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新型城镇化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新型城镇化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76.7 6.0折 128 全新

库存69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胡必亮 ... 等著

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ISBN9787520214391

出版时间2024-01

装帧精装

开本其他

定价128元

货号14871101

上书时间2024-05-12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胡必亮,北京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学院执行院长、新兴市场研究院院长、新兴经济体研究会第十二届理事会副会长,经济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分别于1994年、2006年获第六届和第十二届孙冶方经济科学奖,1997年获第三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2008年获第二届张培刚发展经济学优秀成果奖。郑艳婷,香港大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区域科学协会理事,北京区域经济学会理事。已发表城镇化、城市群等方面论文50余篇。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等多个项目。刘清杰,北京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已发表SSCI、CSSCI等期刊论文30余篇,独著或参编著作10余部,主持或参与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社科基金及部委委托课题等项目近20项。孙祥栋,北京化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经济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入选北京市国家治理青年人才培养计划。在人口、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相关领域累计发表文章100余篇,主持或参与国家社科基金、北京市社科基金、企业委托项目等课题20余项。

目录
第一章 多维视角的中国新型城镇化 /001一、从传统城镇化到新型城镇化 /002二、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008三、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构建 /011四、研究对象、方法及数据来源 /018五、中国新型城镇化指数评价结果 /019六、结论与讨论 /027附录1.1 中国新型城镇化指数及排名 /030基础研究第二章 新型城镇化与自然资源利用 /044一、新型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自然资源 /045二、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自然资源的利用 /047三、资源集约利用维度中的新型城镇化可持续路径 /058第三章 新型城镇化与经济增长 /066一、城镇化与经济增长互动的机理 /066二、中国城镇化进程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检验 /071三、中国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081四、新型城镇化与经济转型的协同 /085第四章 新型城镇化与环境保护——低碳视角下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 /092 一、新型城镇化低碳发展的内涵与意义 /092 二、新型城镇化低碳发展的实践 /096 三、新型城镇化的低碳发展路径 /103 第五章 新型城镇化与城镇空间结构——基于城镇化的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112 一、城镇化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113 二、城镇化率的区域差异及其因素分解 /120 三、外向型经济、开放型城镇化与城市合理布局 /129 应用研究第六章 “一带一路”与节点城市建设 /136 一、节点城市:“一带一路”建设与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支点 /137 二、“一带一路”节点城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多维评估 /140 三、节点城市新型城镇化支撑“一带一路”建设的对策建议 /162 第七章 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的新型城镇化 /166 一、京津冀协同发展与资源利用 /167 二、京津冀协同发展与环境保护 /175 三、京津冀协同发展与城市空间结构 /179 四、京津冀协同发展与经济增长转型 /183 五、京津冀协同发展与社会公平和谐 /189 六、结语 /193 第八章 长江经济带产业发展推动新型城镇化 /194 一、长江经济带的基本情况 /194 二、长江经济带的提出背景 /201 三、长江经济带产业转移情况 /205 四、长江经济带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212第九章 国家中心城市与新型城镇化——基于国内企业总部的视角 /218一、国家中心城市的提出、定位及意义 /218二、国家中心城市相关研究 /220三、研究数据与研究方法 /227四、企业总部和CCI全国分布情况 /228五、国家中心城市竞争力及其职能演变 /231六、结论与政策建议 /239第十章 智慧城市与新型城镇化 /244一、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 /244二、智慧城市从五个维度支撑新型城镇化建设 /248三、中国智慧城市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实践相吻合 /258四、结论与展望 /266第十一章 海绵城市与新型城镇化 /268一、海绵城市概述 /268二、海绵城市建设技术 /272三、国外海绵城市发展情况介绍 /277四、国内海绵城市发展情况介绍 /281五、政策建议 /290第十二章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宜居度研究 /293一、宜居城市的相关理论 /294二、宜居城市国内外评价比较 /298三、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宜居度评价体系与测算 /305四、城市宜居度指数测算结果与分析 /310五、问题与建议 /318第十三章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与新型城镇化发展 /322一、资源型城市为什么要转型? /322二、资源枯竭与城市经济增长——基于柯布道格拉斯函数的实证检验 /328三、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国际经验 /331附录13.1 全国资源型城市名单(2013年) /337附录13.3 2014 年全国285 个地级城市城市产出等原始数据表格 /342第十四章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乡一体化与户籍制度改革 /354 一、中国城乡一体化及其挑战 /354 二、地方户籍制度改革: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突破口 /357 三、加快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372 第十五章 特色小镇与新型城镇化 /376 一、特色小镇: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实践形式 /376 二、国家特色小镇试点的空间布局分析 /380 三、特色小镇建设实践:以浙江省模式为例 /391 第十六章 高铁建设与新型城镇化 /400 一、高速铁路建设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 /400 二、高速铁路建设对城市通达性的影响 /407 三、高速铁路建设对城市相互作用的影响 /416 四、政策建议 /421 第十七章 空港经济区与新型城镇化 /426 一、空港经济区基本概念 /426 二、空港经济区发展现状与问题 /432 三、空港经济区对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影响 /440 四、推进空港经济区建设对策建议 /443 第十八章 PPP 与新型城镇化 /448 一、PPP 助推城镇化发展 /448 二、PPP 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作用机制 /463 三、PPP 促进城镇化发展的国际经验 /471 四、PPP 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建议 /478 第十九章 城市群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发展 /482 一、城市群的内涵与形成机理 /483 二、中国城市群发展现状 /486 三、重量城市群的发展推进经验 /492 四、以城市群建设促进新型城镇化 /498第二十章 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案例分析——来自“改革重镇”重庆的经验 /502一、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设立的背景与重要意义 /502二、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设立的重要意义 /505三、重庆主城九区的主要城镇化路径及成效 /506四、“四权”退出机制给农户吃下了“定心丸” /509五、重庆与国内典型地区的城镇化路径比较 /510六、小结 /512七、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的政策建议 /513

内容摘要
《中国新型城镇化》立足城市建设统计数据,以标准化方法研究,从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社会、空间多个维度进行指标体系重构,以期对中国新型城镇化的现状加以分析总结,对其未来发展给予科学指导意见。既包括关于新型城镇化的基础理论研究,也不乏“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中心城市、智慧城市、海绵城市、城市宜居度、特色小镇等与新型城镇化关系的具体应用研究,当下城镇建设、城镇发展可资借鉴。

主编推荐
《中国新型城镇化》立足城市建设统计数据,以标准化方法研究,从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社会、空间多个维度进行指标体系重构,以期对中国新型城镇化的现状加以分析总结,对其未来发展给予科学指导意见。既包括关于新型城镇化的基础理论研究,也不乏“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中心城市、智慧城市、海绵城市、城市宜居度、特色小镇等与新型城镇化关系的具体应用研究,当下城镇建设、城镇发展可资借鉴。

精彩内容
《中国新型城镇化》立足城市建设统计数据,以标准化方法研究,从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社会、空间多个维度进行指标体系重构,以期对中国新型城镇化的现状加以分析总结,对其未来发展给予科学指导意见。既包括关于新型城镇化的基础理论研究,也不乏“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中心城市、智慧城市、海绵城市、城市宜居度、特色小镇等与新型城镇化关系的具体应用研究,当下城镇建设、城镇发展可资借鉴。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