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朝阐史官:碎片里的两宋
  • 宋朝阐史官:碎片里的两宋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宋朝阐史官:碎片里的两宋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30.6 4.7折 65 全新

库存79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赵大胖著

出版社民主与建设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ISBN9787513943666

出版时间2023-10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65元

货号15396208

上书时间2024-05-11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笔名赵大胖,本名赵伟。历史、文化自媒体创作者,独立运营历史类公众号“读宋史的赵大胖”。擅写宋史,正在出版中的有《救太原》《宋高宗传》。



目录

第一章 皇家

屡教不改的驸马爷 003

宋代猖獗的人贩子 005

一个十分入戏的假“赵家人” 008

让官民苦不堪言的皇室腐败毒瘤 012

宋徽宗最荒唐的一次醉酒 014

宋仁宗的“不仁之举” 017

一次改变南宋王朝运势的误诊 020

一场诡异的帝陵工程事故 022

一起大快人心的赈灾逼捐事件 025

宋钦宗在五国城的讨俸生涯 027

宋徽宗最后的快乐时光 029

赵家人的贵族精神 032

中国历史上少有的长寿公主 034

“死而复生”的宋真宗及其背后的政坛变局 037

宋仁宗:天上掉下个私生子 040

酷爱海鲜的宋仁宗 043

南北饮食文化之争,较起真来那是要死人的 045

茶商功亏一篑的“送女上位”计划 047

不争气的宗室的女婿 050

大宋第一前夫 052

赵光义的“八阵图” 055

赵匡胤的陈桥兵变,是跟谁学的 057

人一走茶就凉,哪怕开国皇后也没辙 060

宋太宗登基之后的举动反常吗?反常就对了 062

宋太宗为什么对他的嫂子那么狠心 065

第二章 名流

如果搞不定他,那就拖他下水吧 071

士大夫的底线与尊严 073

真实的高俅:曾被童贯欺负得大哭 076

两个由诗而引发的文字狱 079

公开作弊的郑亿年 084

孝之大者,为父“背锅” 086

有时候你真不知道,怎么突然就穿帮了 088

包青天是怎么被骗的 090

奸臣蔡京的一次高风亮节 092

韩琦、欧阳修为什么与百官为敌 094

童贯的钻营 096

一位动不动就吟诗一首的宋代武将 098

偏偏就你不合群 101

秦桧临终前出的一道难题 103

范仲淹写《岳阳楼记》,收了滕子京多少钱 105

滕子京筹款重修岳阳楼,还真是个人才 108

岳飞不要原配夫人,被韩世忠揭发了 110

孔子后人发飙维护大国尊严 112

武将用美女贿赂皇帝,目的是带兵报国 115

宋高宗连续收拾老将,韩世忠破财免灾 117

为拍马屁而刨人坟墓的官员 120

北宋开国第一豪门以及他们家娶的女人们 122

一个比谁更厚脸皮的时代 124

千年之前,一个实施拆迁工程官员的良心 127

李元昊这个年轻人不讲武德,差点逼死范仲淹 130

那个忠君口号喊得最响的人,后来怎么样了 133

请皇帝立太子,需要多大胆子 135

一个有骨气的人,是怎么学会拍马屁的 138

言官为升迁练就叼盘神功 142

嘴里说着享受乐趣,心里想着官场规矩 144

苏轼的职场初体验,你能熬过几关 147

程颐与苏东坡的大论战 149

御用文人也是有骨气的 152

皇帝没文化,让苏东坡捡了一个“太师”的大便宜 154

不属于你的腰带,你费尽心机拿过来,也得还回去 156

韩世忠都要靠行贿讨薪,百姓的日子就更苦了 158

“皇家鉴宝团”弄出的闹剧 160

第三章 案件

一起因为争风吃醋而炮制的宗室谋反大冤案 167

江南百姓击鼓鸣冤,牵扯出南宋第一起贪腐大案 169

一次“和稀泥”的判决,逼死两条人命 171

一起丧尽天良的瞒报事件 174

为什么惠民工程遭到地方官场一致反对 177

一起引发巨大骚乱的宋代科考案 180

一个装神弄鬼的偏要去相信一个算命的 182

看似判得很荒唐的案子,其实有深意 184

不要轻易发牢骚 186

处理“科考舞弊”,太祖比孝宗高 189

一起充满了无数巧合的淫僧杀人案 191

宋仁宗时期一起牵涉宰相的科举舞弊事件 194

有史以来,两个待遇最高的基层小人物 197

最了解儿子德性的,始终是他妈 200

钻营投机的人,会是什么好货色 202

一个宦官,不要动不动就替皇家下大棋 205

第四章 冷门

宋代杭州运河的堵塞为什么治理不好 211

间谍这差不好当 213

宋朝政权为何尊崇“赵氏孤儿”的故事 217

