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朽的大提琴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不朽的大提琴家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13.1 1.9折 68 全新

库存38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英)玛格丽特·坎贝尔(Margaret Campbell)著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49553235

出版时间2014-1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68元

货号8388355

上书时间2024-05-20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不朽的大提琴家》所收录的“不朽”的大提琴家,有的拥有耀眼技巧,有的深具音乐造诣,有的对曲目进行了根本性的变革,有的则是对乐器的改良有所贡献。
作者玛格丽特·坎贝尔参考了许多书籍文献,为数百年来大提琴家的传承整理出一个清晰的脉络。音乐史上每一位不朽的大提琴家,本书中都有详尽而客观的介绍。

作者简介
Margaret Campbell家族世代活跃在新闻界及音乐界。她出生于伦敦,以摄影师及记者的身份任职于多家报纸杂志。著有《不朽的小提琴家》《不朽的大提琴家》等多本著作。

目录
蝴蝶的诞生 

 贝蒂奥和迪波尔兄弟 

 法国的影响 

 被遗忘的天才 

 英国的大提琴家 

 德国大提琴演奏之父 

 德累斯顿学派 

 德累斯顿的影响 

 "大提琴中的帕格尼尼" 

 比利时与荷兰 

 "大提琴中的沙皇" 

 关于波希米亚 "

 大提琴中的萨拉萨蒂"

 "大提琴大师" 

