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渠千秋:国家图书馆馆舍变迁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石渠千秋:国家图书馆馆舍变迁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74.9 6.0折 125 全新

库存3件

上海黄浦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胡建平著

出版社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ISBN9787501373499

出版时间2023-12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125元

货号15159409

上书时间2024-03-27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前言 1

事业初创 居无定所 1

二度合作 共建新馆 33

北平沦陷 馆务南迁 85

多管齐下 扩充馆舍 109

另辟新址 一劳永逸 131

信息时代 再建新馆 199

功能更新 常态改造 225

整体维修 焕发新机 237

战略储备 以策安全 261

园林小品 美化庭院 279

参考文献 309

后 记 313




内容摘要

 事业初创 居无定所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我国国门,同时也惊醒了一批有识之士。以洋务运动为标志,朝野上下掀起了一股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壮大我国军事和经济力量的改革热潮①。但随后中日甲午战争的惨败,让有识之士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富国强民应在文化教育方面寻找长久之策。在此背景下,派遣学生赴日本及欧美国家学习,兴办新式学堂、改变传统科举教育格局,设立报馆、图书馆开启民智,成为共识。1896年李端芟奏设藏书楼,1901年徐熙年等安徽士绅创办面向社会开放的皖省藏书楼,1906年罗振玉发表《京师创设图书馆私议》,1907年两江总督端方奏建江南图书馆,等等。这些由民间和地方发起的图书馆建设行动直接推动了1909年晚清学部制定建设京师图书馆以及在各省一律开办图书馆的计划。

一、清末新政,创建京师图书馆

1909年9月9日,军机大臣张之洞抱病领衔上奏《奏筹建京师图书馆折》,清政府当日下旨准行,同意将热河文津阁《四库全书》及各殿藏书、内阁翰林院所藏《永乐大典》移送京师图书馆,并将馆址确定在京师净业湖暨汇通祠一带(现为北京什刹海地区西海湿地公园一带)。就京师图书馆选址以及建设计划,奏折中指出:

至建设图书馆地址,必须近水远市,方无意外之虞。前经臣等于内城地面相度勘寻,惟德胜门内之净业湖与湖之南北一带,水木清旷,迥隔器尘,以之修建图书馆,最为相宜,尤足以昭稳慎。拟于湖之中央,分建四楼,以藏《四库全书》及宋元精椠。另在湖之南北岸,就汇通祠地方,并另购民房,添筑书库二所,收储官私刻本、海外图书。勿庸建造楼房,以节经费。其士人阅书之室、馆员办事之处,亦审度地势,同时兴修。

……



精彩内容

本书以时间为序,对国家图书馆的馆舍变迁历程进行了全景式回顾。其中,对文津街馆舍以及白石桥馆舍两期工程的建设情况做了详细梳理;对国家图书馆常态化的功能更新项目以及院落内部分精美的园林小品也做了扼要介绍。书稿中,与文字同样重要的还有两百多幅插图,它们源自馆史资料、历史档案、老报纸、网络资讯以及个人的工作积累。这有助于通过馆舍变迁影像重温国家图书馆百十年的发展历史。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