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人数字孪生体:东西方人机融合的社会心理影响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个人数字孪生体:东西方人机融合的社会心理影响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37.19 4.7折 79 全新

库存164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意)罗伯托·萨拉科(Roberto Saracco),(加)德里克·德克霍夫(Derrick de Kerckhove)著

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ISBN9787520213196

出版时间2023-04

四部分类子部>艺术>书画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79元

货号12421955

上书时间2024-05-01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萨拉科序:跨国跨界的数字化研究 … 6

 

德克霍夫绪:麦克卢汉的启示,背景、原理、外形与场域 … 10

 

第一部 数字孪生体解剖 … 1

 

第一章 作为背景的数字化转型 … 2

 

第一节 数字化转型 … 2

 

第二节 数字化转型的经济社会影响 … 3

 

第三节 数字化转型的使能技术 … 7

 

第二章 数字孪生原理 … 35

 

第一节 孪生 … 36

 

第二节 孪生一切 … 43

 

第三节 认知数字孪生体里的知识 … 54

 

第四节 统合一切 … 64

 

第三章 作为数字化转型主要外形的个人数字孪生体 … 68

 

第一节 走向个性化 … 68

 

第二节 模因2.0 … 76

 

第三节 路线图 … 87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102

 

第二部 作为场域的应用程序 … 105

 

第四章 医疗保健领域的个人数字孪生体 … 106

 

第一节 医疗保健领域的技术发展 … 109

 

第二节 医疗保健里的个人数字孪生体 … 122

 

第三节 延寿 … 128

 

第四节 社会因素研究 … 132

 

第五节 医疗保健的未来 … 134

 

第五章 数字化转型的知识场域 … 137

 

第一节 知识生态 … 138

 

第二节 知识管理 … 144

 

第三节 什么知识? … 151

 

第四节 知识创造与利用的新方向 … 158

 

第五节 知识的演变 … 162

 

第六章 教育场域的个人数字孪生体 … 166

 

第一节 教育的层次和类别 … 167

 

第二节 共生数字孪生体 … 174

 

第三节 学习的极限 … 178

 

第四节 2050年的教育 … 182

 

第五节 回归基础:下一代的教育 … 188

 

第三部 背景、原理、外形与场域,东方与西方 … 191

 

第七章 个人数字孪生体心理 … 192

 

第一节 人机融合 … 192

 

第二节 知觉 … 194

 

第三节 感知 … 202

 

第四节 个人数字孪生体是自我的延伸 … 207

 

第五节 计算脑假设 … 211

 

第六节 自我与新兴的超级自我 … 217

 

 第八章 伦理与社会问题 … 220

 

第一节 增强效应 … 220

 

第二节 过往的追踪 … 224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246

 

第九章 文本人对语境人 … 250

 

第一节 东方和西方 … 250

 

第二节 作为背景的文本相对性 … 262

 

第三节 东西方差异原理 … 270

 

第四节 隐私问题 … 278

 

第五节 东西方数字化转型的主要外形 … 280

 

第十章 数字化转型在东方和西方的影响 … 282

 

第一节 数字化转型的中国源头 … 283

 

第二节 数字化转型在东方和西方的冲击 … 285

 

第三节 什么是中国的社会信用体系 … 291

 

第四节 东西方的公众反应 … 297

 

第五节 本书结语 … 305

 

 

 

参考文献 … 308

 

英汉术语对照表 … 314

 

译后记 … 321

 

译者介绍 … 323



 
 
 
 

商品简介

本书论述了数字孪生、数字化转型,含人机融合、技术影响、比较文化等主题,并讨论了数字技术、数字化转型的社会伦理问题。个人数字孪生体的到来既是技术问题,也是文化问题。本书引入引入社会学背景,去理解技术的心理社会影响:不同的文化如何回应数字化转型的挑战。



作者简介
罗伯托·萨拉科(Roberto Saracco),意大利特伦托大学教授、欧洲有名技术专家,主攻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在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世界银行、欧盟担任技术项目负责人。在专业和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著作30余种。德里克·德克霍夫(Derrick de Kerckhove),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法语教授,麦克卢汉同事、助手和嫡系传人,麦克卢汉文化与技术研究所第二任所长,传播学媒介环境学派第二代代表人物。横跨技术心理学、心理技术学、神经学研究、艺术与传播、教育软件等领域。代表作有《麦克卢汉经理人手册:新思维的新工具》《大脑的结构:技术,心灵与商务》《字母与大脑:写作的偏侧化》《文化的肌肤:半个世纪的技术变革和文化变迁》等。何道宽,深圳大学英语及传播学教授授,荣获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2023),深圳市政府津贴专家、资深翻译家、《中国新闻传播学年鉴》(2017)学术人物、《国际新闻界》“名家聚焦”人物、《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年鉴》(2021)“名师风采”人物。曾任中国跨文化交际学会副会长、广东省外国语学会副会长、中国传播学会副理事长,现任中国传播学会终身荣誉理事、深圳翻译协会高级顾问,从事英语语言文学、文化学、人类学、传播学研究40余年,率先引进跨文化传播(交际)学、麦克卢汉媒介理论和媒介环境学。著作和译作逾一百种,著译论文字逾2000万。

