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朝那些事儿:第贰部:万国来朝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明朝那些事儿:第贰部:万国来朝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28.76 6.0折 48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当年明月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3092954

出版时间2019-07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48元

货号9814498

上书时间2024-04-24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当年明月:中国明史学会会员、青年历史学者,强调写史即写人,写人即写心。所著作品《明朝那些事儿》以独特的生动讲述,开启全新讲史方式,掀起一股明史热。该系列作品已被译为日、韩、英等多国文字出版发行。

目录
历史原来很精彩
第一章 的烦恼
第二章 的荣耀
第三章 的抉择
第四章 郑和之后,再无郑和
第五章 纵横天下
第六章 天子守国门!
第七章 逆命者必剪除之!
第八章 的财产
第九章 生死相搏
第十章 的秘密
第十一章 朱高炽的勇气和疑团
第十二章 朱瞻基是个好同志
第十三章 祸根
第十四章 土木堡
第十五章 力挽狂澜
第十六章 决断!
第十七章 信念
第十八章 北京保卫战
第十九章 朱祁镇的奋斗
第二十章 回家
第二十一章 囚徒朱祁镇
第二十二章 夺门

内容摘要
     新的一天又开始了,朱棣坐在皇帝的宝座上,俯视着这个帝国的一切,之前那场你死我活的斗争似乎还历历在目,但已经不重要了。因为对于那场斗争中的失败者朱允炆来说,政治地位的完结意味着他的人生已经结束了,无论他是生还是死。但对于朱棣而言,今天的阳光是明媚的,他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一切,在今后很长的时间内,他将用手中的权力去实现自己的梦想,一个富国强兵的梦想。 这个梦想不但是他的,也是他父亲的。 证明 当然在这之前,他必须先做几件事情,这些事情如果不完成,他的位子是坐不稳的。 很重要的事情是,他要证明自己是合法的皇帝。 虽然江山已经在手,但舆论的力量也是不能无视的,自己的身上反正已经被打上了反贼的烙印,没办法了,但至少要让自己的子孙堂堂正正地做皇帝。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使用了两个方法: 其一,他颁布了一道命令,下令凡是建文帝时代执行的各项规章制度与朱元璋的成例有不同的,全部废除,以老祖宗成法为准。这倒不是因为朱元璋的成法好用,只是朱棣要想获得众人的认可,必须再借用一下死去老爹的威名,表明自己才是真正领悟太祖治国精神的人。 其二,他命令属下重新修订《太祖实录》,此书已经由建文帝修订过一次,但很明显,版并不符合朱棣的要求,他需要一个更为显赫的出身,因为类似朱元璋那样白手起家打天下,开口就是“我本淮右布衣”,摆出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那一套已经行不通了。这个世界上本来就没有人愿意做叫花子的,于是,亲生母亲被他扔到了脑后,马皇后成了他的嫡母,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在后面还会详细叙说。 此外,他还指示手下人在实录中加人了大量小说笔法的描写,如朱元璋生前曾反复训斥朱标和朱允炆,总是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而对朱棣却总是赞赏有加,一看到朱棣就满面笑容,十分高兴。甚至在他死前,还反复询问朱棣的下落,并有意把皇位传给朱棣。但是由于奸诈的朱允炆等人的阴谋行为,合法的继承人朱棣并没有接到朱元璋的这一指示。于是,本该属于朱棣的皇位被无耻地剥夺了。这些内容读来不让人在靠前痛恨朱允炆等奸邪小人之余,对朱棣终于能够夺得本就属于自己的皇位感到欣慰,并感叹正义终究取得了胜利,好人是有好报的。 当朱棣很终完成这两项工作时,他着实松了口气,不利于自己的言论终于被删除了,无数年后,这场靖难战争将被冠以正义的名号广为流传。但作为这段历史的见证人之一,朱棣心里很明白,在那些被篡改过的地方原本写着历史的真实。他把自己的父亲从坟墓里拖了出来,重新装扮一番,以证明自己的当之无愧。 历史证明,朱棣失败了,他没有能够欺骗自己,也没有骗住后来的人,因为真正的史笔并不是史官手下的毛笔,而是人心。 功臣 自欺欺人也好,自我安慰也罢,毕竟皇位才是很现实的。在处理好继位的合法性问题后,下一步就是打赏功臣,这可是极为重要的一步。虽然历来皇帝很不愿意看到的就是大业已成后的功臣,但这些人毕竟在皇帝的大业中投入了大量资本,持有了股份,到了分红的时候把他们踢到一边,是不好收场的。毕竟任何董事局都不可能是董事长一个人说了算。 这里也介绍一下明朝的封赏制度,大家在电视中经常看到皇帝赏赐大臣的镜头,动不动就是“赏银一千两”,然后一个太监拿着一个放满银两的盘子走到大臣面前,大臣谢恩后拿钱回家。大致过程也是如此,但很多时候,导演可能没有考虑过一千两银子到底有多重,在他们的剧情中,这些大臣似乎都应该是在武校练过铁砂掌的,因为无论怎么换算,一千两银子都不是轻易用两只手捧得起来的。今后处理该类情节时,可以换个台词,比如“某某,我赏银一千两给你,用马车来拉”。 赏银在封赏中只是小意思,我们的先人很早就明白细水长流的道理。横财来得快去得也快,真正靠得住的是长期饭票。在明朝,这张长期饭票就是封爵。 在那个年代,如果你不姓朱,要想得到这张长期饭票是很困难的,老朱家开的食堂是有名额的,若非立有大功,是断然不可能到这个食堂里吃饭的。 具体说来,封爵这张饭票有三个等级,分别是公爵(小灶)、侯爵(中灶)、伯爵(大灶),此外还有流和世的区别。所谓流,就是说这张饭票只能你自己用,你的儿子就不能用了,富不过三代,饿死算他活该;而世就不同了,你死后,你的儿子、儿子的儿子还可以到食堂来吃饭。 但凡拿到这张饭票的人,都会由皇帝发给铁券(证书),以表彰被封者的英勇行为。这张铁券也不简单,分为普通和特殊两种版本。特殊版本分别颁发于朱元璋时代和朱棣时代,因为在这两个时代要想拿到铁券是要拼老命的。 朱元璋时代的铁券上书“开国辅运”四字,代表了你开国功臣的身份。朱棣时代的铁券上书“奉天靖难”四字,代表你奉上天之意帮助我朱棣篡权。这两个版本极为少见,在此之后的明朝二百多年历史中都从未再版。自此之后,所有的铁券统一为文臣铁券上书“守正文臣”,武将铁券上书“宣力

精彩内容
  《明朝那些事儿》第贰部,朱棣登基,一个辉煌绚丽的王朝就此揭开序幕。挥军北上五征蒙古,派郑和七下西洋,南下讨平安南,编撰《永乐大典》,明帝国进入空前盛世,其后朱棣于北伐蒙古归来途中病逝。在经历了比较清明的“仁宣之治”后,一场狂风暴雨即将来临。一位经历了皇帝一俘虏一皇帝的传奇天子,一个堪称明代第二强人的英雄的登场,一位大宦官的弄权专政,骇人听闻的“土木之变”,皇上兄弟间的反目成仇,都使这个时代的故事更加跌宕起伏。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