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法正当程序机制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经济法正当程序机制研究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19.77 4.7折 42 全新

库存298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齐建辉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153348

出版时间2016-0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42元

货号9092055

上书时间2024-05-19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齐建辉著的《经济法正当程序机制研究》旨在探索经济法“独立”和“运行”的理论根据与制度依托。在国家干预的时代背景下,经济法引发了一系列法治理论冲突与实践争执,诸如法律规则的确定与变化、法律运行的封闭与开放、法律实施的强制与自觉等。概言之,确立国家干预的合法性(或正当性)和规范性(或制度化),是经济法制度建设的两大理论和实践课题。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要对传统法治理论、制度模式及其思维方式进行反思,对现有的法律资源包括民商法、行政法乃至刑法和诉讼法的现有制度,进行深入发掘和制度重构。借鉴并梳理政治学、社会学以及法理学的相关理论成果,作者认为,以程序法为核心的法治模式,可以弥补经济法在实体法方面的不足和缺陷,实现国家干预行为的法治化,解决经济法运行正当化和规范化的法治困境。

作者简介
齐建辉,1969年生,甘肃省榆中人,法学博士,研究生导师。西北师范大学法学院副院长,甘肃省地方立法特聘调研员、兰州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兼职律师。长期致力于民商法、经济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发表相关研究学术论文20多篇,编著《西部开发与法制建设》等著作,主持和参加《国家干预视野下的经济法理范式与运行机制研究》等国家、教育部和地方社科项目。

目录
  • 绪论 经济法与回归的程序法路径一、经济法的理论与实践困惑二、经济法学界的应对和不足三、经济法与回归的程序法路径四、结语第一章 经济法理论范式的变迁第一节 范式理论概述一、范式理论的内涵二、范式理论的基本功能第二节 传统法治的基本理论范式一、传统法治的法律本体论二、传统法治的法律认识论三、传统法治的法学方法论四、传统法治的法律价值论五、传统法治的道德观第三节 经济法的基本理论范式一、经济法理论的法律本体论二、经济法理论的法律认识论三、经济法理论的法律方法论四、经济法理论的法律价值观五、经济法理论的法律道德观第二章 经济法的实质化及其整合第一节 经济法的实质化一、经济法规范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二、经济法实务的非职业化和社会参与性三、经济法机构的复合性与权力划分的相对化四、经济法实施的实践论证和非逻辑化推理第二节 经济法实质化的“理论”冲突一、经济法的模糊性与法治确定性的冲突二、经济法的回应性与法治自治的冲突三、经济法的态性与法治普遍性的冲突四、经济法的干预性与法治正当性的冲突第三节 经济法治的悖论与化解一、经济法治的“悖论”二、经济法变动性与程序法确定性的整合三、经济法回应性与程序法封闭性的统一四、经济法个别适用与程序法普遍性的沟通五、第一干预的“合法性”与程序法的证明第三章 经济法程序化的历史基础第一节 程序法“元规则”的历史考察一、英美法上的正当程序机制二、大陆法系的程序法三、中国程序法的历史渊源第二节 经济法程序化的理论基础一、经济法正当程序的本质二、经济法正当程序的哲学基础三、经济法正当程序的伦理学基础第四章 经济法正当程序的价值第一节 正当法律程序价值的重构一、正当法律程序价值理论重述




  • 内容摘要
    本书旨在探索经济法“独立”和“运行”的理论根据与制度依托。在国家干预的时代背景下,经济法引发了一系列法治理论冲突与实践争执,诸如法律规则的确定与变化、法律运行的封闭与开放、法律实施的强制与自觉等。概言之,确立国家干预的合法性(或正当性)和规范性(或制度化),是经济法制度建设的两大理论和实践课题。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要对传统法治理论、制度模式及其思维方式进行反思,对现有的法律资源包括民商法、行政法乃至刑法和诉讼法的现有制度,进行深入发掘和制度重构。借鉴并梳理政治学、社会学以及法理学的相关理论成果,我们认为,以程序法为核心的法治模式,可以弥补经济法在实体法方面的不足和缺陷,实现国家干预行为的法治化,解决经济法运行正当化和规范化的法治困境。

    主编推荐

    从程序在固有法律上的概念言,程序是诉讼法问题,但经济程序,侧重决策、执行、评价等过程,是决策过程,因此,经济程序的现实意义就凸显出来。今天,中国正在逐步确立尊重市场法则、完善经济规则、依法管理经济,研究正当程序的经济法律理性,可以逐步提升国家的部门管理、地方管理法治化水平,其现实意义十分重大。 

  • 齐建辉著的《经济法正当程序机制研究》旨在探索经济法“独立”和“运行”的理论根据与制度依托。在**干预的时代背景下,经济法引发了一系列法治理论冲突与实践争执,诸如法律规则的确定与变化、法律运行的封闭与开放、法律实施的强制与自觉等。概言之,确立**干预的合法性(或正当性)和规范性(或制度化),是经济法制度建设的两大理论和实践课题。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要对传统法治理论、制度模式及其思维方式进行反思,对现有的法律资源包括民商法、行政法乃至刑法和诉讼法的现有制度,进行深入发掘和制度重构。借鉴并梳理政治学、社会学以及法理学的相关理论成果,作者认为,以程序法为核心的法治模式,可以弥补经济法在实体法方面的不足和缺陷,实现**干预行为的法治化,解决经济法运行正当化和规范化的法治困境。

  • 内容提要




  • 精彩内容

    本书旨在探索经济法“独立”和“运行”的理论根据与制度依托。在国家干预的时代背景下,经济法引发了一系列法治理论冲突与实践争执,诸如法律规则的确定与变化、法律运行的封闭与开放、法律实施的强制与自觉等。概言之,确立国家干预的合法性(或正当性)和规范性(或制度化),是经济法制度建设的两大理论和实践课题。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要对传统法治理论、制度模式及其思维方式进行反思,对现有的法律资源包括民商法、行政法乃至刑法和诉讼法的现有制度,进行深入发掘和制度重构。借鉴并梳理政治学、社会学以及法理学的相关理论成果,我们认为,以程序法为核心的法治模式,可以弥补经济法在实体法方面的不足和缺陷,实现国家干预行为的法治化,解决经济法运行正当化和规范化的法治困境。



    媒体评论

    《经济法正当程序机制研究》一书,沿着经济法理论范式、制度类型以及运行机制三位一体的整体脉络,剖析了经济法的整体理论范式,系统梳理了经济法正当程序机制的社会基础和理论渊源,构建了经济法正当程序的基本理念和主要制度。该研究不仅可以引导初入经济法学研究的新人学习,同时也对经济法界耕耘已久的老学者观点予以一定程度的升华。一一西南政法大学教授 李昌麒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