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场竞争中的知识产权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市场竞争中的知识产权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27.31 4.7折 58 全新

库存290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日]富田彻男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有限公司

ISBN9787100153355

出版时间2016-01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58元

货号9092060

上书时间2024-05-19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富田彻男著的《市场竞争中的知识产权》运用比较方法分析论述了日本、德国、英国、美国、法国等几个主要发达国家知识产权制度及其运作状况和问题,并结合历史事实和典型案例,从经济背景、市场结构、市场竞争等角度系统论述了各国知识产权的思想、制度、制度的确立、历史价值观和法律体系、在两次世界大战前后国际垄断与反垄断的矛盾冲突、专利权浪潮、职务发明与知识产权归属、成功企业的要素与日本产业竞争的活力等需要我国关注的重要问题。特别是还以较为全面的观点讨论了知识产权制度本身的是与非、英国型和德国型两种产权制度的得与失、特大规模企业的利与弊,以及应当如何处理生产者与消费者、城市市场与农村市场、内需市场与外需市场关系等理论与现实中的重要问题,以防止片面性,避免绝对化,合理有效地利用知识产权制度,促进经济建设事业的发展。

作者简介
富田彻男,日本著名专利法专家、技术史专家。1934年生于东京,1957年毕业于东京都立大学。1957年考入日本通产省专利厅,任评审部主任评审员,直到1995年退休。1967年参编《日本科学技术史大系》,1973年组织翻译德国贝克曼《西洋事物起源》,获得翻译出版文化奖。1980年主编《工业产权制度百年史》《专利制度的产生和变迁》,合译《希特勒的专利战略》。出版专著《技术有国境吗—技术转移与气候、风土、社会》《市场竞争中的知识产权》,合著《中小企业与专利战略》。

廖正衡,1931年生,辽宁师范大学自然辩证法暨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所长、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化学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化学化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发表论文80余篇,出版著作20余部。主要研究领域:中日科技发展比较研究。

张明国,1963年生,北京化工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STS)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中国日本史学会常务理事兼日本科技史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常务理事兼技术咨询工作委员会主任。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著作10余部。主要研究领域:中日科技发展比较研究。

