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野之学
  • 在野之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在野之学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37.24 6.4折 58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贺雪峰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ISBN9787301316221

出版时间2019-02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58元

货号10669606

上书时间2024-05-16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贺雪峰 1968 年生,湖北荆门人,现为武汉大学社会学院教授,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2015 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华中乡土派代表性学者。著有《新乡土中国》《村治的逻辑》《地权的逻辑》(Ⅰ、Ⅱ、Ⅲ)、《城市化的中国道路》《南北中国》《治村》《最后一公里村庄》等。

目录
目 录

序言 知识在于解放思维…………………………………………… 001
第一编 学术方法…………………………………………………… 001
饱和经验法
———华中乡土派对经验研究方法的认识 …………………… 003
论经验质感 ………………………………………………… 020
社会科学研究与饱和经验训练……………………………… 034
华中村治研究中的机制研究………………………………… 049
大循环: 经验的本体性与中国社会科学的主体性 ………… 058

第二编 学术立场…………………………………………………… 065
建立中国社会科学主体性的提纲…………………………… 067
社会学研究的本土化与主体性
———评谢宇教授 ?走出中国社会学本土化讨论的误区? … 071
经验研究与中国社会科学的本土化 ………………………… 088
关于中国经验研究的几个问题……………………………… 107
为什么要强调中文发表 …………………………………… 114
村治研究的共识与策略 …………………………………… 117
村治研究的路径与主体
———兼答应星先生的批评 ………………………………… 129

第三编 学生培养…………………………………………………… 151
大学文科教育的关键在于解放学生 ………………………… 153
关于社会学研究生培养的几点思考 ………………………… 167
社会科学研究生培养中的两个不等式 ……………………… 182
研究生培养中的集体读书与集体调研 ……………………… 198
饱和经验与正向学习法 …………………………………… 208
如何才能写出一篇好的社会科学博士论文 ………………… 218
本科社会实践课是一门硬课………………………………… 227
社会科学研究生要读经典…………………………………… 232
附录 我与《新乡土中国》 ……………………………………… 242
后 记 ………………………………………………………………… 251

内容摘要
本书为有名乡村研究学者贺雪峰教授系统总结华中乡土学派的研究方法,并进而更上层楼,扩展到对中国目前整个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总体反思。
其核心观点就是通过“饱和经验”,来培养研究者的“经验质感”,从而建立真正的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的主体性,而不再把中国作为西方社会科学理论的试验场。
 本书从乡村问题入手,对目前中国社会科学的整体定位与具体方法提出了有力的挑战。作者认为目前中国社会科学很大程度上从属于以西方为中心的学术体系,既不立足于中国社会本身的问题,也无法为中国社会提出真正的解决方案;在方法上则属于从学术到实践又回到学术的“小循环”。
作者主张建立中国社会科学的主体性,回应中国社会自身的发展和挑战;在方法上采用从实践到学术再回到实践的“大循环”。
同时作者还主张改变中国社会科学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出了以经典阅读和饱和经验为核心、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新模式。只有形成具有新理念的学术研究群体,中国社会科学才能真正建立自己的主体性。

主编推荐
1本书为有名乡村研究学者贺雪峰教授系统总结华中乡土学派的集大成之作。 2 是对中国学术方法上的深刻反思,振聋发聩。

精彩内容
本书为著名乡村研究学者贺雪峰教授系统总结华中乡土学派的研究方法,并进而更上层楼,扩展到对中国目前整个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总体反思。
  其核心观点就是通过“饱和经验”,来培养研究者的“经验质感”,从而建立真正的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的主体性,而不再把中国作为西方社会科学理论的试验场。
  本书从乡村问题入手,对目前中国社会科学的整体定位与具体方法提出了有力的挑战。作者认为目前中国社会科学很大程度上从属于以西方为中心的学术体系,既不立足于中国社会本身的问题,也无法为中国社会提出真正的解决方案;在方法上则属于从学术到实践又回到学术的“小循环”。
  作者主张建立中国社会科学的主体性,回应中国社会自身的发展和挑战;在方法上采用从实践到学术再回到实践的“大循环”。
  同时作者还主张改变中国社会科学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出了以经典阅读和饱和经验为核心、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新模式。只有形成具有新理念的学术研究群体,中国社会科学才能真正建立自己的主体性。

媒体评论
本书为著名乡村研究学者贺雪峰教授系统总结华中乡土学派的集大成之作;是对中国学术方法上的深刻反思,振聋发聩。

打破西方学术中心主义的破冰之作 1.本书为著名乡村研究学者贺雪峰教授系统总结华中乡土学派的集大成之作。
2.是对中国学术方法上的深刻反思,振聋发聩。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