 两个高峰

 ……

内容摘要
日落的绝响:杜普蕾
“她是我至今为止所遇到最杰出的大提琴家和音乐天才,而且是惊人的早熟。我认为她有着光辉的未来,为此值得我们给她各种帮助。”这是普利斯为十岁的杜普蕾获得苏日娅奖所写的一封推荐信。普利斯的预言肯定是对的,只是我们没想到她伟大的生涯竟然会在二十六岁时患不治之症而中途夭折。
杜普蕾1945年生于英国一个充满音乐声的家庭中,母亲曾经是专业钢琴家,父亲非常喜爱键盘式的手风琴,姐姐演奏小提琴。杜普蕾在会说话之前就会唱歌了,三岁时她在英国广播公司举办的儿童节目中听到了大提琴的声音,她说她希望有一件那样的东西。她在四岁生日时得到了一把成人用的大提琴,而且拉起来毫无困难。由于她表现出极为明显的才华,于是在五岁时就被送到伦敦大提琴学校,去跟达里姆普学琴。当老师给她一把二分之一尺寸的大提琴时,她很不高兴,为此搅得她的老师不得安宁,最后只得答应她使用大琴。
七岁时她举行了第一次公开音乐会,三年以后获得苏日娅奖。当时的评审当中包括了巴比罗利爵士。巴比罗利夫人对当天的情况还记得非常清楚:“那是约翰第一次听到杜普蕾的演奏。我陪我的丈夫一起去,坐在里面听她的演奏。记得当时她在调音上遇到了一些困难,于是约翰帮助她调弦。我已经不记得当时她演奏的是什么,我只知道我完全被她的演奏深深吸引住了。她是那么有才能,一下子就把听众抓住了,真是一位非凡的奇才。”
中提琴家特蒂斯当时也是评委之一,他记得当杜普蕾一开始演奏,巴比罗利就转过头来对他说:“这就对了!”。从那以后巴比罗利和这位年轻的大提琴家之间就建立了十分亲密的友谊,他有时也会对她的演奏提出一些建议,巴比罗利夫人还记得她的丈夫告诉杜普蕾用弓不要压得太厉害。“她是那样有才能,感情是那样充溢,一切都从她的内心倾泻而出。她需要有一点节制,我认为我的丈夫约翰能使她平静下来,她会接受他的劝告。”。在获得了苏日娅奖以后,杜普蕾就到市政厅音乐戏剧学校去跟普利斯学琴了。普利斯回忆当时第一次给她上课时的情况。
  她演奏了一首小曲子给我听,而且演奏得很好,但是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那时她还不是一位杰出的天才,但是我感到她心里有某些东西。我们大家都知道许多有才能的孩子一旦被唤醒以后,就能够非常迅速地开花结果。我对她的第一个印象就是她是个好孩子,演奏出来的声音很好听,但是并没有什么辉煌的技巧。我当时观察到某些东西,可能由于深深地隐藏在心里,所以她自己还没有意识到。当你第一次听这些有才能的孩子演奏时,你会感到有的很天真、有的很平常、有的内心孕育着某些东西,杜普蕾就是这种孕育着某些东西的孩子;我们只需要把几扇门打开来就行了。
当她十三岁时,这些门很快地被打开了。普利斯记得他告诉杜普蕾下星期他们开始学习埃尔加的协奏曲和一首皮亚蒂的随想曲,四天之后她就来告诉他,她已经把埃尔加协奏曲的第一乐章背下来了,并且还把那首非常困难的随想曲也背出来了,尤其令人吃惊的是她几乎把它们演奏得无懈可击。“给她上课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她的理解是这样的迅速,而且如果当时她还不能理解的话,后来她总是能理解的。这简直就像在变魔术。你在和她说话时就可以看到理解和动作结合在一起了。这确实是非常了不起的。”
然而上课也并不总是顺利的。“杜普蕾在十四岁左右经历了令人心酸的时期。我们遇到一大堆麻烦,而且需要进行某些调整。这不仅只是一个继续拉大提琴的问题。”然而这一切并没有留下痕迹,第二年她夺得市政厅音乐戏剧学校的皇后大奖,这是专为三十岁以内的年轻音乐家设置的,当时她只有十五岁。
卡萨尔斯也曾经给杜普蕾提过许多建议,他在她很小时就发现了她的天才。在巴黎她跟托特里耶学了几个月,有时还在莫斯科跟罗斯特罗波维奇学习,所有这一切都开拓了她的视野,但是她总认为普利斯是她真正的教师,对普利斯的忠诚从未减少过。
