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国小村:十八洞村的社会学考察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大国小村:十八洞村的社会学考察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25.68 5.4折 48 全新

库存184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文胜等著

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

ISBN9787556127276

出版时间2021-08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8元

货号11264057

上书时间2024-05-15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陈文胜,男,湖南衡阳人,武汉大学博士研究生,现为湖南师范大学“潇湘学者”特聘教授、湖南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共湖南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三农”工作专家组组长,湖南省重大决策咨询智囊团专家,湖南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专家委员,《中国乡村发现》主编,香港中文大学访问学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入选湖南省“五个一批”人才,湖南省城乡一体化研究基地首席专家。主要从事“三农”问题研究,出版专著4部,合著7部,编著60多部;在《求是》《政治学研究》《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发表论文100余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转载20余篇;研究报告获党和国家领导人肯定性批示7人次、省部领导肯定性批示50余人次,15项成果进入湖南省委省政府决策。

目录
导语
  一、大国百年变局
  二、现代化进程中的传统村落:十八洞村
  三、总书记进村
第一章  扶贫工作队
  一、政府干部驻村
  二、国家政策入户
  三、发展共识何以形成
  四、苗寨社会的“黏合剂”
第二章  产业变迁与经济重构
  一、造血密码
  二、产业变革
  三、经济重构
第三章  村庄治理
  一、苗寨权威
  二、多元治理
  三、公权与村治
第四章  苗寨文化
  一、生活习俗
  二、文化景观
  三、价值观念
第五章  苗寨社会结构
  一、人口结构
  二、人际关系
  三、婚姻家庭
  四、社会生活
第六章  苗寨环境
  一、村庄风貌
  二、公共设施
  三、人居环境
结语
  一、“不能没有变化”,十八洞村发生了哪些根本性的变化?
  二、“可复制可推广”,十八洞村有哪些基本经验?
  三、“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十八洞村如何补齐短板?
  四、全面小康了,十八洞村还有没有返贫风险?
  五、十八洞村故事,中国故事
后记

内容摘要
第一章扶贫工作队

十八洞村之所以贫困落后,不仅仅是因为其地理位置偏远、自然条件恶劣和资源要素匮乏,更重要的是信息闭塞、观念落后、精神丧失和人力资源稀缺。当贫困成为封闭的因果内循环后,十八洞村要想脱贫,就需要通过外部输血来刺激内部因素,从而打破贫困的堡垒。  一、政府干部驻村

政治路线决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性的因素。针对谁来扶的问题,花垣县围绕切实落实领导责任”“增强内生动力,决定从县直相关职能部门抽调精干力量,组建一支精干的十八洞村扶贫工作队,要求每月驻村不少于20天、宿村不少于15晚,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工作,以期实现情况在一线了解、问题在一线解决、感情在一线连接,使扶贫工作队成为脱贫攻坚的领路人、宣传队、催化剂。

1.量体裁衣选好驻村干部

不同的干部派下去,工作的效果也会千差万别。选派驻村扶贫工作队干部要做到精准派人,关键是要坚持因村选人组队。中共花垣县委的做法是,把熟悉党群工作的干部派到基层组织软弱涣散、战斗力不强的贫困村,把熟悉经济工作的干部派到产业基础薄弱、集体经济脆弱的贫困村,把熟悉社会工作的干部派到矛盾纠纷突出、社会发育滞后的贫困村,充分发挥派出单位和驻村干部自身优势,帮助贫困村解决脱贫攻坚面临的突出困难和问题。

……




精彩内容
本书以费孝通的《江村经济》研究方法和叙述方式为参照,通过扎实严谨的社会实践调查,综合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等学科研究方法,以详细十八洞村整村脱贫的经验叙事回应精准扶贫这一时代命题,关照新时代中国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社会实践,歌颂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和治理效能。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