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岩岭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龙岩岭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46.74 6.0折 78 全新

库存50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石瑛著

出版社北岳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7866323

出版时间2023-07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78元

货号13784257

上书时间2024-03-20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石瑛,原名李怀英,男,1961年生于昔阳县。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学会会员。中、短篇散见于《山西文学》《黄河》《青年作家》等刊物。长篇历史《末代翰林李用清》入选2019年百道网年度排行榜,曾荣获赵树理文学奖、晋中文学奖等奖项。



目录

卷一 烽火多情仇 … ……………………………001

卷二 人命大如天 … ……………………………077

卷三 瘦翼裹寒雏 … ……………………………168

卷四 温情暖三冬 … ……………………………238

卷五 钟声撼太行 … ……………………………306



内容摘要

卷一 烽火多情仇

1945 年末伏的最后一天,太阳仍旧毒烈,烤得村里的石板街和岭上的岩壁像烧过火的土炕般发烫。怀揣剪子、手握镰刀的方玉玲,两眼放射着复仇的怒光,穿梭在岭上的林荆丛中寻狼。她的衣衫被树枝和荆棘长一道短一道划破多处,左裤筒的外夹缝扯至大腿,细腻白皙的肌肤随着脚步的移动若隐若现。

又钻进一条松稠荆密的深沟,她看着透过繁茂的枝叶缝隙洒落下来的火红色晚霞,估摸太阳快要落山了,狼也该回窝了。她抹一把脸上的汗水,理一下散乱的头发,双手紧握镰柄半蹲身子机警四顾,屏息静听,只有沟底山泉的流淌声。她生长在龙岩岭,却没到过眼前这条沟,也无须认识它,只想找到嘴巴沾满她娃鲜血的那只恶狼,一镰刀把它杀死,出了心

头这口恶气。

她狠盯一眼渐渐暗下来的沟岔,咬紧牙关挥舞镰刀发疯似的唰唰狠劈脸前的松枝,咔嚓一声镰刃刺进松枝里。她使劲一拉,镰柄粗的枝柯被削掉一半。由于用力过猛,身子后倾腿脚后腾时被鲜苔一滑,仰面朝天摔倒,屁股蹾得生疼。她母虎啸山般吼了声“小——玲——”哇地大哭起来。

山口前小河南岸的那个打谷场位于村子背后,人们习惯称其后场。坐落在场北的两间看场房子,是方玉玲当下的家。

她原本有家,而且还是个挺像样子的农家四合院。两个月前的一个浓雾弥漫的凌晨,鬼子又一次进村“扫荡”烧了她最后仅剩的那幢房子——当她和婆婆听到街上的枪声、哭喊声以及起火带炮的报警声时,几个鬼子已经撞开了栅栏大门。婆婆把娃儿递给她,一把将她推出后门,喊了声“快跑”便关门上闩赶至正门,背靠门板拼命堵扛。正要踹门入室的鬼子感觉门里有人,后退一步,刺刀顺着门缝刺去,一股殷红的血水顺缝流出——她老人家用微弱的声音喊出此生最后一句:“儿啊——狠狠打鬼子!”倒入血泊中。

怀抱女儿逃到岭上的方玉玲,遥望自家被大火吞没,不见婆婆赶来,泪似泉涌,心如刀绞。

打那天起,无家可归的方玉玲抱着孩子便住进了后场的场房。这个有里外两间的看场房子,虽说少门没窗,但里间有一盘土炕,外间用来放置木锨、木叉、煽车、扫帚等打场用具,还垒砌着一个做饭灶台。灶火洞子有两条烟道,其中一条与里间土炕相连,秋冬之际打开烟道,可在做饭的同时取暖御寒。方玉玲选择暂住这里,一为遮风挡雨,二图紧靠山口,鬼子“扫荡”便于躲逃。

