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创新发展之路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创新发展之路研究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36.72 4.7折 78 全新

库存84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韩素娟著

出版社中国商业出版社

ISBN9787520827744

出版时间2023-11

四部分类子部>艺术>书画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78元

货号15431911

上书时间2024-05-13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韩素娟,女,汉族,1979年10月出生,山东菏泽人。北京服装学院环境设计专业硕士研究生,韩国中部大学艺术学博士。现为菏泽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传统村落景观再生设计、虚拟现实技术与空间展示。



目录

基础理论篇

第一章传统村落概述/ 003

第一节传统村落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传统村落的分类与特征

第三节传统村落的空间结构与形态

第四节传统村落的新时代价值

第五节传统村落保护与创新发展的意义

第二章传统村落保护与创新发展的相关理论I045

第一节相关法律法规

第二节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三节文化生态学理论

第四节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探索篇

第三章传统村落保护与创新发展的文化要素分析/ 079

第一节传统村落的山水文化

第二节传统村落的民俗文化

第三节传统村落的建筑文化

第四节传统村落的农耕文化

第五节传统村落的乡贤文化

第四章不同地区传统村落保护与创新发展的模式

第一节浙江省丽水市传统村落保护与创新发展的模式

第二节江苏省苏州市传统村落保护与创新发展的模式/130

第三节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传统村落保护与创新发展的模式/ 136

第四节山东省济南市传统村落保护与创新发展的模式/ 148

第五章传统村落保护与创新发展的基本策略

第一节提高主体主动参与意识/ 157

第二节加强传统村落基础设施建设

第三节活化传统村落文化要素

第四节探索不同传统村落创新发展模式

第五节构建传统村落保护效果评估体系

拓展篇

第六章传统村落与旅游的协同发展/209

第一节旅游与传统村落旅游/ 209

第二节传统村落旅游资源分析及其开发/ 216

第三节传统村落与旅游协同发展的策略

第四节传统村落与旅游协同发展的案例

——以老君堂村景区为例/ 237

第五节传统村落与旅游协同发展的案例

——以山东省传统村落为例/ 249

第七章数智技术赋能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创新发展/260

第一节数字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

第二节数智技术在传统村落保护与创新发展中的应用267

第三节数智技术赋能传统村落保护与创新发展

——以黄河流域传统村落为例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第一章传统村落概述

第一节传统村落的形成与发展

一、传统村落的形成

(一)传统村落形成的过程

传统村落是综合了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具有历史性地域性和文化独特性的聚落。传统村落的形成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阶段。1.原始聚落阶段

在史前时期,人类主要以采集、狩猎为生,生活方式以游牧为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对自然环境的认识逐渐加深,人类开始从游牧生活向定居生活过渡,逐渐形成了以家庭为单位的原始聚落。在该阶段,人们的居住地点通常选在水源充足、地势较高的地方,以便于获取食物和水源,并防范野生动物的侵扰。原始聚落的建筑形式简单,主要以木材、竹子、石头等自然材料为主。原始聚落的规模较小,人口数量有限主要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亲属共同体。

2.农耕文明阶段

随着农业的发展,人们开始围绕着水源、土地等资源进行聚居,形成了以农耕为基础的村落。和原始聚落相比,该阶段村落的规模逐渐扩大,人口数量增多,农业经济开始发展。农耕文明阶段的村落建筑形式也开始变得多样化,除了住宅建筑外,还出现了仓库、牲畜圈等农业设施。此外,农耕村落的社会结构也逐渐形成,并以家庭为基本单位,形成了不同的社会阶层,有了一定的职能划分。

3.封建社会阶段

在封建社会时期,传统村落以宗族、家族为核心,具有较强的宗教文化色彩,庙宇、祠堂等宗教建筑成为传统村落的精神中心和象征。宗族、家族是维系村落关系的主要纽带,推动了村落的团结与和谐发展,也承担了一定的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职能。宗教信仰在村落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对村落的建筑风格、艺术表现以及村民的生活方式产生深远影响。

该阶段村落的经济发展逐渐多样化。除了农业经济外,手工业、商业等非农经济逐渐兴起。这些经济活动为村落的繁荣和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经济支撑,使村落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同时,村落还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氛围和地域特色。传统的民间艺术、民间信仰、风俗习惯等在村落中得到广泛传播和传承,使村落的文化底蕴更加深厚。同时,村落的教育、科技水平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为村落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总体来说,传统村落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经历了原始聚落阶段、农耕文明阶段和封建社会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地理环境、生产方式、社会结构、宗教信仰、文化传承等因素共同作用,塑造了各具特色的传统村落。这些村落不仅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载体,而且为当代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



精彩内容

本书提一本深入探讨传统村落保护与创新发展的专著。首先,本书介绍了传统村落的形成与发展历程,以及其分类与特征,进而探讨了传统村落的空间结构与形态,以及在新时代中的价值。其次,本书介绍了传统村落保护与创新发展的理论基础,包括相关法律法规、可持续发展理论、文化生态学理论和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等。本书通过多学科融合的研究视角,从设计艺术学和环境设计专业的角度,系统地探讨了传统村落保护与创新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为相关领域的学者、设计师和决策者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