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资台湾:大陆企业赴台投资指南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投资台湾:大陆企业赴台投资指南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58.72 6.0折 98 全新

库存5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中国企业投资协会,台湾并购与私募股权协会,汇盈国际投资集团编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ISBN9787510817595

出版时间2011-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98元

货号7833837

上书时间2024-01-16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投资台湾——大陆企业赴台投资指南》是由中国企业投资协会和台湾并购与私募股权协会共同策划,组织台湾有关机构的专业人员编写的一部大陆企业赴台投资工具书。该书对大陆企业赴台投资在法律、会计、税务及资本市场等方面所应遵循的规定、准则与程序,作了全面而系统的介绍;对台湾目前各种产业的发展情况作了详细的分析;并对赴台投资的形势和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风险作了审慎的分析和预测。
目前大陆市场罕有同类图书出版,仅见的一种也只限于对大陆赴台投资的法律法规和实务操作方法的介绍,内容较为浮泛,不够细致和深入。本书中,既有宏观上对政策的把握,又有微观上对操作方式的指导,更有立足于台湾实际、面向国际视野,对台湾各行业市场和投资形势进行的分析与预测,对于大陆企业深入了解台湾投资市场和相关法律法规,把握机遇,规避风险,实现两岸经济的合作与双赢,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作者简介
    中国企业投资协会,为国内专家、学者、企业家和社会活动家自愿联合,共同创办的社会团体,旨在联合全国各地区的企业和相关的经济组织,通过独立自主的学术研究、社会调查、国内国外企业的业务交流、资金筹集、投资咨询、人才培训交流以及企业改造等活动,以促进中国企业的经济技术发展、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促进中外经济技术合作,使中国的企业及其产品走向世界,为振兴中华和人类的进步与繁荣贡献力量。中国企业投资协会是民间性、开放性、公益性、综合性、自主性的社会团体。

