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看天下谁能敌:跟毛泽东学兵法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试看天下谁能敌:跟毛泽东学兵法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29.1 4.3折 68 全新

库存59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庄可亭

出版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ISBN9787503569753

出版时间2021-03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68元

货号11023635

上书时间2024-02-25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庄可亭,上校军衔,军事硕士。先后在部队基层和军种机关任职,多次被评为优秀政治干部、优秀政治教员,在军内外报刊发表文章百余篇,作品曾获解放军新闻奖、优质内参奖、全军优秀硕士论文、政治理论研究优秀成果奖,两次荣立三等功。

目录
推荐序
自序
引言
战争篇
第一章  以弱胜强的“秘诀”
  “你的”与“我的”
  “集”与“分”
  “局”与“势”
第二章  学不走的“兵法”
  用兵真如神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屁股”决定“脑袋”
第三章  智能化时代的战争
  地球人的战争
  胸中有“数”
  未有之变
军队篇
第四章  没有的军队就没有的一切
  赏指挥枪
  生命线
  “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
  解放军是一所大学校
第五章  的人
  酸菜里面出政治
  “王道”与“霸道”
  “藏垢纳污的东西”
  不怕鬼的故事
第六章  决定的因素
  “决定的因素”如何决定
   的“两个方法”
  特殊材料制成的人
国防篇
第七章  铜墙铁壁
  组织起来
  以为中心
  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八章  “两件大事”
  “无兵的文化”
  什么落后才挨打
第九章  科技强军
  科学技术这一仗必须打好
  从“李约瑟难题”说起
  国防之本
  结语兵法的思维特征
  代后记让思想闪电照亮心灵沃野

内容摘要

第一章以弱胜强的“秘诀”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中国古代分量最重的兵书《孙子兵法》,开篇即端出这么严重的课题,让人不得不肃然三分。而对于妙不可言、不可先传的兵法玄机,毛泽东则以其特有的语言风格讲到:“打仗并没有什么神秘,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什么战略战术,说来说去,无非就是这四句话。”…

    难道兵法的奥秘就隐藏在这短短的四句话中?

    193612月,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结束长征的两个月后,毛泽东利用难得的战争间隙,撰写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这部著作是毛泽东军事思想初步形成的重要标志,但仅仅完成了前五章,因为西安事变发生,没有工夫再写就搁笔了。在这部军事名著中,毛泽东明确指出了中国革命战争的四个主要特点:

    “经过了一次大革命的政治经济不平衡的半殖民地的大国,强大的敌人,

    弱小的红军,土地革命——这是中国革命战争四个主要的特点。这些特点,

    规定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指导路线及其许多战略战术的原则。第一个特点和

    第四个特点,规定了中国红军的可能发展和可能战胜其敌人。第二个特点

    和第三个特点,规定了中国红军的不可能很快发展和不可能很快战胜其敌

    人,即是规定了战争的持久,而且如果弄得不好的话,还可能失败。”印

    善医者因症下方,善兵者因敌立法。在波涛汹涌的战争海洋里,倘若分析不透敌我特点,就无法准确把握战争的指导规律,也就无法引领中国革命战争的大船驶向胜利的航线。上述这四个特点,不是在书斋里推演出来的,看似没有多么高深复杂的逻辑,却是无数鲜血和教训换来的,抓住了“你的”和“我的”要害所在。

    “你的”与“我的”

    193012月下旬,毛泽东在中央苏区军民歼敌誓师大会上,题写了表达反“围剿”战略指导思想的大字对联:“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游击战里操胜算;大步进退,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运动战中歼敌人。”

    在这个上联中,包含着游击战的“十六字诀”,虽然朴素却威震天下。这十六个字是在井冈山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和朱德为了对付湘赣两省国民党军连续发动的“进剿”,适应当时情势总结出的作战原则。下联则是对十六字诀的延伸解读,直指兵法精髓:集多打少。“我们的经验,分兵几乎没有一次不失败,集中兵力以击小于我或等于我或稍大于我之敌,则往往胜利。”②当然,这里还需要一个必要前提,就是指挥和行动上的自由权。行动自由是军队的命脉,失掉了这种自由,军队就接近于被打败或被消灭。对比体形庞大但尾大不掉的国民党军队,灵活机动是红军的优势。只是这种优势并非与生俱来,而是经过艰难的内外斗争实践得来的。

    毛泽东曾评价,十六字诀包举了反“围剿”的基本原则,包举了战略防御和战略进攻两个阶段,在防御时又包举了战略退却和战略反攻的两个阶段。井冈山的斗争揭开了毛泽东军事实践的大幕,之后红军的战法大大丰富了,也超越了从前的朴素性,但基本的原则仍然是那个十六字诀,后来的东西只......

 




精彩内容
“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当年毛主席在杂言诗《八连颂》中表达了不怕鬼的斗争精神。今天这本《试看天下谁能敌》,正是一部用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智慧光芒,来表达当代中国军人坚定自信、戮力强军的作品。本书以通俗笔法回答了新时代“人民军队为什么能”的胜战之问,也是一部致敬先辈、赓续血脉的作品。该书为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庆祝建党百年主题出版读物,作品聚焦“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主题,着重从人民战争、人民军队、人民国防等维度剖析解读我军优良传统,旨在激发学习强军思想、干好强军事业的内在动力。全书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人民战争篇,包括“以弱胜强的'秘诀'、学不走的'兵法'、智能化时代的人民战争”三章;第二部分为人民军队篇,包括“没有人民的军队就没有人民的一切、最可爱的人、决定的因素”等章节;第三部分为人民国防篇,包括“铜墙铁壁、'两件大事'、科技强军”三个章节。

媒体评论
笔者在部队近30年基层和机关工作实践中,曾无数次思索人民军队以“弱”胜“强”的秘诀是什么?思索“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的答案,思索“不怕中国军队现代化,就怕中国军队毛泽东化”这个真正令对手害怕的红色基因是什么?思索我军克敌制胜的独特优势如何在智能化时代彰显威力?在长久的实践和思考中,对人民军队的红色基因有了深切领悟,深感在新时代传承红色基因,强化制度自信,把传统优势转化为强军优势、胜战优势,对于建设世界一流军队、打赢未来战争有着现实必要性和紧迫性。本书聚焦“人民”,着眼这一史无前例、独具特色的军队性质界定,细微描述人民战争、人民军队、人民国防的实质内涵和历史渊源,着力揭示这一区别于古今中外一切军队的鲜明特征,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事制度的优越性,从不同维度回答“人民军队为什么能”的历史和时代之问。作品成书后征求了军事科学院、国防大学、火箭军指挥学院等有关党史军史专家教授的意见,本书稿史料翔实、见解独到,质量较高。
全书文字流畅,见解独到,论证严谨,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学习毛泽东军事思想和我党我军优良传统的辅导读物,对于学习运用爿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养教育新一代中国青年特别是新一代革命军人,具有很好的参考作用。
    ——中国军事科学学会原副会长、军事科学院原副院长,任海泉
    历史的形成与积淀,不仅仅是个过程,更重要的是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与借鉴。学习研究毛泽东兵法,不仅要把历史讲清楚,还要把历史后面的宝贵经验挖掘出来。本书以通俗的方式对人民军队以“弱”胜“强”的历史及后面的秘诀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解读,对于揭示人民军队克敌制胜独特优势具有创新和启发。
    ——军事科学院军战史专家、博士生导师,肖格声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