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兵伐谋:管仲传1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上兵伐谋:管仲传1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25.17 6.0折 42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若虚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59454799

出版时间2020-09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2元

货号10887171

上书时间2024-04-25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若虚,原名王祺,贵州大学讲师。为给管仲立传,她遍览史料、反复斟酌构思,决定以管仲的谋略之道为核心,描绘他“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宏伟事业。其间,她增删五次,三易其稿,花费了五年时间,终于著成这部讲述管仲“上兵伐谋”思想的史诗级巨著。代表作:《大谋小计五十年:诸葛亮传》

目录
上兵伐谋:管仲传.1

    第一章 泰山岩岩

    第二章 齐鲁青春

    第三章 江山图画

    第四章 人间知己

    第五章 跌宕春秋

内容摘要
     第一章 泰山岩岩 鲁桓公十三年(公元前699年),周正二月,暮冬时节,寒流依旧在天地间冲锋陷阵,空气里漫灌着沉重而冷冽的压抑感,风似发了狂的巨兽,奔腾在纪国(今山东寿光)边境。这纪国濒临渤海,全境几无山岭丘壑,平原地区少有遮拦,仿佛接近敞开的一张肉皮,任凭狂风蹂躏摧残。 就在这躁风不息的纪国边疆的弥河岸边,一场恶战已见分晓。 交战双方皆是诸侯联军,一方是齐、宋、卫与其附庸国南燕,领军的是齐国;另一方是鲁、纪、郑,主战的是鲁国。 战事的起因是齐欲吞纪。 回溯既往,齐纪有宿世仇怨。两国本皆姜姓,周初分封诸侯,齐纪同为天子镇守东土,彼此疆土毗邻,从临淄东南去纪都,相距不过一百多里,说来比隔着泰山相望的齐鲁,关系应该还亲近些。可惜西周诸封国,似乎从建国那日起就爱奉行“远交近攻”的邦交政策——越是领土相接,关系越恶劣。 至周夷王时,齐哀侯不幸失宠于周天子。纪国君主趁机告刁状,说齐国阴谋联盟南淮夷,欲忤逆谋反。那时西周与淮夷正成水火之势,纪侯的刁状恰恰戳中了周天子不可侵犯的逆鳞。周夷王遂召齐哀侯入宗周,以不问之罪,将齐哀侯丢进鼎镬里煮熟了。 齐哀侯的惨死致使齐国君位空悬,从而引发了后续几十年的内乱。一时国无宁日,邦无安期,齐国险些沦落为乞食他国的末流小邦。 这前代宿怨,齐国上下永志难忘。当今齐侯自继位以来,便立誓要扫灭纪国。纪国为避免宗庙不血食之灾,竭其所能应对——又是与周天子联姻,求得王室屏障;又是请鲁国斡旋,居中调停。然而齐国灭纪祚之心硬如金刚,无论是天子威严,还是他国情面,都不能改变分毫。 这壁厢齐纪的恩怨没了结,却又逢着郑国易主。一代雄主郑庄公薨逝,太子忽登位,屁股还没坐热乎,偏被宋国粗暴干涉内政,撵了新君,使其远奔卫国,又扶植公子突为君。宋国自以为有恩于郑伯,对郑国频繁勒索。郑国不堪重负,一度祈请鲁国转圜。可宋国才吃开胃口,哪里肯损膳。几个回合下来,郑宋原是阴谋夺权的盟友,结果却反目成仇。· 于是两边各拉盟友。郑国恨宋国无礼贪饕,也恼卫国接纳新君。宋国气郑国忘恩负义,也怒鲁国多管闲事,兼之齐纪搅和进来,各国都有非战不可的理由,都不肯罢手,便有了弥河这一战。 春秋时的战争是以军阵对决,率先交手的军阵是宋军先旆(先锋军)与郑军先旆。然而,仅仅不到半个时辰,在郑军先旆万箭齐发的迅猛攻势下,宋军先旆已经一败涂地。溃逃的宋军慌不择路,撒丫子乱跑一气。郑军仿佛撵失散的羊群似的,拢着往一个方向追,一直把先旆散兵追进了宋军的后师,生生把后师的阵形冲散了。刹那问马嘶人吼,数辆战车的辔绳缠成一团乱麻,车辖、车辐、车轴撞击不断,还有车舆翻倒,砸断了十来个徒兵的腿骨。 随着宋军的溃败,作为己方主力的齐军旋即遭到对方军队的无情围攻:鲁军自右,纪国自左,宛如两条伸开的铁手臂,对准齐军的左右两翼,同时出拳!为了冲开齐国军阵,鲁纪联军竟然不计伤亡地往齐军中心挤压,前一拨刚被齐军砍杀刺死,后一拨又冲上来,靠着人数优势,鲁纪联军终于在齐国军阵的右肩上撕开了一个小伤口。 被撕开口的军阵,似破了洞的屋顶,鲁军战士如雨点儿似的溅进了阵中,伤口越撕越大,从右肩斜拉向左腹,直到将齐国军阵撕成了两半。 遭到腰斩的齐军,军不成军,阵难成阵,各行、各旅、各师乱成了一锅粥。当时以战车为核心编制军队,战车驱使徒兵,徒兵保护战车,如果战车出事,徒兵便成了无根之木,往往会演变成一个小编制的灭亡。齐国军阵为鲁纪联军痛击,一辆战车连人带马翻个底朝天。又一辆战车的战士全员战死,越来越多的车下徒兵失了主心骨,唯有四散奔逃。 这时,一直烈烈不休的风忽然间又加大了力度,仿佛一声怒喝,喷在齐侯戎车竖立的羽旄上,九旒七仞的诸侯旌旗惊得跳纵上天。齐侯禄父像被仇家砸中了鼻子,竟自打了个趔趄,若不是为戎右拉拽,也许会摔下车去。 齐侯禄父才一站定,放眼望去,四面八方是慌乱逃散的人影、披靡垮倒的旌旗。全面溃败已不可避免,他便一面躲开闪着金光的飞箭,一面歇斯底里地号叫道:“卫朔何在!” 卫朔(卫惠公),卫国国君,本次战斗的卫军主将,也是齐侯的外孙——有道德的君子都批评他得位不正。正因其“不正”,登位没几日,即来齐国朝聘,天天围着齐侯拍马阿谀,一口一声“外祖”,对他语气稍重些儿,便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哭诉:什么“看在母亲面上”“可怜我年少不懂事”,或是发誓赌咒“卫国唯齐国马首是瞻”。 齐侯甚为不齿卫朔为人,觉得他岁数不大,心机却恶毒,踩着亲兄的尸体登临君位。偏生太子诸儿与卫朔交好,不仅当初力主承认卫朔君位,而且这次还力邀卫国与盟参战。 然而,值此败军之际,平日口口声声“唯齐国马首是瞻”的卫朔在哪里呢,作为联军一支臂膀的卫军又在哪里呢? 禄父本想遣军使传唤卫朔——好赖你外祖父受困,你作为盟友不能视若无睹——却猛地听见