目录
序一 青山遮不住 毕竟东流去 王洛林
序二 潮平、风正、新局开 “投资台湾——大陆企业赴台投资指南” 尹启铭
序三 投资台湾——大陆企业赴台投资指南 高育仁
序四 促成陆资企业来台投资 王道精神的思维是关键 施振荣
序五 投资台湾与投资全球的视野与价值 王 巍
前言 投资台湾的新战略思考
第一部分 法律面
第一章 ECFA 介绍
王宝玲/合伙人/理律法律事务所
刘怡莎/律师/理律法律事务所
第二章 台湾有关主管部门介绍
程守真/合伙人/常在国际法律事务所
第三章 陆资来台投资相关法令介绍
宋天祥/合伙人/理律法律事务所
林秀玲/资深顾问/理律法律事务所
第四章 陆资来台投资之沿革与特色
程守真/合伙人/常在国际法律事务所
第五章 来台投资税务需知
杨明珠/副营运长/资诚联合会计师事务所
第六章 两岸搭桥计划介绍
协会整理
第七章 两岸投资保障协议的功能
吴必然/资深顾问/协合国际法律事务所
第八章 两岸合资相关法规
蔡玉玲/主持律师/理慈国际科技法律事务所
张承中/资深顾问/理慈国际科技法律事务所
第九章 浅谈两岸并购之法律与政策/“并”出两岸钱景,“购”得和平愿景
王传芬/合伙人/宏鉴法律事务所
李映怡/合伙人/宏鉴法律事务所
第十章 陆资投资台湾重要法律议题
王怀宇/律师/众达国际法律事务所
第十一章 陆资来台投资常见问题分析(上) / 掌握来台契机共创两岸双赢
蓝聪金/副总经理/勤业众信联合会计师事务所
第十二章 陆资来台投资常见问题分析(下)
程守真/合伙人/常在国际法律事务所
第二部分 财务会计面
第一章 陆资企业“走出去”应关注税务议题
周黎芳/会计师/安永联合会计师事务所
钟艾芳/资深协理/安永联合会计师事务所
第二章 陆资企业来台投资需知
林淑怡/会计师/勤业众信联合会计师事务所
徐祥如/协理/勤业众信联合会计师事务所
第三章 陆资来台投资架构剖析
何嘉容/会计师/ KPMG 安侯建业联合会计师事务所
第四章 陆资来台之财报相关探讨
张耿禧/会计师/勤业众信联合会计师事务所
第五章 国际会计准则在台湾
游万渊/审计部营运长/ KPMG 安侯建业联合会计师事务所
叶秋秋/知识管理组协理/安侯建业联合会计师事务所
第六章 陆资来台投资税制考量
袁金兰/会计师/勤业众信联合会计师事务所
王昭悌/税务部协理/勤业众信联合会计师事务所
第七章 台湾税务概论
杨明珠/会计师/资诚联合会计师事务所
第八章 台湾各类税种简介
何嘉容/执业会计师/ KPMG 安侯建业联合会计师事务所
杨雪卿/执行副总经理/ KPMG 安侯建业联合会计师事务所
第九章 陆资来台投资税务议题停、看、听
周黎芳/会计师/安永联合会计师事务所
苏仁伟/经理/安永联合会计师事务所
第三部分 资本市场面
第一章 台湾资本市场之竞争优势
蔡松棋/会计师/ KPMG 安侯建业联合会计师事务所
第二章 外国企业来台第一上市制度介绍
台湾证券交易所
第三章 外商企业来台上市应有之准备
关春修/ KPMG 台湾所
第四章 外国企业来台第二上市制度介绍
台湾证券交易所
第五章 台湾存托凭证市场简介
邱昭贤/资诚联合会计师事务所会计师
第六章 陆资来台已上市、上柜公司之分析
邱昭贤/资诚联合会计师事务所会计师
第七章 陆资企业来台上市(柜)的重要法律议题
刘中平/ 众达国际法律事务所
孙欣/ 众达国际法律事务所
第八章 陆资如何运用台湾当地金融机构融资
