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无限供给到有限剩余-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剩余劳动与刘易斯转折问题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从无限供给到有限剩余-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剩余劳动与刘易斯转折问题研究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25.17 6.0折 42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郭金兴,王庆芳

出版社南开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ISBN9787310060870

出版时间2020-1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2元

货号10986324

上书时间2024-01-12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郭金兴,河北枣强人,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副所长,经济学博士,美国密苏里大学堪萨斯城校区、韩国首尔国立大学访问学者,台湾地区东吴大学客座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经济发展与宏观经济,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出版著作三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两项,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子课题一项,天津市社科规划项目一项,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宏观经济学、经济发展文献选读等课程。

王庆芳,河北保定人,天津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讲师,南开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博士后,主要研究领域为经济发展与劳动经济学,在核心期刊发表

目录
1 剩余劳动的理论发展与主要类型

 1.1 剩余劳动理论的发展与演变

 1.2 剩余劳动的类型

 1.3 本章小结

2 剩余劳动的估算方法与国内外实证研究

 2.1 剩余劳动估算方法

 2.2 剩余劳动估算的国际经验

 2.3 中国剩余劳动的估算

 2.4 本章小结

3 中国农业剩余劳动的估算: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分析

 3.1 文献综述

 3.2 计量模型

 3.3 数据来源与数据特征

 3.4 检验结果与讨论

 3.5 本章小结

4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的结构及其变化

 4.1 文献综述

 4.2 估算方法与数据来源

 4.3 农村剩余劳动总量的估算

 4.4 农村剩余劳动的结构

 4.5 本章小结

5 我国刘易斯转折的悖论、争议与共识

 5.1 剩余劳动与“民工荒”并存的悖论

 5.2 刘易斯转折的判断标准及其争论

 5.3 剩余劳动的结构性变化对我国刘易斯转折的启示

 5.4 刘易斯转折的若干共识

 5.5 刘易斯转折的国际经验

 5.6 本章小结

6 剩余劳动转移、农产品价格上涨与结构性通货膨胀

 6.1 经济发展中的通货膨胀

 6.2 食品价格对CPI的影响

 6.3 工农业贸易条件与通货膨胀

 6.4 本章小结

7 经济发展中的非正规经济与非正规就业

 7.1 概念的提出与演变

 7.2 国内外研究的概念界定和统计标准

 7.3 非正规经济产生的原因

 7.4 非正规经济的作用和影响

 7.5 我国非正规就业的发展

 7.6 本章小结

8 非正规就业的特点和估算

 8.1 非正规就业的特点与估算方法

 8.2 估算结果

 8.3 非正规就业中剩余劳动的估算:以建筑业为例

 8.4 本章小结

9 非正规就业的理论研究与进展

 9.1 理论基础和基本观点

 9.2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

 9.3 理论争论

 9.4 研究进展

 9.5 本章小结

10 我国非正规就业的发展历程

 10.1 政策背景

 10.2 发展历程

 10.3 特征分析

 10.4 本章小结

11 我国非正规就业成因的理论和实证分析

 11.1 非就业成因的理论解释

 11.2 模型假设和均衡分析

 11.3 假说及国有企业改革效应分析

 11.4 实证模型设定

 11.5 实证结果与分析

 11.6 本章小结

12 非正规就业与经济周期关系的实证研究

 12.1 非正规就业与经济周期关系的理论分析

 12.2 模型变量和数据

 12.3 实证结果与分析

 12.4 本章小结

13 发展不足还是管制太多:二元经济理论和新自由主义理论适用性的实证检验

 13.1 二元经济理论和新自由主义理论的争论

 13.2 各国非正规就业统计和规模

 13.3 模型和数据说明

 13.4 实证结果与分析

 13.5 夏普利值分解

 13.6 本章小结

14 非正规就业与正规就业收入差距的实证研究

 14.1 非正规就业与正规就业收入差距的理论分析

 14.2 数据、变量与方法

 14.3 实证结果与分析

 14.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本书对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剩余劳动、非正规就业和刘易斯转折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包括以下相互联系、逻辑连贯的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农村剩余劳动的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第二部分是中国当前刘易斯转折问题研究。第三部分是对我国非正规就业问题的研究。

精彩内容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后,逐步解除了长期束缚中国农民的制度枷锁,数以亿计的中国农民像舒尔茨所描述的农民资本家那样,以无比的活力和创造性,充分利用一切可以获得的获利机会。20世纪70年代早期开启的乡村工业化点燃了农村剩余劳动转移的火种,20世纪90年代之前乡镇企业的飞速发展,90年代以后世界历史上罕见的乡一城人口流动,使数亿的农村剩余劳动在短短的时间内,由田间走进工厂,由农村走向城市。劳动力在工农、城乡之间的重新配置,是中国经济保持长期持续快速增长的根本动力,是中国成为世界制造工厂的根本要素。变革经济结构,突破马尔萨斯高水平陷阱,实现现代经济增长,创造中国经济奇迹,背后都有亿万农民和农民工辛勤劳动的身影。
  《从无限供给到有限剩余: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剩余劳动与刘易斯转折问题研究》的实证研究表明,我国剩余劳动数量和结构确实已经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伴随着农村劳动的大规模转移,农村剩余劳动的数量持续下降,且剩余劳动的结构以年龄较大、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女性劳动者为主,劳动力转移的能力明显低于已经转移的其他农村劳动者,农村劳动已经由无限供给转为有限剩余。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剩余劳动的供给已经完全枯竭,这是因为在已经实现转移的劳动者中,非正规就业和非充分就业仍是重要的就业形式。中国未来就业的困难不仅仅是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而是实现更充分、更高效、更体面的就业。显然,这与中国的经济发展转型、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劳动报酬比重、加强劳动者权益保护等重要的经济发展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农村剩余劳动数量和结构已发生重要变化的背景下,《从无限供给到有限剩余: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剩余劳动与刘易斯转折问题研究》继而关注城镇非正规就业问颢,是理论与现实发展合乎逻辑的结果。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