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经济范式协同转变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技术经济范式协同转变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10.79 1.9折 56 全新

库存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吕铁,贺俊,李晓华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16138984

出版时间2014-04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56元

货号8225032

上书时间2024-01-14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为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决定自2010年始,设立《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每年评审一次。入选成果经过了同行专家严格评审,代表当前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的前沿水平。
吕铁、贺俊、李晓华编写的这本《技术经济范式协同转变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精)》是2013年选集,包括:技术范式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演进路径;第三次工业革命背景下先进制造技术的突破和影响等内容。

作者简介
吕铁,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自1996年以来一直从事产业经济问题研究工作。近年来主要围绕工业化进程评价、产业结构调整、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工业发展方式转变、产业技术创新以及交通运输发展战略等研究方向,在《管理世界》、《中国工业经济》、《财贸经济》、《学术月刊》和《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等学术期刊发表学术性文章30余篇,在《求是》、《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和《经济日报》等报刊发表分析性文章50余篇。合作主编的专著《中国髙增长行业的转型与发展》入选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除学术研究外,还完成大量的政策性和对策性研究项目。其中有多项政策建议获得中央主要领导同志的批示。

目录
第一章战略性新兴产业:从政策概念到理论问题 
 一本书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二概念界定和理论内涵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问题对既有理论的挑战 
 四本书的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 
 五本书的结构安排和逻辑主线 
第二章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经济增长过程中的要素结构特征 
 一问题的提出 
 二增长模型的设定 
 三数据来源与处理 
 四增长因子测算与分析 
 五各因子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数值模拟 
 六主要结论及政策含义 
第三章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生态系统 
 一文献综述 
 二产业生态系统的构成与特征 
 三产业生态系统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意义 
 四基于产业生态观的产业政策设计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四章技术范式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演进路径 
 一技术范式与技术演进的研究进展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演进的理论分析框架 
 三案例实证:高档数控机床产业 
 四案例实证:智能手机产业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五章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标准导入 
 一技术标准在新兴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二技术标准的不同导入机制 
 三新兴产业的技术标准导人 
 四技术标准政策设计的关键维度 
第六章第三次工业革命背景下先进制造技术的突破和影响 
 一第三次工业革命背景下先进制造技术的加速突破 
 二先进制造技术发展与制造业竞争范式转变 
 三先进制造技术发展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影响 
 四政策建议 
第七章市场需求、用户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演进 
 一问题的提出 
 二市场需求与产业演进研究的进展 
 三用户创新与产业组织演进 
 四桌面工厂趋势与用户创新形态展望 
 五结论与政策启示 
第八章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先市场培育的路径和模式 
 一问题的提出 
 二领先市场的战略意义及其支撑要素 
 三领先市场形成的障碍 
 四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先市场培育的路径和模式 
 五政策建议 
第九章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创新、需求扩张与产业组织演变 
 一问题的提出 
 二液晶面板产业的技术经济特征 
 三组织经济学和产业组织的相关讨论 
 四基本模型设定 
 五对模型的模拟分析 
 六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十章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 
 一引言 
 二理论逻辑与分析框架 
 三既有金融支持政策的创新 
 四金融支持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的错配 
 五政策建议 
第十一章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经济特征及其政策重构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经济特征及对公共政策的要求 
 二既有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存在的问题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的重构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技术经济范式协同转变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包括:战略性新兴产业:从政策概念到理论问题;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经济增长过程中的要素结构特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生态系统;技术范式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演进路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标准导入;第三次工业革命背景下优选制造技术的突破和影响;市场需求、用户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演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靠前市场培育的路径和模式等。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