北宋末年相互推诿的官场 220

北宋灭亡,或许因为宋钦宗看了《猫和老鼠》 222

大师郭京后来玩了一票更大的 224

官员随口吹个牛,全城百姓帮他买单 227

当官的眼红士兵拿命挣的赏钱,能无耻到什么地步 230

南宋百姓的神操作:有劣迹的官员我们不要 232

欺压百姓,死有余辜 234

北宋帝国的最后一次万邦来朝 237

古人真的用“滴血认亲”来做亲子鉴定吗 240

海冬青 242

好好的募捐,是怎么变成摊派的 245

南宋皇帝在杭州下命令,成都多久能收到 247

宋徽宗在亡国前,密令表哥藏了一大笔复国资金 249

为什么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会出现在四川 252

马屁精也有失误的时候 256

北宋食盐贸易战 259

高宗本纪中轻描淡写一句话,背后是一座城市的惨剧 262

937岁生日快乐,《资治通鉴》 264

为了抢回徽钦二帝,赵构曾经计划过“仁川登陆” 267

宋仁宗的经济智囊团,真让人着急 271

绍兴十五年,赵构和秦桧被哈雷彗星吓得瑟瑟发抖 273

你知道,以前两国皇帝要交换一张画像有多麻烦吗 276

1127年中秋的一道诏书,引出一个神仙故事 279

一个北宋降将,差点搞垮西夏 283

死要面子的辽兴宗 287

岳飞的部队,为什么敢叫“岳家军” 289



内容摘要

来鉴定一下这枚玉印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

这个专家团的团长,就是翰林学士承旨蔡京,后来大名鼎鼎的人物。

蔡京的想法很简单:一定要证明这个东西是真的,因为这样哲宗才开心,然后他们这帮鉴定的专家团队才有好日子。

再说了,这个东西有人上交就有人制造,产销一条龙严密得很。彼时蔡京正处在事业上升期,万一把人家的一盘大棋点破了,说不定就得罪了哪个大人物,不如顺水推舟吧。

蔡京接到命令之后就组织了一个连自己在内的14人的团队,专心致志地鉴宝。

非常遗憾的是,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蔡京这样的觉悟,大家的意见非常不统一,意思就是有不少人认为这个是伪造的。

蔡京有点无奈,开始做团队里首席专家的工作。

这个专家叫李公麟,在绘画界相当有名,被称之为“白描当世第一”,“跟吴道子比肩”。《宋史·李公麟传》称,除了画画特别厉害,李公麟还有一项专长——考古。

史书上说,他对古代文字极为擅长,夏商以来的青铜器送到他手里,他能非常轻松地考定年代、读出铭文,从没失手过。

我们至今不知道蔡京是怎么给李公麟做工作的,但是李公麟随后给出了一个让朝廷诸儒和其他专家非常诧异的结论:这个是真的。

李公麟的鉴定意见如下:

秦代的玉玺都是用蓝田玉,这一块玉玺的色泽正青,完全符合蓝田玉的标准;

传国玉玺是用龙蚓鸟鱼文书写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我辨别了一下,从文字到书法都没问题;

蓝田玉的玉质非常坚硬,必须先用蟾酥软化玉石、再用昆吾石炼制的刻刀才能雕刻,而且这个雕工已经失传了,当代人不可能模仿。

综上所述,这就是李斯制的传国玉玺,鉴定完毕。

有了李公麟的鉴定意见,蔡京也不管其他人了,就以专家团团长的名义,写了一个鉴定结果呈交给了哲宗。

在论证了传国玉玺是真货以后,蔡京也提出了非常中肯的建议:“陛下英明神武,现在传国玉玺突然出现,这妥妥地上天给陛下的褒奖。汉、晋以来,稍微出一个宝鼎之类的祥瑞,就要改元祭天,如今传国玉玺这么神圣的宝物都出现了,陛下更应该好好庆祝一番了。”

哲宗非常高兴,从五月一日开始,举行了一个非常盛大的受宝仪式,大赦天下。

六月一日,哲宗下令改元“元符”,意思就是“超级大的祥瑞”,于是绍圣五年(1098年)改为元符元年。

到此为止,这么一个皇家鉴宝活动圆满收官。

这么一个盛大的仪式,最早“发现”这枚玉玺的段义受到的奖励如下:从平民被提拔为右班殿直,一个正九品的武官,赏绢200匹,连银子都舍不得奖励一两。

一年半以后的元符三年(1100年)一月,23岁的哲宗病逝。

同年,首席专家李公麟患上中风无法继续工作,退休回家,六年以后病逝。倒是蔡京,虽然几经沉浮,但是在徽宗朝迎来了自己的黄金时代。至今都有人怀疑,段义挖出来的这枚印章,就是他搞的鬼。



主编推荐

这本书除了宫廷王侯事迹,更多的是描绘中下层百姓的生活面貌。真实的历史只有当事人知道,后人只能通过史藉、书信、考古等手段去拼接,就像把一个破碎的镜子重新拼接起来一样,书写古代历史书籍,要做的很大部分工作就在于拼接历史碎片。阐有开辟之意,作者也期望以新的方式,关注不同阶层人的生活,开出一条新的写史风格。



精彩内容

本书分为四章,100余篇,主要讲述了王侯将相、名流士大夫、市井百姓,以及包括疑案、外交、文化在内的冷知识。作者从底层、中层、上层各类人的生活角度出发,将分散于历史长河中的历史碎片梳理出来,构成一个完整的脉络,为读者呈现出一个立体的宋朝。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