1961年3月1日,她在威格穆尔大厅举行首次独奏会,音乐会前好几天,在外面已贴出了“满座”的公告。在威格穆尔的首演本身就是一个很严格的考验,而且当世界把它的目光都集中到一个杰出的十几岁孩子身上时,它所带来的压力就更大了。杜普蕾的感受是即使对一位成熟的艺术家来说,这种压力也会令其丧失勇气。音乐会开始时一切都进行得很正常,突然她发现A弦开始松开了。她继续演奏,但是后来实在无法控制下去,于是就站起来向大家致歉,说必须到后台换琴弦。当她面带微笑返回舞台继续演奏时,好像什么事情都没发生过一样。评论家们都认为她演奏得十分精彩,辉煌前程似可预见。梅森在《卫士报》上这样描述她的演奏:“在安静的地方更加冷淡有表情。她给人们带来的是纯粹古典的音乐美。她之所以能把乐曲表现得如此之美是在于她的均衡自信,在于她对节奏和声音的完美控制,在于她那纯正的声音,而不是靠任何外加的或人为做作的音乐表情。”他还说杜普蕾手指的灵巧敏捷使得她的听众透不过气来。这位十六岁的女孩把世界上口味最严苛的听众征服了,她的前途可谓极不可限量。
接下去她所取得的成功只有年轻的梅纽因可与之相比。她在欧洲各地和英国演出,并和所有英国的主要管弦乐团以及最著名的指挥合作演出,也受到了各地听众的热烈欢迎。
1965年5月14日,杜普蕾在卡内基大厅举行她在纽约的首次公演,当时她演奏的是埃尔加协奏曲,由BBC交响乐团协奏,指挥是杜拉第,她像暴风雨般地征服了美国人。第二天埃里克森在《纽约时报》上这样描述道:
  杜普蕾小姐有着细高苗条的身材,金色的头发,看上去很像卡罗尔小说中的女主人公艾丽斯,又很像文艺复兴时期美术作品中演奏乐器的天使。的确,她演奏时真像一位天使、一位有着非凡热情和敏感性的天使。
  人们似乎感到这首协奏曲是专为杜普蕾写的,而杜普蕾又是为这首协奏曲而生的,因为她的演奏是这样充满了浪漫主义的精神。她有着巨大而又散发出光彩的声音,无论她是演奏协奏曲开头的那些辉煌和弦,还是那些令人陶醉的极轻的声音,或是诙谐曲中某些快速反复而又非常均匀的音型,她都没有任何技术上的困难。
自从她在纽约进行首演之后,人们就爱上了她的一切。她是人们脑海中当代最为年轻的英国音乐天才,世界各地都急切盼望她能去演出。1967年中东战争后,她立即在耶路撒冷与年轻的以色列钢琴家巴伦博伊姆结婚,巴伦博伊姆现在则以指挥家更著称于世。他们两人所举行的奏鸣曲音乐会真是座无虚席,评论界对他们的演出从不吝惜赞美。当他们亲密的朋友和同行,著名的小提琴家祖克曼和他们一起演出时,评论界更是用尽了所有好话。
杜普蕾用三把非常漂亮的大提琴进行演奏:两把斯特拉迪瓦里制作的大提琴,一把是1672年的,另外一把是1712年、又名“达维多夫”的大提琴,这两把琴都是由一位匿名的赞助者捐赠给她的;1971年巴伦博伊姆又给了她一把由费城管弦乐团的佩雷森制作的大提琴。如果不是在小房间里演奏室内乐的话,她就一直使用这把琴进行演出。她说:“这把琴非常健康牢固,而且强壮得像一辆坦克,它有着非常丰满的声音和极高的穿透力,能达到大厅最远的角落。”她就是使用这把琴来录制最后的那些奏鸣曲唱片,以及在演出现场录制的由巴伦博伊姆指挥费城管弦乐团协奏下的埃尔加协奏曲。
由于她的行程非常繁忙,所以很难找出时间来录制唱片,但她总是将她答应下来的任务十分认真地去完成。每一个为她进行录音的人都非常喜欢她,她的录音师格拉布对她进行了如下的描述:
她是一位理想的录音艺术家,要求从不苛刻,对别人的困难很能理解,也没有那种会突然爆发出来所谓的“脾气”……对于录音师来说,她是位非常完美的演奏家,无论你花多少时间来调整麦克风或试音响,她从来都不抱怨。对我来说,和她一起录制唱片的六年时间实在是太短暂了,她给我留下了金色的回忆,这是一种自然、含蓄而且愉快的制造音乐的回忆。
接下来是疾病来袭,最终检查结果是皮肤癌,病魔将她那辉煌的事业终止了。她不得不取消许多音乐会,1971年夏季她整整六个月没有碰过大提琴。同年年底巴伦博伊姆突然打电话给录音师格拉布说,他们已经一起练习了肖邦和法朗克的奏鸣曲,她还演奏得像过去一样好,难道他们不应该录制这些唱片吗?这些唱片在两天之内就录制完成了。当他们完成了这个录音之后,杜普蕾建议应当开始录制贝多芬的奏鸣曲。格拉布和巴伦博伊姆都注意到她看起来已经很疲劳,但是还是同意开始录音,于是他们录制了奏鸣曲Op.5/1的第一乐章。“最后她把她的大提琴放回盒子里,说:‘就这样吧!’她甚至不想再听一遍。这就是杜普蕾最后在录音室的情况。”
