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马法·中国法与民法法典化:文选:二十一世纪民法典的科学体系:il sistema scientifico dei codici civili di ⅩⅪ secolo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罗马法·中国法与民法法典化:文选:二十一世纪民法典的科学体系:il sistema scientifico dei codici civili di ⅩⅪ secolo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70.71 6.0折 118 全新

库存4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编者:费安玲//(意)桑德罗·斯奇巴尼

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2095811

出版时间2019-05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18元

货号10776586

上书时间2024-03-17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商品简介

本书由民法典的编纂,民法典与总则,民法典与债权,民法典与物权,民法典与婚姻家庭、继承,民法典与刑法六部分组成。



 
 
 
 

目录
一、民法典的编纂
  重温《学说汇纂》,编纂当代法典
  规范与实践中的民法,民法法典化的
  演进轨迹
  民法典的外部体系效益及其扩张
  单行法思路及其影响之克服——以民法典编纂为视角
  日本民法编纂与当代罗马法学教育——一位罗马法学家的概述
  20世纪初期中国对罗马法体系的继受:最早用中文写作的罗马法教科书以及中国的法典化过程
  法典编撰与软法:拉丁美洲私法协调化的构建之路
  关于法律可计算性的一次对话
  卡尔沃主义中外国人平等待遇原则的罗马法基础
二、民法典与总则
  《民法总则》第10条法源条款的缺失与补充
  “批发”抑或“零售”:《民法总则》的编纂定位与内容评析
  《民法总则》第33条解释论——以成年意定监护中被监护人民事行为能力的判定为中心
  法律事实、法律上的行为和法律行为
  《民法总则》中决议行为法律制度的力量与弱点
  意思表示的解释及其路径
三、民法典与债权
  论债渊源在编纂中的拉美债法法典总则部分的内涵和意义
  债法的基本范畴
  合同漏洞补充的比较法论
  罗马法上合同欺诈的若干历史反思
  单方拟定一般交易条款之自由及其限度——罗马法和现代法的观察
  多数人环境侵权责任承担研究
四、民法典与物权
  民法典与物权
  传统民法“公法私物”对自然资源立法的启迪——以构建自然资源基本法为着眼点
  19世纪德国普通法学围绕所有权移转对尤里安与乌尔比安法言的解读
  论韩国民法典中的共同所有——因未借鉴罗马法经验导致立法的不完善
  历史和教义学中的地役权:兼及对中国法的评析
  民法典担保物权制度修正评述——以《民法典各分编(草案)》为分析对象
  我国占有改定制度存在的问题和架构设置
五、民法典与婚姻家庭、继承
  婚姻:合格的同居
  民法典未成年人监护立法体例辩思
  当自由遭遇皇库利益以及其他利益——为保全自由而判给遗产制度研究
  《民法典·继承编》的编纂理念与制度构想
  罗马法中的“死因继承”模式
六、民法典与刑法
  犯罪行为是债的发生原因吗?——从“罗马法私犯”到“我国刑事责令退赔”的思考
  意大利刑法法典化及其改革展望

内容摘要
“罗马法·中国法与民法法典化靠前研讨会”自1994年举办届开始,每四年举行一次,这是中外学者在罗马法和民法方面每四年一次的学术盛典。本次会议召开的时候我国民法典的编纂正如火如荼地进行,而本次会议的主题正是“二十一世纪民法典的科学体系”,二百余名来自意大利、法国、巴西、秘鲁、智利、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地区地区和中国大陆地区的罗马法学家、民法学家齐集蓟门桥下,他们也许不讲同一种语言,但是他们又都讲同一种语言,那就是罗马法、民法和法律的语言。学者们的发言和讨论从古至今,纵横中外,为中国民法典编纂的各个议题提供历史的素材和现实的线索,在这个特定的时间点,这些发言和讨论更加富有现实关怀。本届研讨会共收到中外文论文百余篇,但是因为文集的篇幅有限或因作者的发表需要,并没有接近收录。但是,通过本论文集收录的论文,读者足以感受到在每四年一次的罗马法和民法的学术盛宴上,学者的深刻的思想和相互碰撞的火花。

精彩内容
    “罗马法·中国法与民法法典化国际研讨会”自1994年举办第一届开始,每四年举行一次,这是中外学者在罗马法和民法方面每四年一次的学术盛典。
    本次会议召开的时候我国民法典的编纂正如火如荼地进行,而本次会议的主题正是“二十一世纪民法典的科学体系”,二百余名来自意大利、法国、巴西、秘鲁、智利、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地区和中国大陆地区的罗马法学家、民法学家齐集蓟门桥下,他们也许不讲同一种语言,但是他们又都讲同一种语言,那就是罗马法、民法和法律的语言。学者们的发言和讨论从古至今,纵横中外,为中国民法典编纂的各个议题提供历史的素材和现实的线索,在这个特定的时间点,这些发言和讨论更加富有现实关怀。
    本届研讨会共收到中外文论文百余篇,但是因为文集的篇幅有限或因作者的发表需要,并没有完全收录。但是,通过本论文集收录的论文,读者足以感受到在每四年一次的罗马法和民法的学术盛宴上,学者的深刻的思想和相互碰撞的火花。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