刘博文/普华(PwC)国际财务顾问公司执行董事
第九章 台湾借壳上市探讨
蓝涛亚洲
第四部分 产业面
第一章 台湾2011 ~ 2012 年经济情势与展望
叶明峰/ 财团法人宝华综合经济研究院
第二章 台湾的总体产业趋势介绍
福邦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综合证券商
第三章 台湾总体产业趋势介绍
黄贤桢/ 东亚证券(股)公司投资顾问部资深业务副总
第四章 2010 ~ 2012 陆资来台投资情形分析
何嘉容/ KPMG 台湾所 税务投资部 执业会计师
陈淑渊/安侯建业联合会计师事务所税务投资部执业会计师
第五章 台湾创业投资及私募股权投资产业概况
杨正秋/台湾并购与私募股权协会
第六章 开放陆资来台投资产业清单剖析
沈碧琴/安永联合会计师事务所(安永台湾)执业会计师
倪佩玲/安永联合会计师事务所(安永台湾)资深协理
第七章 ICT 产业分析——软件产业
翁伟修/ MIC 产业情报研究所
第八章 ICT 产业分析——信息硬件产业
魏传虔/ MIC 产业情报研究所
第九章 台湾电子产业介绍
福邦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综合证券商
第十章 陆资投资台湾电子产业现况
大华证券
第十一章 台湾服务业整体发展概况
王建彬/商业发展研究院经营模式创新研究所所长
第十二章 台湾金融产业分析
翁丽俐/普华(PwC)国际财务顾问公司执行董事
第十三章 台湾银行产业剖析及未来契机
程淑芬/台湾大学国企系所专业实务教师
第十四章 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分析
刘承庆/益思科技法律事务所合伙律师
第十五章 被风吹着走,不如迎风扬帆
刘奕成/悠游卡公司董事长
杨舜帆/悠游卡公司董事长助理
第十六章 浅谈两岸文创产业的链结点以及投资机会
黄心懋/华阳中小企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文创基金合伙人
第十七章 台湾机械产业分析
福邦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综合证券商
第十八章 物流产业分析
林丽珍/安信商务律师事务所
第十九章 台湾生物科技产业分析(上)
刘承愚/益思科技法律事务所律师
第二十章 台湾生物科技产业分析(下)
沈碧琴/安永联合会计师事务所(安永台湾)执业会计师
第二十一章 台湾不动产制度及发展
陈联兴/华渊鉴价股份有限公司
第二十二章 房地产业分析:浅谈陆资来台投资房地产
将捷集团/永捷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第二十三章 房地产业分析:扩大经济受惠 发挥“筑巢引凤”
杜孟真/安信商务律师事务所
第二十四章 陆资想走出去,先要改变心态
张志浩/沃特(中国)财务集团CEO
第五部分 其他
第一章 大陆人士在台工作、居住相关问题
李静秀/勤业众信联合会计师事务所税务部协理
第二章 台湾知识产权法制简介
赖文智/益思科技法律事务所
第三章 两岸交通直航,企业并购偏航
罗千里/北京金杜律师事务所,资深合伙人,两岸法律小组召集人
编辑后记
宋晓鹤/中国企业投资协会秘书长
杨正秋/台湾并购与私募股权协会秘书长

