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闪耀
  • 闪耀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闪耀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35.35 6.0折 59 全新

库存6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梓钧 著;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ISBN9787513350457

出版时间2023-0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59元

货号11939288

上书时间2024-02-25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商品简介

  本书是青年科幻作家陈梓钧十年创作生涯的总结。其中,既有《闪耀》《咒语》《卡文迪许陷阱》等8篇人气佳作,又收录了2篇此前未发表的优秀新作《尽头之海的美食家》和《冷湖六重奏》。他的作品常常以真实前沿的科学为切入点,讲述“太空大航海时代”对远方的向往以及人类在大灾难时以科技自救的悲壮抗争,风格澎湃、肆意、雄浑,充满理想主义激情与技术的浪漫。

 

 

 

  部分篇目故事简介:

 

  《闪耀》:一百天飞行八亿公里,为了拯救心爱的人,落魄的航天奇才会怎样书写这人类宇航史上不可能的奇迹?

 

  《咒语》:和外星人的交战中,一名人类士兵沦为俘虏。凭借一句语言学的“咒语”,他以一己之力毁灭整个外星文明。

 

  《尽头之海的美食家》:太空版《荒野求生》。流落异星的美食家,只能靠吃外星人活下去。



作者简介

 陈梓钧,1993年生于广东珠海,2011年考入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钱学森力学班,2020年从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工程力学系空气动力学博士毕业,现为航天航空科研从业者。自2012年起发表科幻处女作《海市蜃楼》以来,已在科幻文坛耕耘十年有余。曾获银河奖最佳新人奖,个人作品《卡文迪许陷阱》获银河奖最佳短篇小说奖,《闪耀》获银河奖最佳中篇小说奖,《海洋之歌》获华语科幻星云奖最佳短篇小说银奖。



目录

序一 夏笳

序二 曲吉小江

闪 耀

海市蜃楼

寒风吹彻

爱尔克的灯光

卡文迪许陷阱

凤凰劫

海洋之歌

咒 语

冷湖六重奏

尽头之海的美食家

附录:超自动化时代的太空探索

后 记





内容摘要

闪 耀


1. 八亿公里外


【事故发生后8小时,北京】


这是一个寻常的早晨。

朝阳中学的高三楼里,响起了第一节课的上课铃声。

这是祁风扬担任物理老师的第八个年头。一如以往,他没有带任何讲义,也没有做任何课件,有些木然地站在讲台上,望着台下睡倒一片的学生,等待上课铃把他们叫起来。

“上课。”

“起立!”

“老师好!”

“同学们好。”祁风扬说,“请坐。这节课是复习课,我们来回顾一下万有引力定律,然后完成相关习题。”

讲台下,大家不情愿地翻开讲义,哈欠在教室里四散蔓延。

见到大家的疲态,祁风扬又说:“唔,看来大家都觉得这很无聊。干脆先来提提神吧。今天是九月二十号,有没有人知道这是什么日子?”

听到这里,才有几个学生抬起头来。

“今天是‘波塞冬号’飞船抵达木星的日子。”祁风扬伸出双手比画着,“它是人类迄今制造的体积最大、航程最远、速度最快的载人飞船,将在木卫二上着陆,探测这颗冰卫星的地下海洋。这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航天任务。今天凌晨,它终于抵达了目的地。好,问题来了,有人知道它从地球飞抵木星要多久时间吗?”

一片沉默,刚才抬起来的几颗脑袋又倒下去了。

“没人知道吗?这是考点啊!开普勒第三定律,已知轨道半长轴求航行周期。地球距离太阳大约一点五亿公里,周期一年。半长轴之比的三次方开根号,可以算出来‘波塞冬号’航行时间大概在十到十一年之间。”

“可是,新闻里说它只用了一年……”一个学生说。

“很好!你的直觉很敏锐!”祁风扬高兴地朝他点了点头,“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因为……它的轨道不是……不是……”

“不是圆锥曲线。”祁风扬抓起粉笔,在黑板上吱吱嘎嘎地画起来,“嗯,当然,大家之前做过的都是这样的题——从半径为a1的圆轨道变轨到半径为a2的圆轨道,中间用一个椭圆轨道连接,所有轨道都是圆锥曲线。在航天中,这叫霍曼转移轨道,是瞬时推进力作用下的最节省能量的轨道,也是仅有的能靠高中知识求解的轨道……

“然而,‘波塞冬号’不采用这样的轨道。它在2049年发射,首先加速逃离地球,然后绕太阳运行五圈,依次被火星和金星的引力弹弓加速;在第五圈结束的时候,也就是去年八月十五号,它以每秒三十公里的速度与地球擦肩而过,这时宇航员才发射升空,与之对接……所以,他们在太空中的航程只有不到一年的时间。这真是个不错的主意,对吧?”

