庭坚早年在德州爱作艳诗,恣行淫秽,有辱名教!”朝廷于是取消了对黄庭坚的任命,维持原职。

 隔二年,黄庭坚参与撰写的《神宗实录》成书,朝廷为嘉奖编写人员,给他们各迁一官。黄庭坚由著作佐郎升为起居舍人。

 这一次,时任尚书右丞的苏辙站出来了,他指使中书舍人韩川驳回了对黄庭坚的任命诏书,理由和赵挺之奏章上所说如出一辙,只是又加上了一点:“辱蔑师长,素无士行。”黄庭坚升迁一事再次作罢。

 黄庭坚很是苦闷,想想早在吉州太和时就和苏辙订交,多年来始终对他钦心推许,执礼甚恭,没想到他竟会有此举动!人心之叵测,由此可见一斑。

 若干年后,黄庭坚已是鬓发斑白的老人了。他居住的地方,正堂里悬挂着苏轼的画像,每天早起,他穿好衣服,戴好帽子,焚上香,很恭敬地对着苏轼的画像作揖施礼。

 时赵肯堂在侧,奇怪地问:“山谷先生和坡公声名相若,这么处小处弱,让人不解。”黄庭坚惊慌地站起身,严肃地说:“庭坚是坡公的学生,这一点怎么能搞错呢?”赵肯堂想,时人常把“苏黄”并称,看来不是黄庭坚的本意。

 ……




精彩内容

本书收录了《满船明月》、《拜石》、《灯影下的篆书》、《轮回》、《英雄》、《褒姒》、《长安花》、《谁杀我》、《秋风台》、《同学》、《最后一次封神》等小说作品。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