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鄂尔多斯盆地南缘陆相致密油储层精细表征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鄂尔多斯盆地南缘陆相致密油储层精细表征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64.71 6.0折 108 全新

库存38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传喜,夏东领,夏冬冬

出版社中国石化出版社有限公司

ISBN9787511468963

出版时间2022-12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108元

货号12122941

上书时间2024-03-17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刘传喜,男,1964年出生,正高 工程师,现任中国石化集团公司高 专家。长期从事油气田开发研究工作,主持承担国家及中国石化重大项目20余项,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1项,省部 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带领团队获"中国石化优秀创新团队"称号。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获“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是“享受 特殊津贴人员”。



目录

第一章 概 述

第二章 基质储层质量表征

第三章 分级裂缝定量表征

第四章 含油非均质性表征

第五章 三维地质建模及储量分类评价

第六章 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1.1致密油概念

致密油是非常规油气最重要的类型之一,但由于考虑的角度和出发点的不同,目前对致密油概念的理解尚存在一定的争议。致密油作为一般性的描述词在20世纪40年代已出现在《AAPG Bulletin》杂志中,用来描述含油的致密砂岩(Ledingham等,1947),而致密油作为一个专业术语在国内广泛应用则是近十年的事情,其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周庆凡等,2012)。

所谓广义致密油泛指储存在具有极低的孔隙度和渗透率的致密储层中的石油资源。这类储层既包括砂岩、白云岩、灰岩,也包括泥岩和页岩,其共同特点是储层物性极差,以往作为非储层来对待。2012年贾承造等将致密油定义为以吸附或游离状态赋存于生油岩中,或与生油岩互层、紧邻的致密砂质岩、致密碳酸盐岩等储集岩中,未经过大规模长距离运移的石油富集。一般来说,致密油具有4个明显的标志:①大面积分布的致密储层(孔隙度<10%、基质覆压渗透率<0.1×10-μm2、孔喉直径<1μm);②广覆式分布的成熟优质生油层(Ⅱ型或Ⅱ干酪根、平均TOC大于1%、R。为0.6%~1.3%);③连续性分布的致密储层与生油岩紧密接触的共生关系,无明显圈闭边界,无油“藏”的概念;④致密储层内原油密度大于40°API或小于0.8251g/cm3,油质较轻。

与广义的致密油相对应,狭义的致密油主要指的是致密“储层”油,这类储层主要以砂岩和碳酸盐岩为主,不包括泥岩和页岩中的石油。邹才能等(2012)认为致密油是致密储层油的简称,是指覆压基质渗透率小于或等于0.1×10~μm²的砂质岩、石灰岩等储油层中的石油经过短距离运移而富集的非常规油气资源,主要包括致密砂质岩和灰岩等,油质较轻,单井一般无自然产能或自然产能低于工业产能下限,在一定经济条件和技术措施下可获得工业石油产量。他认为致密油缺乏明显圈闭界限,无统一油气水界面和压力系统,含油气饱和度差异大,油气水常多相共存,与常规圈闭油气藏的形成机理、分布特征等具有显著不同;赵靖舟等(2013)依据国内外致密油储层调研结果,结合对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油储层特征和成藏研究认识,将致密油定义为:储层致密、只有经过大型压裂改造等措施才可以获得经济产量的烃源岩外油藏,其绝对渗透率约小于2×10-μm²,孔隙度约小于12%,主要包括致密砂岩油和致密碳酸盐岩油两大类型。杨华等(2013)依据鄂尔多斯盆地石油勘探开发实际,将渗透率小于0.3×10um²,赋存在油页岩及其互层共生的致密砂岩中,石油未经大规模长距离运移的石油称为致密油,包括致密砂岩油和页岩油两大类。白玉彬等(2014)认为致密油一般是指储层致密、油气难以在其中自由上浮且一般表现为非达西渗流的岩石,其地面孔隙度一般小于10%~12%,空气渗透率一般小于1~2×10um2。

由于致密砂岩、碳酸盐岩与页岩在储层特征、石油运移聚集机制等方面的差异,将其分开研究更能揭示致密油的本质,且鄂尔多斯盆地南缘与盆地内部相比,地质条件具有特殊性。因此,本书中的致密油定义为狭义的致密砂岩油,指大面积连续或准连续聚集在紧邻优质烃源岩层系的覆压渗透率小于或等于0.1×10-3μm²(空气渗透率小于或等于1.0x10-um²)砂岩储层中的油气资源,一般无自然产能,需要借助新的技术手段改善储集层渗流性能和增加原油流动性才能获得工业石油产能。鄂尔多斯盆地南缘陆相致密油特指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中生界三叠系延长组长8致密砂岩油。

……



精彩内容

本书围绕陆相致密油开发工作需求,系统阐述了陆相致密油“基质储层、裂缝和含油”三大强非均质性的表征技术,并给出了现场应用实例,对鄂尔多斯盆地南缘陆相致密油储层精细表征的系统总结,充分反映了该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对评价和认识我国陆相致密油具有借鉴和指导作用。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