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概论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概论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25.17 6.0折 42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培君主编

出版社河海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3074723

出版时间2022-02

四部分类子部>艺术>书画

装帧其他

定价42元

货号11702867

上书时间2024-03-03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第一章生态文明的由来与实质/001

第一节 工业革命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001

一、环境污染状况产重/001

二、生物多样性减少/003

三、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005

第二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诞生和意义/009

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诞生背景/010

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内涵/011

三、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原则/013

四、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性和艰巨性/013

第三节“生态文明”的提出/015

一、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型/016

二、生态文明概念的提出/018

第四节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特征和实质/020

一、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020

二、生态文明的主要特征/022

三、生态文明的实质/024

学习思考/026

阅读参考/026

第二章生态文明的科学基础和人文思想/028

第一节 生态文明的科学基础/028

—、博物学传统/028

二、现代生态学基础/030

三、系统科学与复杂性科学/032

第二节 生态文明与中国传统生态智慧/034

一、“天人合一“的儒家生态文明思想/034

二、“道法自然”的道家生态文明思想/037

三、“众生平等”的佛家生态文明思想/039

第三节生态文明与西方生态思想的演变/041

一、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思想/041

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思想/044

三、其他重要理论流派的生态思想/048

第四节 生态文明与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050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诞生的时代背景/050

二、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主要内容/052

三、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054

第五节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056

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形成的逻辑主线/056

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贡献与时代价值/060

学习思考/062

阅读参考/062

第三章国外生态文明的理论与实践/064

第一节国外生态文明理论/064

一、生态哲学和生态伦理学思想/064

二、生态经济理论/076

三、生态现代化理论/078

四、西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082

第二节 美国国家公园体系建设/096

一、美国国家公园与国家公园体系概况/086

二、美国国家公园体系的建设历程/087

三、美国国家公园体系建设的经验与教训/089

第三节 世界生态现代化的进展/091

一、世界生态现代化的兴起/091

二、世界生态现代化的模式/092

三、世界生态现代化的水平/093

四、世界生态现代化的前景/094

学习思考/097

阅读参考/097

第四章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途径/098

第一节 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098

一、立足新发展理念,树立生态文明理念/099

二、多维综合驱动绿色发展/100

第二节 生态文明与生态法制建设/107

一、健全法律法规/107

二、完善标准体系,健全自然资源资产相关制度/108

三、完善经济政策与市场化机制/109

四、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109

五、健全政绩考核制度/110

六、完善责任追究制度,加强统计监测和执法监督/110

七、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培养公民生态意识/111

第三节 生态文明与生态文化建设/111

一、坚持发展,树立正确的生态文化观/112

……

四、全球生态治理的机制/187

第二节 生态文明视域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191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的背景/191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蕴含的价值理念/192

三、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推进生态文明/194

第三节 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方案”与中国道路/197

一、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进程/198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方案”/202

三、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道路/205

学习思考/207

阅读参考/207

后记/209



内容摘要

第一章

生态文明的由来与实质

自迈入工业社会以来,通过工业化的生产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并积淀了丰厚的精神财富。不过,与之相伴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短缺、生物多样性减少以及全球性气候变化等生态环境问题,使世界各国和地区陷入环境与发展彼此矛盾对立的困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反思和批判旧的发展模式,在扬弃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基础上,走绿色循环低碳的道路,以发展方式的生态化变革推动人类文明由工业文明转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成为划时代的选择。

第一节工业革命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

工业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了能源和资源濒临枯竭、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噪声污染、“固废”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等严重的环境问题,由此引发的能源危机、资源危机和生态危机对人类的生存构成了巨大的威胁。人与自然如何和谐相处成为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我们的工作需要创新理念、创新思路,人类未来的发展模式需要重新构建,这样才能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环境污染状况严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些新型的化学药品、化学试剂被迅速制造出来并迅速应用到人类生产生活中。例如,以前需要一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养成的猪,如今只需几个月就可长到几百斤;原来要几个月才可上市交易的鸡,现在仅需几十天就可长大;过去要很长时间才可出苗的农作物,现在由于用了新型试剂,也可在很短时间内迅速生长。各种生物生长周期的缩短速成虽然经济见效快,但我们要知道人类生活于自然界,且始终处于自然生命的循环往复之中,食物及食物链、生产链的改变,可能会造成无法预知的生态环境后果。人类长明累积而造成的环境污染状况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大气污染。化石能源的使用,使得工业生产及汽车和飞机排放的废气而导致的大气污染始终困扰着人类。一份环境监测数据表明,全球约有13亿人口生活在受污染的空气中。在中国,由于城市工业集中,人口密度大,大气污染尤为严重。例如,北京民间常有“二月吸覆、三月吹沙、四月飘解、五月吃土“的戏称,当地政府为了保护环境,不得不临时采取措施,如临时关闭一些水泥厂之类的重度污染企业,限制公车的出行数量。尽管如此,仍收效甚微,北京的空气质量依然令人担忧。

2.水体污染。水是生命之源,人类须臾离不开水。然而,水体污染却日益加剧。据《2006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我国的海洋水体已受污染,特别是靠近陆地的海洋中,海水污染已经相当严重,主要污染因子为活性无机磷、无机氮等,其来源是沿岸一些化工企业的违法排污。就海水污染的程度而言,杭州海、长江口、辽东湾、珠江口和渤海湾水体为重度污染,一、二类海水比例不足40%,闽江口为中度污染,二类和四类海水各占50%。对人类影响最大的是地表水,而同样据(2006中国环境状况公报》,2006年全中国地表水的总体水质量已属中度污染,主要污染指标为高锰酸盐指数、氨氨和石油类等。监测数据表明,深层地表水的水质优于浅层地下水,开采程度低的地区地下水的水质优于开采程度高的地区,造成地表水中度污染的原因也是一些企业的排污。①经过治理,我国水体污染总体好转,但局部污染仍然存在。据《2018年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西北诸河和西南诸河水质为优,长江、珠江流域和浙闽片河流水质良好,黄河、松花江和淮河流域为轻度污染,海河和辽河流域为中度污染。②

3.噪声污染。2006年,我国开展了一次全国性环境评估,在被评估的378个市(县)中,轻度污染的城市有111个(占29.4%),中度污染的城市有6个(占1.6%)……



精彩内容

本书以生态文明的由来与实质为起点,侧重生态文明的科学性、多样性和思想文化的传承创新性。基本内容共有七章,包含生态文明的由来与实质、生态文明的科学基础和人文思想、国外生态文明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途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中国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进展与经验、生态文明是人类永续发展的千年之计。本书将生态文明的世界视域与中国特色相融合,超越了东西方对立的思维方式,力求在目前“思政课”本-硕-博生态文明教育的基础上以更加全面、更加系统的知识体系,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新人的培育。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