主编推荐
?灭国不用兵,杀敌不用刀! ?曹操、诸葛亮、房玄龄推崇的“千古一相”。 ?一部讲述“千古一相”管仲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谋略教科书! ?古代版贸易战、外交战、挟天子以令诸侯……透过管仲的经典事例,领略管仲令后世将相五体投地的阴谋与阳谋! ?翻开本书,领略管仲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谋略智慧!

精彩内容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中国古代的军事圣经《孙子兵法》认为,用兵的上策,是以谋略取胜,是不战而屈人之兵。

    管仲不仅是受曹操、诸葛亮、房玄龄推崇的“千古一相”,他的一生更是一部上兵伐谋的谋略教科书。贸易战、外交战、挟天子以令诸侯……他通过经济、外交、威慑等一系列手段,兵不血刃令诸侯臣服,辅佐齐桓公完成了“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霸业。

    “贸易战”破敌

    楚国是春秋时的大国,一直是中原各国的心腹大患。管仲利用人性的贪婪,花重金从楚国买鹿,使楚人放弃农耕,一心捕鹿。等到楚人错过农耕的时候,管仲又禁止从楚国买鹿。于是楚国鹿价暴跌,粮价疯涨,楚人外逃,一场贸易战令楚国不战而败。

    “尊王攘夷”成就春秋首霸

    北方山戎和狄人南侵,华夏文明陷入危机。管仲趁势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一边高举天子大旗,以维护周王室为名,征讨不服;一边组建诸侯联军,征讨戎狄、拯救被侵略的诸侯。恩威并施之下,各国纷纷臣服,齐国就此成为“春秋首霸”,留下了“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的千古美名。

    翻开本书,领略管仲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谋略智慧!

媒体评论
灭国不用兵,杀敌不用刀!

    曹操、诸葛亮、房玄龄推崇的“千古一相”。
    一部讲述“千古一相”管仲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谋略教科书!
    古代版贸易战、外交战、挟天子以令诸侯……透过管仲的经典事例,领略管仲令后世将相五体投地的阴谋与阳谋!
    翻开本书,领略管仲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谋略智慧!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