她为伦敦听众最后一次演出是在1973年,当时她是在另外一位挚友梅塔指挥新爱乐乐团协奏下,演奏埃尔加协奏曲。卡达斯爵士在《卫报》上这样写道:“在这次的演出中,如此年轻的艺术家竟能如此深刻地理解音乐,对于听众来说这的确是一场极为非凡的演出,……告诉人们埃尔加已经向生活道别,光辉灿烂的日子已经过去了,迎接他的将是黑夜。”卡达斯一定多次回想他那富有预见性讲话的深刻性。
不久杜普蕾就到美国与丈夫团聚。就是在这里的一次排练时,她终于认识到自己在和一场不可抗拒的命运进行斗争。接下来就是一个女人勇敢地与一位音乐家所能面临的最为残酷的命运抗争的故事。
她总是对她不能做到的事抱以欣然的态度,并且转向其他富有艺术性的出路。她在电视上举行的示范教学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她所从事的有限的教学活动使许多年轻的大提琴家受益。R.科恩也是普利斯的学生,他在谈到自己和杜普蕾上课的情景时说:“我们是在相同的年龄一起跟普利斯学琴的,所以我们经常一起长时间讨论我们年轻时所受到的训练,以及老师是怎样巧妙地解决我们每个人的不同问题的。跟她谈话对我来说就是一种学习。但是当人们演奏时,她则要求把每个音符所具有的要求做到之后,才放你过去。她有一种献身于每个音符的精神,这种精神对我们有着极大的启发。”
由于她已经不能再用音乐去表达她的感情,杜普蕾转向了语言。
  我发现我很崇拜语言。我从来没有能充分使用语言,我在语言中发现了许多我以前从来也不知道的美的新的东西。最近我为理科硕士协会朗读了旧约圣经——我是那个协会的会员,我发现一切都和音乐演奏一样:心理上的强调、结构以及时间上的控制都是一样的。在我的一生中我还第一次朗诵了诗歌,我是那样喜欢它。
在她那短暂而辉煌的演奏生活中,杜普蕾给许多人带来了幸福。她录制了十五张唱片,最后的一张则是她在普罗科菲耶夫的《彼得与狼》(Peter and the Wolf)中任讲述者。由于录音技术在当今已经发展得相当高明了,因此她的演奏将一直给子孙后代带来快乐。还有一个由努本制作、名为杜普蕾的录像带,展示了她那无拘无束、精力充沛的性格,以及她那完全献身于音乐和生活的使命感。
人们经常怪她步伐太快,因此太早就把自己燃烧殆尽了。托特里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例子。当他在达廷顿夏季学校教课时,杜普蕾要求他帮助她学习布洛赫的《所罗门》这首乐曲,当时已是深夜,而且已经忙碌了一整天,托特里耶认为太晚了,杜普蕾却坚持说她知道有个房间,在那里拉琴不会妨碍别人,因此托特里耶给她上课直到第二天早晨两点半。
也许看护她的守护神知道,在生命的帷幕降下来之前,她还有许多事情要去完成。在她的笔记本中,她十分巧妙地总结了自己的情况,她写道:“如果阳光向你招手,那你就接受它的邀请,去热爱它那金色的光辉吧!”
杜普蕾于1987年10月19日逝世。在杰奎琳逝世后,人们试图通过各种方式刻画一个真实的杰奎琳。两部关于杰奎琳的书籍已经问世,而且其中一部还被翻拍成电影。由杰奎琳的兄弟姐妹撰写的《狂恋大提琴》(A Genius in the Family)(1998)让我们了解了他们的姐姐,但是更多地了解了他们的家庭。杰奎琳是一位天才,从很多角度讲,她的成就高于生命。这部传记中描写了杰奎琳私人生活中的细节,而且强调杰奎琳无法保护自己。在影片《希拉里与杰奎琳》(Hilary and Jackie)中,由艾米丽沃森饰演杰奎琳。而由伊丽莎白威尔森创作、丹尼尔巴伦布瓦姆授权的《杰奎琳杜普蕾》 (1998)则与之前关于杰奎琳的描写恰恰相反,真实地还原了杰奎琳的演艺生涯,展现了杰奎琳传奇的一生。未来将会有更多关于杰奎琳传奇人生的描写,但是她的音乐表演以及她对诸多好友的影响将会不断地散发出魅力。
 

主编推荐
不朽的艺术、不朽的音乐、不朽的大提琴家

精彩内容
法国大提琴学派奠基人贝蒂奥、被遗忘的天才鲍凯利尼、德国大提琴演奏之父罗姆伯格、大提琴中的帕格尼尼谢尔瓦斯、皇冠上的明珠费尔曼、很后一位浪漫主义大师皮亚蒂戈尔斯基、日落的绝响杜普蕾、游走在占典与现代之间的马友友、影响了整个二十世纪大提琴演奏艺术的卡萨尔斯、精力无限、过分热情的罗斯特罗波维奇……在《不朽的大提琴家》一书中,英国有名传记作家玛格丽特·坎贝尔生动刻画了有史以来伟大的大提琴家群像。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