内容摘要
2008 年后两岸关系开始趋于和缓,双方希望以优势互补的方式创建出更大的发展机会,台湾于2009 年6 月30
日,第一阶段开放陆资来台投资正面表列业别项目,累计开放205
项。第一阶段开放陆资来台湾投资后,发现陆资来台投资总金额并不高,为求更进一步的发展,台湾当局于2011 年3
月7日公布第二阶段开放陆资来台投资正面表列业别项目共42 项,第一、二阶段累计开放陆资来台投资正面表列业别项目共计247
项。自2009 年至2011
年两岸关系逐渐改善,两岸经贸关系日趋活络乃必然的发展趋势,为继续扩大陆资来台投资,将陆资来台投资正面表列业别项目做出大幅放宽举动。
  台湾于2012
年开放第三波大陆企业投资台湾核准产业名单,其中制造业开放97%,服务业与公共建设开放幅度51%。而外界相当关切的TFT–LCD
面板与半导体产业,陆资来台投资这些产业均不得具有控制能力,除了陆资持股不得超过50%
外,还需经项目审查。根据台湾第三波开放名单,在制造业部分,新增开放115 项,加计已开放的89
项,开放幅度约达97%,包括发光二极管(LED)、太阳能电池(solar
cells)等都是新增的开放项目,并分别依据产业发展规模及其因应能力,订定不同的限制条件。服务业部分,此次新增开放23
项,加计已开放的138 项,开放幅度约51% :公共建设部分,新增开放23 项,加计已开放的20
项,开放幅度约51%,不过公共建设是指非承揽的部分,并有限制条件,例如:公路及大型物流中心,限只能采用合资,且对该投资事业不得具控制能力等。大陆企业对台湾产业有兴趣的包括几种类型:
  第一,台湾具有独特技术、管理和人才等相对优势的产业,例如:半导体制造业、半导体设计业和面板业。
  第二,台湾本地市场具有高度成长潜力的产业,例如:在线游戏业、生物科技业。
  第三,两岸可以一起携手合作走出去的产业,例如:钢铁业、石化业。而医疗产业更是台湾具有人才优势的产业代表,台湾以往受到日本的影响,最好的人才都去学医,形成了庞大的医疗人才体系,同时也具备全球最佳的医疗健康保险制度体系。第六次“陈江会谈”,特别开放了两岸医疗产业合作,台资可以在大陆五个城市成立独资医院,两岸开始进入医疗合作的新纪元。2012
年以来,大陆观光客来台旅游频创高峰,衍生出许多“医疗旅游”相关商机,包括医疗健诊、医疗美容等,收费都非常惊人。2011
年初,总部位于北京但在香港上市的金卫医疗在台湾成功第二上市,以“台湾存托凭证”(Taiwan Depositary Receipt;
TDR)形式募集3,000
万美元资金,并且和台湾人寿保险集团的龙邦建设形成策略联盟,将合资共同拓展两岸医疗观光等相关业务,算是相当成功的两岸医疗合作例子。
  大陆也对台湾的文化创意产业表达出高度兴趣,台湾的人才早期来自中国大陆各地,汇集结果孕育出创新的种子。台湾对于中华文化长期以来相对保存较好,再加上社会开放,对于新事物接受度高,鼓励多元思考因而培养出许多文化创意人才。这几年台湾主管机关也大力推动文化创意产业,支持成立了12
个文化创意产业基金。去年台湾的电影产业大放异彩,《那一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打破香港华语片有史以来最高票房纪录,描述台湾少数民族抗日的《赛德克?巴莱》也在创投支持下,得到国际电影大奖。虽然如此,台湾文化创意产业仍然有许多潜力尚未有效开发。且目前许多台湾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均以个人工作室形态存在,未来需要进一步的商业化及企业化,并且和大陆市场接轨,才能形成具有规模的文化创意集团和产业链。大陆目前文化创意产业虽然不缺乏大型项目,惟仍然以和欧、美接轨者居多,如迪斯尼和梦工厂等,未来应该加强和台湾合作,推广具有两岸华人共同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
  另外一个台湾有人才优势的是金融业。台湾的金融业过度竞争,2,300 万人口却有40 多家银行、20 多家保险公司、40
多家基金管理公司,连金融控股公司都有16
家,竞争极度激烈,经营薄利化,金融机构往往要对客户做许多免费服务,但训练出很多市场营销和产品设计人才,特别在财富管理、中小企业融资贷款、信用卡和新金融商品等方面,这些都是中国大陆目前金融业发展的方向。台湾市场太小,大陆银行有兴趣的不在台湾本地市场,而在如何将台湾的技术引入内地市场,为此大陆银行愿意参股台湾银行或是和台湾金融机构在大陆成立合资公司,比如:台湾的富邦集团就和方正合资成立基金管理公司,并与南京紫金集团合资成立人寿保险公司。中国大陆正在推动金融改革,透过温州试点,未来会积极推动非银行金融机构,如:租赁公司、担保公司和小额贷款公司,这些都是台湾的强项,也是两岸金融可以合作的新方向。
  ……