祁风扬满心期待地望着台下,但依旧只看到一片低垂的脑袋。

“算了……我们还是继续讲题吧。”

他无奈地叹了口气,拿板擦擦掉了黑板上错综复杂的轨迹,开始抄写讲义上的习题。然而,这些习题完全勾不起他的兴致,求解它们,就好像用宝剑来削土豆皮。

唉,想当年……

打住,打住,哪来的这么多“想当年”!

祁风扬苦笑一下,现在的自己早该知足了——作为中学物理老师,月收入一万,加上周末的补课费,以及带高三、竞赛班和集训队教练的津贴,每月有将近两万五的税后收入。不仅买了房子,也可以匀出钱给父亲治病了。比起当年647基地的苦日子,难道不该知足了吗?

就在这时,他的手机响了。

他抓起手机,看到那是个陌生的号码,于是挂了它继续讲课。但几秒后手机又响了,仍然是同样的号码。于是他给学生布置了一道习题,走出教室拨了回去。

“喂,请问您是……”

“我是霍长浩。你没忘了我吧?”

“啊!”祁风扬大吃一惊,半晌才回答道,“当然没有。呵呵,居然有幸接到首富的电话,这可真是惊喜啊。”

“没时间扯淡了,你在哪儿呢?”

“在学校上课,怎么了?”

“抱歉,你能不能请个假?就请三天,然后走到学校门口,有辆车在那儿等你……我有个急事想求你帮忙。”

“帮忙?你居然还有脸找我帮忙?”

“没办法,除了你我别无选择。”霍长浩说,“你知道‘波塞冬号’吧?”

“当然,怎么了?”

“今天凌晨,它在木星失事了。”


八小时前。

在木星的云海之下,一场电磁暴正在酝酿着。

对于木星而言,这样的电磁暴很常见。这个宇宙巨怪有着太阳系中最强大、最动荡的磁场,不断辐射出电磁波。从射电波段看,木星是夜空中最亮的光源,不停闪烁着,好像黑夜里的一只接触不良的电灯泡。这种无规律的辐射一直以来困扰着天文学界,许多理论模型被提出,但还没有一个能准确预测电磁暴的产生。

这一次的电磁暴也是如此。那时,无论人眼还是各种波段的仪器,都只能看到木星的云层在一如既往地翻滚,却看不见那红褐色面纱之下的剧变。

那是一个喜怒无常的世界。

木星大气层厚三千千米,含有氢气、氦气、氨气、甲烷和水蒸气,也有少量的硫化物。赤红、褐色和青白的云纹一刻不息地奔涌着,形成紊乱而斑斓的条带;“大红斑”旋涡在其中潜游着,仿佛混沌之海中的巨鲸,又像一头蛰伏着的猛虎的眼睛。在它之下,是一片浩瀚无际的液氢“海洋”。这片海洋是无界的,没有波涛汹涌的海面,氢气从气态渐渐变厚、变重、变黏稠,最终变成液体。曾经,美国宇航局的“伽利略”号在这里投下了一颗盾形探测器,深入到木星云底一百五十千米的位置,在那里,压力达到十个大气压,探测器被压成了碎片。

人类已知世界的疆域到此为止。

再往下,就只能靠想象了。随着深度增加,压力继续升高,液氢变得越来越致密,分子间距被挤压得越来越小。理论表明,在“海平面”下三万千米处,由于超高的压力,氢分子间距将与电子云的直径相当。此时,液氢会突然转变成一种能导电的凝胶态物质,被称为亚稳态金属氢(MSMH)。这种物质存在于木星内核和星幔之间,厚度不均匀,可能在数千千米到一万千米不等。它缓慢自转,其中的环形电流是木星磁场的主要起源。

很遗憾,这个原理是在事故后才被证实的。

当然,即便早已发现,工程师们也很难预测到这场事故。早在“波塞冬号”启程之前,由于木星内核的某种喷发作用,一股凝胶态金属氢正从木星内核缓慢上抛。这是很壮丽的图景——在暗无天日的木星核的表面上,一万千米厚的凝胶金属氢“海洋”在透明的液氢“海洋”之下缓缓涌动着,金属氢中运行着电流,幽幽蓝光照亮了一小片海面,也照亮了海面上落下的亘古不息的氦雨。“海面”上偶尔会溅起一个个硕大而柔软的暗蓝色液滴,缓缓上升,好像潜游的水母。那是亚稳态金属氢的抛射物,宛如暴雨中池塘里溅起的水花,只不过每朵水花都有亚洲大小……由于木星内部物质极为稠密,物质运动很缓慢,这个上抛-下落的过程或许已经持续了上百年,和著名的“大红斑”风暴一样长寿。有可能早在祁风扬刚出生的时候,甚至早在法国大革命的时候,灾难就已经埋下了伏笔。