目录
总序I

 译者前言:琢磨新“三国演义”,打造跨学科精品1

 萨拉科序:跨国跨界的数字化研究6

 德克霍夫绪:麦克卢汉的启示,背景、原理、外形与场域10

 第一部数字孪生体解剖1

 第一章作为背景的数字化转型2

 第一节数字化转型2

 第二节数字化转型的经济社会影响3

 第三节数字化转型的使能技术7

 第二章数字孪生原理35

 第一节孪生36

 第二节孪生一切43

 第三节认知数字孪生体里的知识54

 第四节统合一切64

 第三章作为数字化转型主要外形的个人数字孪生体68

 第一节走向个性化68

 第二节模因2.076

 第三节路线图87

 第四节本章小结102

 第二部作为场域的应用程序105

 第四章医疗保健领域的个人数字孪生体106

 第一节医疗保健领域的技术发展109

 第二节医疗保健里的个人数字孪生体122

 第三节延寿128

 第四节社会因素研究132

 第五节医疗保健的未来134

 第五章数字化转型的知识场域137

 第一节知识生态138

 第二节知识管理144

 第三节什么知识?151

 第四节知识创造与利用的新方向158

 第五节知识的演变162

 第六章教育场域的个人数字孪生体166

 第一节教育的层次和类别167

 第二节共生数字孪生体174

 第三节学习的极限178

 第四节2050年的教育182

 第五节回归基础:下一代的教育188

 第三部背景、原理、外形与场域,东方与西方191

 第七章个人数字孪生体心理192

 第一节人机融合192

 第二节知觉194

 第三节感知202

 第四节个人数字孪生体是自我的延伸207

 第五节计算脑假设211

 第六节自我与新兴的超级自我217

 第八章伦理与社会问题220

 第一节增强效应220

 第二节过往的追踪224

 第三节本章小结246

 第九章文本人对语境人250

 第一节东方和西方250

 第二节作为背景的文本相对性262

 第三节东西方差异原理270

 第四节隐私问题278

 第五节东西方数字化转型的主要外形280

 第十章数字化转型在东方和西方的影响282

 第一节数字化转型的中国源头283

 第二节数字化转型在东方和西方的冲击285

 第三节什么是中国的社会信用体系291

 第四节东西方的公众反应297

 第五节本书结语305

 参考文献308

 英汉术语对照表314

 译后记321

 译者介绍323

内容摘要
本书论述了数字孪生、数字化转型,含人机融合、技术影响、比较文化等主题,并讨论了数字技术、数字化转型的社会伦理问题。个人数字孪生体的到来既是技术问题,也是文化问题。本书引入引入社会学背景,去理解技术的心理社会影响:不同的文化如何回应数字化转型的挑战。

主编推荐
★“元宇宙”背景下,聚焦个人数字孪生体这一技术工具2020年,元宇宙上升为热词(“谷歌趋势”报告,2021年9月,对元宇宙感兴趣的人不到5%,2022年1月感兴趣的人飙升到100%)。虽然还没有普世接受的元宇宙定义,但我们大致可以这样描绘它:这是一种新的空间,人们将在此生活,它是数字空间和物理空间的融合。为达成这一融合,个人数字孪生体至为关键。它是一种给业务赋能的技术工具,是最重要的社会元素。★东西方文化语境下的科技探讨和西方读者一样,中国人能内化知识,但中国人内化的不只是静默形态的口语文字,就像西方人读字母那样;每次阅读时,中国人都以某种方式内化其整个的文化及其社会语境。东西方的语言使用习惯不同,社会对个人数据的使用方式也不同,本书比较东西方文化差异,放眼人类社会变迁。★人的命运和生存不局限于技术,也不是由技术来担保的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本书以个人数字孪生体这一技术制品为引,同时聚焦社会伦理问题。

精彩内容
本书论述了数字孪生、数字化转型,含人机融合、技术影响、比较文化等主题,并讨论了数字技术、数字化转型的社会伦理问题。个人数字孪生体的到来既是技术问题,也是文化问题。本书引入引入社会学背景,去理解技术的心理社会影响:不同的文化如何回应数字化转型的挑战。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