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明最后的十七年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大明最后的十七年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23.54 4.3折 55 全新

库存3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蔚旻 著, 书田文化 出品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ISBN9787559657442

出版时间2021-10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55元

货号11355038

上书时间2024-02-23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蔚旻,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留学于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大学。
  历史爱好者,创作风格幽默,以诙谐的笔调和辛辣的讽刺剖析晚明官场,收到圈外up主和粉丝“有当年明月之风”的评价。

目录
 目录 章? 天启驾崩,受任于危难之际? 001 章? 智斗魏阉,弹劾呈燎原之势? 00章? 清洗朝堂,拨乱以迅雷之速? 01章? 深挖逆孽,恤荫反阉之君子? 023 第五章? 五辽,惜为不实之愿景? 031 第六章? 同室操戈,将江山而快私忿? 039 第七章? 己巳之变,终酿难挽之悲剧? 048 第八章? 枚卜阁臣,为辨群臣之忠奸? 059 第九章? 矫枉振颓,仍遥望无期? 066 第十章? 党同伐异,只知便己而肥家? 072 第十一章? 唯孤,向来是无不偏倚? 082 第十二章? 党争泛起,欲借大狱翻逆案? 090 第十三章? 阁臣相倾,极尽排挤之能事? 098 第十四章? 明枪暗箭,一步上青天? 111 第十五章? 正人君子难敌阴谋诡计? 122 第十六章? 因果相循,出来混要还? 129 第十七章? 凌河落日,舍命而取义者也? 138 第十八章? 星星之火,起自秦川黄土间? 145 第十九章? 招抚赈济,却可惜难以为继? 152 十章? 分地责成,流贼必不矣? 164 十一章? 中原大坏,终还是一错再错? 172 十二章? 遭遇诈降不过重蹈覆辙? 180 十三章? 凤阳沦陷,古今未有之奇变? 188 十四章? 三胜之气,孙传庭战高闯? 196 十五章? 四正六隅,奇正策略安天下? 207 十六章? 新政危局,求仁得仁又何怨? 214 十七章? 宿命对手,孙传庭战李闯? 222 十八章? 义门郑氏,却难逃身败名裂? 228 十九章? 廷辩实况,黄道周舌战君臣? 235 第三十章? 碧血丹心,壮士一去不复还? 248 第三十一章? 降军复叛,再转中原何期归? 256 第三十二章? 出师未捷,向天再借五百年? 264 第三十三章? 多事之秋,山雨欲来风满楼? 275 第三十四章? 泪洒斜阳,忠魂常在大河间? 283 第三十五章? 大江东去,是非成败白云外? 292 第三十六章? 历史不死,汇成故事传千秋? 305 附? 参考文献? 311 

内容摘要

章�6�9 天启驾崩,受任于危难之际


天启五年五月十八日,暖风轻拂,阳光明媚,适合出游。天启皇帝朱由校在乳母客氏以及宦官魏忠贤的陪同下到西苑游玩。所谓西苑,是紫禁城西侧的北、中、南三海,属园林,是明清皇帝们的行宫及宴游之所。

客氏与魏忠贤在大船上饮酒,朱由校带了几名亲信太监泛舟湖上,其中掌印太监体乾是个马屁精。别看公公职位比魏忠贤的秉笔太监还高,能坐上这个位置,还全都是魏公公劳。魏忠贤很喜欢他,不仅是因为公公有识字的一技之长,可以帮助自己给皇帝代笔,更因为公公“礼贤下士”,身为掌印大太监却活得像魏忠贤的跟班。

船到湖中行了一路,公公的马屁话也说了一船。朱由校正高兴着,突然间一阵狂风刮来,船说翻翻,全船人员尽数落入湖中。两岸随从大惊失色,疾呼“皇上落水啦”,立即跳入湖中奋力抢救。朱由校和掌印太监体乾获救,另两名无名小太监溺亡。

皇上落水实乃大事,魏忠贤大惊,专门作法祈福,希望万安。然,天不与人愿,朱由校自此落下病根,每况愈下,药石无灵,后竟卧床不起。

魏忠贤是喜欢朱由校的,他很明白,朱由校这样身着龙袍却一心徜徉在木匠事业里的皇帝,是千载难逢,自己本是一个游手好闲的市井无赖,如今竟和皇坐——
 票拟奏疏中常称“朕与厂臣”,大臣私下称自己九千九百岁—— 
这是何等的好运?如今“好运”病了,魏忠贤很着急,四处寻觅良方,他的走狗兵部尚书霍维华赶紧献上一“仙方灵露饮”。

这“灵露饮”可了不得,被当作是仙丹妙献给朱由校,制作方式也是“秘法”:选取好的粳米,淘洗干净,放入木甑蒸煮,底部放一银瓶,所收集精华皆是灵露。

这灵露饮要说哪里灵,可能灵在它把制作米汤的工艺复杂化了吧。

形式主义的米汤自然续不了朱由校的命,皇帝喝了几天,愈发萎靡。魏忠贤震怒,一脚踢开霍维华,削了他的兵部尚书,送其滚蛋。

天启七年八月中旬,二十三岁的朱由校突感到大限将,终于想起了自己还有皇帝这份工作,同时也惊讶地发觉自己还没有儿子。虽然家里有皇位要继承,但朱由校的三个儿子却没有一个活下来的,夭折。