金属氢只能在极大压强下存在。但有趣的是,凝胶态的金属氢具有亚稳态的特征——也就是说,当金属氢形成后,如果再缓慢降低外压,即便降低到临界压强以下,金属氢凝胶仍可以继续保持原状,但它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仿佛一只放在马鞍上的小球,稍加扰动,它就会从亚稳态跌落,转变为普通的液态。在转变时,它将从导体变为绝缘体,电导率将在极短时间内变化十几个数量级,急剧压缩磁通量,将储存的电磁能向四面八方辐射出去。

换句话说,这是一颗巨型“电磁脉冲炸弹”。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中,有一颗这样的史无前例的大“炸弹”形成了。它的体积相当于好几个地球,包含着数百年积累的电磁能。在上升过程中,它周围的压力慢慢减小,降低到临界压力以下后,它便处于随时可能崩溃的状态,好像是一个踮脚站立在高跷之上的杂技演员,一块被推上了山顶的巨石。一天,两天,它尚且能维持不倒,但时间久了,一点风吹草动之下,它也终有撑不住的时刻。

这个时刻,便是八小时二十二分前。

那时,“波塞冬号”恰好飞抵木星轨道。

……



主编推荐
   随着中国的航天事业蓬勃发展,玉兔探测器探月,天宫一号发射,载人登月计划提上日程,社会大众对于航空航天题材的文艺作品越来越关注,一股航天热的时代风潮正在形成。而本书作者陈梓钧则是出身清华航空航天学院的博士,且从事航空航天相关的科研工作,同时文学造诣颇高,他的小说情节丰富多变又逻辑缜密,对于科学奇观的描写十分有画面感。不仅想象力蓬勃喷发,在科学细节上也经得起推敲,有极强的真实感。比如小说《闪耀》中设计的航天方案,不仅仅是科幻幻想,该方案还曾参加“航天科工杯”未来飞行器设计大赛并。而在小说的主题上,陈梓钧的小说往往展现出一种“以梦为马”的理想主义气质,充满对远方的憧憬和为理想献身的悲壮情怀。这在目前的时代显得格外动人体来说,本书的卖点可结为:作家背景的专业,对社会风潮的捕捉,以及具有稀缺感的文本气质。 

精彩内容
   本书是青年科幻作家陈梓钧十年创作生涯结。其中,既有《闪耀》《咒语》《卡文迪许陷阱》等8篇人气佳作,又收录了2篇此前未发表的新作《尽头之海的美食家》和《冷湖六重奏》。他的作品常常以真实前沿的科学为切入点,讲述“太空大航海时代”对远方的向往以及人类在大灾难时以科技自救的悲壮抗争,风格澎湃、肆意、雄浑,充满理想主义激情与技术的浪漫。   部分篇目故事简介:   《闪耀》:一百天飞行八亿公里,为了拯救心爱的人,落魄的航天奇才会怎样书写这人类宇航不可能的奇迹?   《咒语》:和外星人的交战中,一名人类士兵沦为俘虏。凭借一句语言学的“咒语”,他以一己之力毁灭整个外星文明。   《尽头之海的美食家》:太空版《荒野求生》。流落异星的美食家,只能靠吃外星人活下去。 

媒体评论

有一种高手,初出茅庐,眼睛里面光明磊落宠辱不惊,然而平平一掌推出来,你才知道张无忌所谓天生纯阳之体是怎么一回事。陈梓钧就是这样的高手。

——著名科幻作家 夏笳


我想象有一天拍摄陈梓钧的科幻小说,由他亲自担任科学顾问。他的理论和演算可能会复杂得难以理解,会被注重情节的电影人时不时拉回来,但所有人都会对电影的坚实科学基础充满信心。我相信这个场景一定会发生。

——知名电影人 曲吉小江


陈梓钧是航空航天博士出身,他的想象力来自真正的科学,那些禁锢在公式和数据里的美,被他释放出来,形成了一个又一个惊艳的科幻创意。

——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冷湖基地首席科学家 邓李才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