方玉玲收拾这个房子着实下了一番功夫。她用牛筋棍编成小方格糊上毛头纸做窗,用干草麻绳编扎修剪成帘子做门。唯恐草帘不牢靠,又绑了一扇荆棘片子,为白天出门晚上回屋扛门户。她跟出生五个月的女儿唠叨:“咱娘儿俩且在这里将就哇。等你爹打走鬼子回来给咱盖新房。”在这兵荒马乱的年月,不单方玉玲,龙岩村几乎家家都过的是“糠菜半年粮”的光景。方玉玲上岭挖菜总把女儿背在脊背。倘若出门时女儿睡了,怕岭上风猛吹下疾患,只好撂她在炕头,挡好荆棘片子,快去快回。“三翻六坐九爬撒”是娃儿周岁前体能发育的一般规律。方玉玲知道自己的娃还不会爬撒,醒来至多哭几声。没想到今午挖菜回来,草帘的右下角开了口,荆棘片子上挂着一撮儿狼毛。她慌忙掀开片子进屋,炕头仅剩染着血迹的

小铜锁和兜肚了。她只觉脑袋嗡的一声,顿时一阵眩晕,两眼墨黑,双腿瘫软,一身冷汗浸透衣衫,五脏六腑像被什么东西压住似的停止了运行,呆了好一阵子才缓过气来,最终意识到可怕的后果已经无法逆转,双手拼命拍炕,绝望地号啕起来。

她哭着哭着边仿佛听到了女儿的哭声、恶狼的吼叫。她一手提镰一手握剪拔腿冲出场房,在打谷场上疯跑了几圈,什么都没找见。她被丧子之痛搅得疯魔狂怒到了非报此仇不可的地步,不顾得知此讯前来安慰她的人们的苦劝,眼神闪耀着极端的固执,飞上当受步越过小河朝山里奔去。

方玉玲手提镰刀拖着酸软的双腿回到场房,天已黑定。屋子里仍很闷热。她用火镰打燃葛絮,狠吹几口引着麻秸,点燃墙壁上插着的松明,轻微的松香气息很快灌了满屋。她双手捧起炕上的小铜锁和肚兜,撕心裂肺地喊了声“小玲——妈的心肝儿——”又大哭起来。

不知哭了多久,口干舌燥的她走出外间,拿起老葫芦锯成两半做就的瓢儿,从水瓮舀了水咕噜噜喝下去,盯一眼没能挡住恶狼入室的草帘,一把拉下来扔出门外。她看着敞通通的门口,突然想起“狼走三遭不离旧道”的老话,心里狠狠骂道:恶狼,你来哇,再来哇!你死还是俺死,咱今儿个黑夜弄个长短!她愤愤走回里间,把镰刀和剪子放在炕上,抓起一把松明点燃,一根根插入脱落了泥皮的石墙缝隙。引狼入室的光亮塞满了场房的里外两间,刺鼻的松烟顺着门口外溢。

往日的这时是奶娃的时候,她不知没娃的日子咋过。她眼噙泪水看着手心里的小铜锁摸啊摸,摸个不止;两个膨胀的奶子痉挛般收缩了一下,浓浓的乳汁从乳头流出,洇浸在薄衫外头。她抬手轻揉心下骂道:你好傻!

娃儿都没啦还出来做啥。正在这时,忽然听到“吱——砰”的一声起火带炮的声响,紧接着又是几声。自打鬼子毁掉佛钟场的大佛钟,起火带炮便成了“鬼子进村啦,乡亲们快快逃离”的报警信号。

方玉玲本该火速逃上岭去。可她陡然悟出:害了女儿的罪魁祸首就是鬼子!她不但没走,而且一个惊人的念头在脑海里闪现——扫一眼炕头的镰刀剪子,庄重地走到窗台上摆放的三角破镜前,撩起围腰擦干眼泪,理了理蓬乱的头发,整了整刮破的衣衫,打定了杀鬼子为女儿报仇的主意。

  • ·····




精彩内容

本书属于“三晋百部长篇小说文库”,共计40万字,4个篇章。这部长篇小说以少妇方玉岭忍痛收养了一个弃婴所遭遇的风波为主线,生动鲜活地展现了抗战、土改,直至改革开放半个多世纪,太行山地区发生的一系列波澜壮阔的社会生活画卷,折射出小人物在大背景下千回百转的时空命运,细腻地描绘了主人公面对爱恨情仇、悲欢离合的坎坷人生。人物形象个性鲜明、丰满,小说极富爱国情怀,充满正能量,很有气韵,是一部优秀的长篇原创小说。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