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筑与个性:对文化和技术变革的回应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建筑与个性:对文化和技术变革的回应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15.22 1.9折 79 全新

库存146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澳)克里斯·亚伯著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2242856

出版时间2019-11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79元

货号9662723

上书时间2024-02-26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克里斯·亚伯(Chris Abel)任贝尔法斯特(Belfast)阿尔斯特大学(Ulster University)名誉客座教授,同时也是靠前建筑评论委员会委员。他曾经撰写了大量关于建筑历史、建筑理论与建筑评论的著作,也曾在全世界很多知名高校任教。

目录
前言

 致谢

 导言

 部分 科学与技术

 章 进化的规划

 生物模型·自组织系统·城市模式·超级建筑和分散式建筑的对比

 第2章 摆脱恐龙避难所

 性能标准·神话和误解·整体设计·可变性生产·数控机床·信息化控制的工厂·改变人类的角色·面向专门市场的通用机械

 第3章 科学与设计中的移情作用

 理论知识·特殊主义(Panicularism)·场所感·新范式的人类科学·竞争理论·环境对话·共同的焦点

 第4章 回归手工艺制造

 缩小差距·设计的发展·智能工具·CAD+CAM=工艺技术·应答式建筑·为真正的现代建筑运动而战

 第5章 可见和不可见的复杂性

 自适应性的机器·人机对话系统·复杂的时代·定制化的设计与制造·虚拟城市·伪复杂陛·假象·包容性的方法·地域空间,全球意识

 第6章 虚拟工作室

 知识的流失·设计教育的新模式·生物技术建筑研讨会·异次元空间·网络工作室

 第7章 基因设计:模因的批判

 遗传算法·模因的观点·有争议的问题·1·定义·2·传播·3·体现·4·选择·5·自主性·6·嵌入式算法·7·结论

 第8章 技术上的自我体现

 工艺与人类·认知的主体·关于自我的迷思·积极的外在论·存在的场·传播方式·模因与类型·数字的焦虑·第二人生·多重自我

 第二部分 批判理论

 第9章 文化是个复杂的整体:一种发展的观点

 发生认识论(Genetic epistemology)·文化进化·皮亚杰的均衡模型·无意识的文化与有意识的文化·亚历山大的错误·反思的文化

 0章 建筑的语言游戏

 类推思维·语言作为一种模型·语言学理论·语言游戏·批判相对主义·批判的方法·解释的层次·派系的批评·不同体系的信仰·建筑与社会认同

 1章 隐性认知在设计学习中的作用

 隐性知识·内心留置·知识体系·建筑学的范式·角色扮演·教育的意蕴·结论

 2章 建筑创作中的隐喻

 隐喻的定义·建筑评论中的隐喻·隐喻的动力与创造作用·新的建筑概念·附录

 3章 必要的张力

 玩弄形式·思维方式·互补的对立·东西方的相遇·永恒的现代性·绿色机器·另一种不确定性

 4章 传统,创新和连环式的解决方案

 范式的含义·专业基质·动态模型·连续性和不连续性·现代主义的模糊性·创新即是整合

 第三部分 地方主义与全球化

 5章 作为个性的建筑:建筑的真髓

 理论方法·本质的问题·普遍主义者和相对主义者·日常语言的多样性·意义即使用·存在的方式

 6章 生活在一个混杂的世界:马来西亚特色的建筑来源

 度的关系·建筑之旅·城市注入·世界建筑·适应性的品质·文化的同一性·现代建筑与新殖民主义·新兴的文化

 7章 地方主义的转变

 跨文化的影响-来自殖民建筑的综合经验·定义的问题·包豪斯洗脑·近期的原创·伊斯兰建筑的复兴·不断变化的城市文脉·方法的分类·对西方霸权的挑战

 8章 本土化与全球化

 杂交·亚洲城市的结构·太平洋地区的转变·全球化的悖论·太平洋时代的愿景

 9章 迈向全球化的生态文化

 后殖民主义的发展模式·另一种发展范式·选择技术·自建住宅·综合技术·现代的地方主义·实施·文化类型学·新理性

 第20章 亚洲城市的未来:来自东方的观点

 查尔斯·柯里亚和新孟买规划·杨经文与生物气候城市·郑顺庆和热带大城市·刘太格和星座城市·改变的力量·城市发展模式

 第21章 脆弱的居所:论澳大利亚的景观

 城市化的人口·典型的澳大利亚民居·郊区的模式·新品·平面类型·可持续发展的错觉

 第22章 重塑垂直田园城市

 田园城市遗产·伟大的澳大利亚梦想的终结·高层建筑的创新·垂直建筑工作室·垂直农场·多维空间结构·公共领域的扩展

 后记 关于同一性的场论笔记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本书收录了作者关于文化、技术和理论发展的重要著作,既包含了这半个世纪以来一些很好突出的个人成就,也包含了同时期关于建筑理论与评论的重大变革。这些发展正在重新塑造21世纪的现代建筑,使之成为一种更加灵敏和多样的运动。作者凭借广博的知识,包括控制论、哲学、新人文科学、发展规划以及他在四个大洲作为教师和批评家的实践经历,对他所关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采用了独到的优选视野来审视现代建筑变化的本质。经过重新修订和增补的第三版,在理论部分针对前两版进行了扩充,意在寻求一种可行性的理论,促使我们的思想、身体、技术以及我们的建设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能够共同良性进展。

精彩内容

本书收录了作者关于文化、技术和理论发展的重要著作,既包含了这半个世纪以来一些突出的个人成就,也包含了同时期关于建筑理论与评论的重大变革。这些发展正在重新塑造21世纪的现代建筑,使之成为一种更加灵敏和多样的运动。作者凭借广博的知识,包括控制论、哲学、新人文科学、发展规划以及他在四个大洲作为教师和批评家的实践经历,对他所关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采用了独到的视野来审视现代建筑变化的本质。经过重新修订和增补的第三版,在理论部分针对前两版进行了扩充,意在寻求一种可行性的理论,促使我们的思想、身体、技术以及我们的建设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能够共同良性进展。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