精彩内容
    《投资台湾地区:大陆企业赴台投资指南》是由中国企业投资协会和台湾地区并购与私募股权协会共同策划,组织台湾地区有关机构的专业人员编写的一部大陆企业赴台投资工具书。该书的繁体字版目前已在台湾地区成形,即将出版;我社拟出版该书的简字体版,在大陆发行。

     该书对大陆企业赴台投资在法律、会计、税务及资本市场等方面所应遵循的规定、准则与程序,作了全面而系统的介绍;对台湾地区目前各种产业的发展情况作了详细的分析;并对赴台投资的形势和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风险作了审慎的分析和预测。

     目前大陆市场罕有同类图书出版,仅见的一种也只限于对大陆赴台投资的法律法规和实务操作方法的介绍,内容较为浮泛,不够细致和深入。《投资台湾地区:大陆企业赴台投资指南》一书中,既有宏观上对政策的把握,又有微观上对操作方式的指导,更有立足于台湾地区实际、面向靠前视野,对台湾地区各行业市场和投资形势进行的分析与预测,对于大陆企业深入了解台湾地区投资市场和相关法律法规,把握机遇,规避风险,实现两岸经济的合作与双赢,具有很好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媒体评论
前言:
青山遮不住  毕竟东流去
王洛林
俗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时光如梭,大陆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像人世间的沧海桑田,演绎出许多传奇。在改革开放的初期,大陆对于台湾的开放近乎是单向的,台湾的人流、物流和资金流滚滚登陆,对大陆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受益于大陆经济的一枝独秀和两岸经济发展互补融合,这种状况在近些年来正发生着迅速的改变,大陆和台湾正在走向双向的、可持续的良性循环与互动。据有关统计显示:最近这4
年来,两岸之间,每年访客来往加起来约有600 万多人,大陆访客累积300 多万左右,同时每一年1
万多交换学生;双方深度的交流有助于推进未来的和平发展。
我们栖身于历史的潮流中,同时也在改变和创造着历史。两岸双向的、可持续的良性循环与互动必将带动巨大商机。近几年来,台湾对大陆企业入台投资政策逐渐放宽限制,让更多大陆企业能够进入台湾投资,宝岛台湾正在以诱人的姿态为大陆企业家提供一块可以淘金的沃土,揭开一个崭新的大舞台。2012
年3 月19 日,台湾当局正式公布并实施第三阶段开放大陆资金来台投资的相关规定,在2009 年6 月和2011 年3
月两阶段已开放247 项的基础上,新增开放161
个产业项目,这使台对大陆开放项目占总投资项目比重提高至67%,为加快推动大陆企业来台投资的步伐提供了良好机遇,使得“陆资入岛”备受瞩目。
随着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签订,有越来越多的大陆企业来台投资,据台湾经济部
门公布,今年1 至5 月核准大陆企业来台投( 增) 资金额达1.15823 亿美元,较去年同期飙
增488.35%,投资件数则为51 件,较上年同期增加13.33%。另据统计显示,自2009 年6 月
30 日开放陆资来台投资以来,累计核准陆资来台投资件数为255 件,核准投( 增) 资金额计2.9139 亿美元。
   
由于过去两岸投资一直是以台商对大陆单向投资为主的模式,大陆企业对台湾社会、民情、投资营商环境及相关政策、投资范围、审批管理手续等了解还不够,投资台湾仍存在许多障碍和困惑。另一方面,为确保台掌握关键技术产业的发展优势与主动权,台湾当局在扩大开放陆资入岛的同时继续强化管控措施,短期内陆资入岛仍难以取得外资同等待遇。
针对这一现实情况,为帮助内地企业投资台湾,应对在台湾投资时遇到的种种情形,中国企业投资协会与台湾并购与私募股权协会合作,联合出版《投资台湾》一书,
借助台湾并购与私募股权协会的菁英资源与专业知识及经验,举凡陆资来台将遇到的各项法令、投资环境、投资优势,以及实例探讨、障碍剖析等相关信息,整理并集结成书。并从不同产业趋势发展之角度分析及解说,提供所有大陆企业来台投资的完整实用指南。此实用指南大大有益于促进大陆企业家来台投资和两岸经贸合作,相信此书的出版将会是两岸企业界、投资界的一项盛举。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逆转,两岸经济的一体化也将是大势所趋,是任何人也改变不了的历史潮流。相信大陆的企业家能从“陆资入岛”的潮流中捕捉商机,创造财富;相信有志于来台投资的企业家,看了本书后,会在来台投资时,明确自己的“所需”,选择好的合作对象和伙伴,用对人才,实现优势互补。透过本书为未来的投资找到出路,不仅开发台湾本土市场,还能通过台湾辐射全球,走国际化路线,同时借助台湾的商品化、工业化设计优势,提高产品品质及设计能力,最终通过合作取经,提高产业配套能力,尽快进入盈利阶段。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相信大陆的企业家可以通过投资台湾这艘不沉的航空母舰,而得到很好的出海演练,提升国际化的水平,规避风险,创造财富,探索走出去的“新路”,从而为中国企业家走向世界,纵横四海,打下坚实的基础。
《投资台湾》一书架构宏富,内容详实,包含法律、会计、资本市场、产业及其它诸多方面的内容,而又分门别类,便于查阅,全书浸润着编著者的心血和汗水。作为一名经济理论工作者,一个多年从事的国际贸易、国际投资领域研究的学者,对《投资台湾》一书的出版,我谨致以诚挚的祝贺,并在此向所有为此书编撰和出版付出辛勤劳动的全体工作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愿本书的出版能有效指引大陆的资金流、人流和物流滚滚东渡,造福于两岸人民。是为序!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