徐书绅,1928年生,东北师范大学化学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分析化学。

金路,大连大学日本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日本经济与社会。

目录
序第一章  什么是知识产权  一、知识产权的产生  二、自由竞争与知识产权  三、知识产权与竞争市场  四、授予垄断权的根据第二章  知识产权制度  一、专利制度  二、实用新型发明  三、外观图案设计  四、商标  五、反不正当竞争法  六、著作权  七、种苗权  八、各国制度的差异第三章  历史价值观与基本法制  一、对平等看法的差异  二、法国民法与德国民法  三、权利产生与法院作用  四、陪审制度与实质性证据原则第四章  知识产权制度的确立  一、各国制度伊始  二、市场、技术特征和制度  三、国际条约  四、反对垄断与掠夺殖民地的竞争  五、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五章  国际卡特尔时代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技术特征  二、国际卡特尔  三、无线电技术与国际卡特尔  四、电灯泡技术与国际卡特尔  五、德国纳粹政策与国际卡特尔专利  六、德国IG“法尔本”公司与美国标准石油公司第六章  自由主义经济与反专利权  一、违背反垄断法的行为  二、向垄断倾斜与反垄断法规  三、专利与反垄断法规  四、自由经济体制与专利  五、国际市场的变革与专利制度的变化  六、战后技术条件下保护对象的变化第七章  专利权浪潮  一、二战后的企业技术  二、专利权意识的兴起  三、最近的几宗诉讼案  四、对强化知识产权的反对意见第八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日本专利  一、技术国产化的加强  二、专利征用  三、战后措施  四、市场与技术第九章  从知识产权看日本产业  一、二战前的市场竞争背景  二、二战后的技术引进  三、“大量申请”的结构  四、日本技术开发竞争与专利第十章  知识产权的归属  一、职务发明的起源  二、最近的问题  三、技术公开与技术隐匿  四、有关企业秘密的法制  五、禁止到竞争对手企业就职问题尾章  知识产权和产业社会原著后记译者后记作者简介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市场竞争中的知识产权》,是日本著名专利法专家、技术史专家、前日本通产省专利厅评审部主任评审员富田彻男先生大作,由辽宁师大廖正衡先生组织翻译为中文出版。
本书以日本为例,详细记述日本“二战”后如何发展经济与技术的过程,特别在专利技术领域,如何与美国针锋相对进行抗争,书中的记录详尽完善,还坦诚披露国际间专利斗争的一些鲜为人知的情况。日本以“二战”战败国的惨状,国家经济整体凋敝的现实,告诉世界:日本国家还要发展,技术还要壮大,那么,如何与诸如美国这样的技术大国进行贸易,贸易的策略,以及政策推进都有什么?有哪些措施?书中记录了日本使用一系列方法抗衡美国的国际技术霸权,今天读来令人思虑良多。
日本的经验,对于中国而言,不无借鉴价值。新中国专利制度建立于20世纪末叶,经过20年的发展,技术主义似乎并没有完全占上风,相反,由于法治理念与法律制度缺位,使得专利遭受侵权的风险极大,逐渐挫伤着技术发明创作的后劲,侵蚀与毁坏知识产权制度固有的秩序环境,无形之中也从一个侧面阻碍了中国技术进步,以及自有知识产权的成长空间。中国专利法律制度的完善,似乎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主编推荐
  • 富田彻男著的《市场竞争中的知识产权》运用比较方法分析论述了日本、德国、英国、美国、法国等几个主要发达**知识产权制度及其运作状况和问题,并结合历史事实和典型案例,从经济背景、市场结构、市场竞争等角度系统论述了各国知识产权的思想、制度、制度的确立、历史价值观和法律体系、在两次世界大战前后**垄断与反垄断的矛盾冲突、专利权浪潮、职务发明与知识产权归属、成功企业的要素与日本产业竞争的活力等需要我国关注的重要问题。特别是还以较为全面的观点讨论了知识产权制度本身的是与非、英国型和德国型两种产权制度的得与失、特大规模企业的利与弊,以及应当如何处理生产者与消费者、城市市场与农村市场、内需市场与外需市场关系等理论与现实中的重要问题,以防止片面性,避免**化,合理有效地利用知识产权制度,促进经济建设事业的发展。




  • 精彩内容
    《市场竞争中的知识产权》,是日本著名专利法专家、技术史专家、前日本通产省专利厅评审部主任评审员富田彻男先生大作,由辽宁师大廖正衡先生组织翻译为中文出版。
    本书以日本为例,详细记述日本“二战”后如何发展经济与技术的过程,特别在专利技术领域,如何与美国针锋相对进行抗争,书中的记录详尽完善,还坦诚披露国际间专利斗争的一些鲜为人知的情况。日本以“二战”战败国的惨状,国家经济整体凋敝的现实,告诉世界:日本国家还要发展,技术还要壮大,那么,如何与诸如美国这样的技术大国进行贸易,贸易的策略,以及政策推进都有什么?有哪些措施?书中记录了日本使用一系列方法抗衡美国的国际技术霸权,今天读来令人思虑良多。
    日本的经验,对于中国而言,不无借鉴价值。新中国专利制度建立于20世纪末叶,经过20年的发展,技术主义似乎并没有完全占上风,相反,由于法治理念与法律制度缺位,使得专利遭受侵权的风险极大,逐渐挫伤着技术发明创作的后劲,侵蚀与毁坏知识产权制度固有的秩序环境,无形之中也从一个侧面阻碍了中国技术进步,以及自有知识产权的成长空间。中国专利法律制度的完善,似乎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媒体评论
    技术时代,产权竞争;借鉴日本,传播知识产权法律理念。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