事出反常必有妖,这里的妖自然是魏忠贤和客氏。魏忠贤喜欢朱由校不代表他也喜欢朱由校的孩子,皇子除了会分走皇帝对他的宠爱之外别无他用,反正朱由校还年轻,过几年再生孩子也不迟。他不仅对皇子下手,还对皇子的母亲下手:皇后怀孕了,及时帮忙“按摩”,导致早产;裕妃怀孕了,关起来饿死;丧子失宠的慧妃有人帮忙说话,幽禁起来;胡贵人和冯贵人好像有点得宠,直接杀。可说是从源头上解决了皇子问题。

朱由校诠释了“自多薄情”,从这些事件里隐身。他既不管朝政也不管家务,佛系,使得客、魏二人大权在握,无所顾忌。

的权力导致的腐败,不受约束的权力便是不受控制的猛兽。宠爱是排他的,魏忠贤要求朱由校的眼里只有他,现在外廷已经横扫,皇子后妃也悉数撂倒,可他还是无法满足,因为懿安皇后张嫣还在那里,并且一直跟他唱反调。

某天,朱由校去看张嫣,发现她在读书,便问:“这是什么书?”张嫣严肃道:“《赵高传》。”朱由校对此一笑了之,魏忠贤知晓后却气得牙痒痒。

碰巧此时有人写匿名信放置于宫门口,列举魏忠贤斑斑劣迹,魏忠贤一口咬定这是皇后之父张国纪的手笔,不是也得是。

魏忠贤着手给张国纪安排好了滔天大罪,说他准备谋立信朱由检,连人手都给他安排好了—— 派几个自己人,带上刀,入宫。好在此时体乾 了,劝魏忠贤悬崖勒马,不然肯定吃不了兜着走。

魏忠贤此行的确过于疯狂,一口气要动两个朱由校在乎的人。朱由校不在乎大臣、妃子和儿子,但是在乎魏公公、乳母客氏、张皇后和五弟信,他的胃口不大,世上有木头和此四人足矣。而这位信朱由检是朱由校在世的兄弟。

朱由检是朱由校同父异母的兄弟,相差不过五岁,其母亲身份低微,并不得光宗皇帝朱常洛宠爱,二十三岁便郁郁而亡,埋葬时甚没有多少人知道此事。信朱由检初跟西李(选侍)生活,后转为由东李(选侍)抚养,可谓是铁打的儿子流水的妈。

所幸东李虽不苟言笑,但宅心仁厚,待朱由检如亲生儿子,勤加管教。

本着兄终弟及的道理,朱由校颁布了后一道谕旨,除了表达对魏忠贤的信任之外,便是说明自己已经召见了五弟信,用意很明显,向百官说明这一切都是他的安排。

朱由检此人本来没有什么存在感,既不想出名,更没想过继承大统,过日子基本靠混。衣服不好好穿,帽子不好好戴,一到要上朝的日子生病,糊里糊涂,对啥事儿都没有概念,知道皇兄喜欢魏忠贤,热情洋溢地喊魏忠贤“厂公”,竟也跟亲兄弟似的。朱由校的佛系是真的,但朱由检的佛系却是假的,他对魏忠贤的品质颇有了解,十分忌惮魏忠贤。

朱由检根本不想和魏忠贤有什么接触,此次奉旨入见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见面件事自然是向朱由校请安问疾。身体虚弱的朱由校无力再多讲废话,直说:“来,吾弟当为尧舜。”

尧舜是什么人,传说中的圣,此话一出,意思明了。

天降皇位,听起来好像是人生大幸,其实不然,这不见得是好事,从终结果来看也确实不是好事。朱由检时间感到的是害怕,这究竟是馅饼还是陷阱,又或许兼而有之。他惧不敢当,憋了半天才说道:“臣死罪,陛下为此言,臣应万死。”朱由校以为他在客气,慰勉几句开始嘱托后事:首先要善待中宫,对皇后好一点;二是忠贤宜委用,对魏忠贤好一点。点是理所应当,点有点强人所难了,但朱由检可没有什么讨价还价的资格,除了答应别无选择。

同年的八月二十二日,二十三岁的朱由校病逝,结束了年轻的生命。魏忠贤秘不发丧,在他眼里,世上除了朱由校,没人值得信任。信朱由检虽看起来又

又糊涂,可谁知道他未来会不会搞幺蛾子,是前段时间自己还打算诬陷他和张国纪搞政变。不行,权力要抓牢才能安稳,魏忠贤很快与辅臣、锦衣卫都督和兵部尚书通气,希望搞些动作。然而令他惊讶的是,这些鞍前马后的走狗居然没一个支持他!

