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族风情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民族风情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21.19 4.7折 45 全新

库存4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田兆元主编

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ISBN9787560096506

出版时间2010-06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45元

货号6595807

上书时间2024-02-05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内容摘要
第一章 青城景观
  康熙与大召的故事还不只这些,大召的大殿壁上有许多精美的壁画,堪称大召三绝之一,与大殿上的银佛和木雕龙柱齐名。其中最著名的是壁画《月明楼》,描绘的是康熙在呼和浩特时微服私访于大召前的豪华酒店月明楼,用膳后却无银付帐,欲以腰带相抵,蛮横的掌柜不依不饶,要求康熙脱下衣服,留下马匹,店小二刘三看不惯掌柜的无赖行径,挺身护帝,与掌柜据理以争,提出用自己一年的工钱来付康熙的饭钱,为康熙解围的故事。后康熙与刘三结拜为兄弟,将他接至京城,官至三品。画面色彩鲜艳,人物丰富,神态逼真,康熙的困窘,掌柜的跋扈,刘三的仗义及众人的神态都跃然画上。而且由于画面上人物达110个之多,因此该画不仅是艺术珍品,也是研究彼时民族民俗、服饰文化的绝佳材料。
  大召门口有一口井名为玉泉井,相传康熙亲征噶尔丹凯旋时,行至大召,正值盛夏,人马饥渴,无水可饮,此时康熙御马振鬃大嘶,四蹄腾空,落蹄刨地,涌出一汪清泉,因称御泉井,传为玉泉井,现在井沿的汉白玉栏杆上的浮雕表现的就是这个传说。现呼和浩特市玉泉区也因此泉所在而得名。传此泉井水甘甜清冽,来此井汲水者从早到晚,络绎不绝。好水泡好茶,因此井周围也开起了茶馆、面铺,小商贩、杂耍艺人云集,使得这一带更加的繁荣,成为呼和浩特人民休闲娱乐、资讯传递的重要场所,就像“天桥”之于北京,“城隍庙”之于上海一样。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当地423家商户一齐献上了“九边第一泉”的匾牌,既可见玉泉井名声之大,也可窥当时商业之盛。只可惜后来遭到破坏,玉泉井再也没有泉水涌出,泉水的甘甜只能从老一辈本地人的记忆里去寻找了。不过现在的大召外依然商业发达,各种商贩卖着旅游纪念品,或是风干牛肉、蒙古奶食、毛皮制品、各色小吃等,人声鼎沸,热闹非凡,称为“塞上老街”。
  第四章 生态文化
  恩施土家族姑娘的哭嫁和恩施女儿会,代表了恩施土家族最典型的婚恋习俗。
  “哭嫁”就是在婚前的数天,一边哭一边唱哭嫁歌。一般是在婚前十天或半个月,待嫁女孩不再出门干活,而是在闺房里摆上方桌子,盛十碗茶,邀请亲戚和邻居家的女子们围坐,哭着唱嫁歌。不止新娘子一人哭,其他围坐的人也按一定次序哭,一边哭一边倾诉,这样就形成了母女哭、姑侄哭、姊妹哭、姑嫂哭、骂媒人等形式。一直哭到待嫁的头一天晚上,更是高潮迭起,女方要选十名姑娘一起哭,这就是“陪十姊妹”。土家族对“哭嫁”非常重视,认为出嫁前姑娘哭得越久,越悲伤,就越贤惠,如果姑娘不会哭嫁,就会受到非议或讥笑。
  恩施女儿会,又称土家族的情人节,是一枝传承近三百年的婚俗奇葩。恩施女儿会原生地是恩施市红土乡的石灰窖,板桥镇大山顶响板溪也流传着这种婚恋习俗。女儿会的时间是每年农历七月十二日,每到这一天,女性可以进行自由求偶、恋爱和幽会的活动。女孩子们穿上八幅罗裙,戴上八宝铜玲和各种银饰,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背上一些特产山货或手工制作的东西,到集市上去卖,卖东西是假的,选择如意郎君才是真。男青年们也趁这个机会,选择自己喜欢的女孩子,相中了谁,就去买她的东西,如果女孩子漫天要价,那就是女孩子没看中他,男青年也不再纠缠。在女儿会上,互相看中的男女青年还通过对歌来增进了解,沟通感情,如果双方如意,就可以幽会了。女儿会把选择配偶的主导权交给了女性,是对以男权为主导的传统婚姻制度的一种挑战,同时也是恩施地区古老的男女自由婚恋风俗的新生。如今,恩施女儿会从它的原生地扩大到了城区,涉及的民族也更为广泛。随着它的影响日增,省内外成千上万的青年们都赶在那一天来参加女儿会,越来越多的游人来到恩施寻访女儿会。一年一度的女儿会,人山人海,十分火爆,恩施女儿会已演变成以相亲为主体,融物资交流、文艺汇演、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综合性民族盛会。
  按照土家族习惯,过去的土家姑娘出嫁前,要在织布的机台上为自己制作美丽的土花铺盖,这就是土家织锦“西兰卡普”,“西兰”是铺盖的意思,“卡普”是花的意思。出嫁当天,西兰卡普是嫁妆中最为夺目的陈列,供旁人观赏评价,人们据此判断这个女子是否心灵手巧、贤惠能干,所以土家姑娘从十一二岁就要开始学习织西兰卡普了。“西兰卡普”所代表的织作技艺古老而精湛,在《后汉书》中,就有关于“武陵蛮”喜好五色衣服,衣裳斑斓的记载。土家人将他们世世代代积淀下来的对自然的观察,对宇宙人生的认识,对生活的体验和总结,都钩织在“西兰卡普”的精美图样中,飞禽走兽、花草虫鱼以及各种几何纹样和文字图样,以对比鲜明的色彩和对称反复的方式呈现在布面上,堪称智慧和技艺的结晶。关于西兰卡普,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说的是一个女孩子名字叫西兰,卡普是她织的花布。西兰是土家山寨最漂亮最聪明的姑娘,她织卡普的时候,在上面绣花,四山里的百花都绣完了,就没看到半夜开花半夜谢的白果花(银杏)。为了绣出白果花,她独自半夜爬上高高的白果树和白果花儿对话,狠心的嫂嫂在阿爸面前搬弄是非,说西兰半夜在外头等野男人,喝醉的阿爸一气之下拿起柴刀把西兰砍死了。西兰死时,手里还拿着白果花。后来土家人为了纪念西兰,就让女孩子们从小就开始学习织卡普,织出来的花铺盖,就叫西兰卡普了。这个传说反映了土家人对西兰卡普的喜爱之情。
  ……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