魏忠贤翻云覆雨已久,全赖朱由校的听之任之,他竭力讨好朱由校,的失策便是没料到朱由校会死得如此早,在登天之路上一步踏空,他难免心有不甘。正当魏忠贤绞尽脑汁之时,一个关键人物的出现打破了他的幻想,此人正是皇后张嫣。张嫣知道魏忠贤背后定有动作,便主动出击,也不耽误,当即把朱由校去世的消息散播出去,次日便传信入继大统宫前,朱由检被张嫣告知“勿食宫中食”宫后,他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为防止死于非命,他自备干粮,晚上还和侍卫借来佩剑,一夜未眠。他如此忌惮魏忠贤,寝食难安,可能在上位后任用魏忠贤,给予魏党迎头痛击是在所难免的事情。

八月二十四日,朱由检在皇极殿举行即位仪式,八月二十六日颁布即位诏书,向天下臣民宣告:“惊闻凭几之言,凛念承祧之重,而文武群臣及军民耆老合词,于再三,辞拒弗获,乃仰遵遗诏,于八月二十有四祇告天地、宗庙、社稷,即皇帝位。”

呈上四个年号,乾圣、兴福、咸嘉与崇祯。朱由检选择了崇祯,他觉得“乾圣”与“兴福”不敢当,“咸嘉”的“咸”字有“戈”,而今不当再有干戈,亦不取。朱由检即皇帝位,于危难之际,其用一生之奋斗来力挽狂澜,无奈大明早已腐朽糜烂,一切终不过是镜中花、水中月,可望不可得罢了。




 



主编推荐
 写尽大明内忧外患、风的十七年,全景还原一个朝的衰败和灭亡。 繁华一时的明朝如何走向灭亡?勤为何会成为帝国催命者?自缢煤山的崇祯为何会是评价的之君? 全景式解读明朝走向灭亡的细节和过程 本书聚焦于1628年—1644年大明朝后十七年的腥风血雨,讲述了明朝颇具争议且风云激荡的后时光。 这十七年的历史长卷在剿灭阉党、拨乱反正中拉开帷幕,在大臣倾轧、边关危急、中原土崩、京畿失守、政权更迭中徐徐展开,终朝倾覆,繁盛一时的明朝走向灭亡,以一煤山自尽书写了结局。 大江东去,是非成败白云外,历史的车轮依旧浩浩荡荡地滚滚向前…… 高人气B站历史UP主专注于晚明历史,以诙谐的笔调和辛辣的讽刺剖析晚明官场,深度解读晚明的内忧外患、朝廷动荡、天灾人祸,写尽崇祯帝万分无奈的“无力回天”,收到圈外up主和粉丝“有当年明月之风”的评价。 精美双封设计,采用纯质纸印刷,绿色环保,有利于阅读。 随书附赠作者板绘历史人物插画《崇祯帝大事年表》海报*1 

精彩内容
 本书讲述了明朝颇具争议且风云激荡的后时光。从权阉魏忠贤的倒台开始,记叙了大将袁崇焕的大起大落、奸臣温体仁的权倾朝野、漫山遍野的农民、内忧外患的两难处境、名将卢象昇和孙传庭的为国捐躯,终到1644崇祯自缢明朝落幕。 

媒体评论
·写尽大明内忧外患、血雨腥风的十七年  全景还原一个王朝的衰败和灭亡·繁华一时的明朝如何走向灭亡?
  勤政天子为何会成为帝国催命者?
  自缢煤山的崇祯为何会是评价最高的亡国之君?
·全景式解读明朝走向灭亡的细节和过程古来亡国之君,有以酒亡者,以色亡者,以暴虐亡者,以奢侈亡者,以穷兵黩武亡者,嗟我先帝,焦虑心求治,旰食宵衣,恭俭辛勤,万几无旷,即古之中兴令主,无以过之。
——清初张岱
明思宗之为人,严而不明,果于诛杀。
——吕思勉《中国通史》崇祯帝十七岁即帝位,很想有所作为。即位后诛灭魏、客集团,起用被斥逐的文武重臣。垂危的明朝,又露出了一线转机。
——范文澜《中国通史》·繁华一时的明朝如何走向灭亡?勤政天子为何会成为帝国催命者?自缢煤山的崇祯为何会是评价最高的亡国之君?
·全景式解读明朝走向灭亡的细节和过程· 本书聚焦于1628年—1644年大明王朝最后十七年的腥风血雨,讲述了明王朝颇具争议且风云激荡的最后时光。
这十七年的历史长卷在剿灭阉党、拨乱反正中拉开帷幕,在大臣倾轧、边关危急、中原土崩、京畿失守、政权更迭中徐徐展开,最终王朝倾覆,繁盛一时的明朝走向灭亡,以一代帝王煤山自尽书写了结局。   大江东去,是非成败白云外,历史的车轮依旧浩浩荡荡地滚滚向前……
· 高人气B站历史UP主专注于晚明历史,以诙谐的笔调和辛辣的讽刺剖析晚明官场,深度解读晚明的内忧外患、朝廷动荡、天灾人祸,写尽崇祯帝万分无奈的“无力回天”,收到圈外up主和粉丝“有当年明月之风”的评价。
· 精美双封设计,采用纯质纸印刷,绿色环保,有利于阅读。
· 随书附赠作者板绘人物插画《崇祯帝大事年表》海报*1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