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哲学与文化论集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哲学与文化论集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53.93 6.0折 90 全新

库存12件

上海黄浦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释大愿,贾海涛主编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

ISBN9787510087189

出版时间2013-0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90元

货号8350216

上书时间2024-01-11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释大愿,1971年9月出生于湖南益阳,自1990年8月起,先后于湖南岐山仁瑞寺天柱老和尚座下剃度、南台寺宝昙大和尚座下得戒、香港宝林寺圣一大和尚座下得法。1991年9月进入福建佛学院学习,期间亲近当代高僧清定上师。之后诸方参学、讲法,曾任广东南华寺佛学院教务长。

 大愿法师现任广东四会六祖禅寺等多家寺院方丈,兼任暨南大学中印文化研究所顾问兼研究员、广东省禅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广东省佛教协会常务理事、广东省文化协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广东省茂名市佛教协会会长、政协委员、广东省肇庆市人大代表、湖南怀化市佛教协会会长,荣获广东四会市荣誉市民称号。

 贾海涛,1964年生于新疆,祖籍河南;曾先后南京大学哲学系和南京大学一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习,1998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历史系,获博士学位;曾先后在印度甘地大学和尼赫鲁大学做访问学者。2011年1—3月,受印度喀拉拉邦政府的资助,应邀在印度甘地大学以住校博学学者(Erudite Residence Scholar)的身份在甘地大学讲授中国政治与中国外交。现主要从事印度研究、中印比较研究和中印关系研究,任暨南大学中印比较研究所所长和靠前关系学专业博士生导师。

 曾在多种期刊上发表论文近百篇,多篇被《中国哲学》等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有30余篇散文、杂文发表于《工人日报》等报刊;出版专著3部。

目录
一.中国哲学与文化 孔子理想人格及其当代价值 明清时期汉籍伊斯兰哲学思想的阐释 容肇祖先生的哲学与佛学研究述略 玉图腾——艺术与哲学 老庄“德”论与道家关怀 道德理性与知识理性之平等观探析 从文化行为发生看儒学的政治功用 中医与中庸之道-体会平衡之美 诗 哲学 语言 诗歌与中国传统文化文化:莫把垃圾当快餐 关于爱国主义理论的几个问题 二.佛学理论与中国佛学史 净土信仰与南宋白莲教 试析决定佛教发展演变的基本要素和内在逻辑 盛衰岂无凭:辽代“紧密融通”现象之宏观 六祖佛学思想对禅宗组织的结构 白沙心学与惠能禅宗 禅宗思想对唐诗的影响 僧肇“求静于诸动”及其方法论意义 三.宗教文化与中国名俗和社会 过客与涵化:移民在岭南区域文化形成中的作用 宗教心理学在中国发展的困境与前景 都市僧闭团服务社会新旧模式比较 浅析佛教对女性影响 也论岭南文化的特质 苗瑶畬狗图腾崇拜与其姓氏 河源樟溪乡畬族的祖先崇拜 粤北连阳地区辟邪文化 浅谈宋代命理术中的大运 确立宗教活动场所法人地位须审慎处理的几组关系 四.文化与化 英文普通话的趋势与中国高等教育的选择 重塑化时代的民族认同 综合国力与文化软实力研究的现状与面临的挑战。

内容摘要
    (三)中西方哲学家对人是否生来平等的不同看法,导致中西方教育理念的不同

     由于中国古代思想家坚信人的自然平等,坚信人的可塑性,因为没有什么人存在先天的缺陷,因此,人的道德发展的方向主要取决于教育。也正是由于这种自然平等的思想,中国人把教育技术的变化当作解决紧迫的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的锁钥。如在中国历朝历代的改革(宋朝范仲俺的改革、胡适的教育改革、的)中,教育改革占着至关重要的一项,这些改革家们希望通过教育手段来达到他们的目的,哪怕结果是失败的。《论语》有云:“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这表明儒家强调后天的培养作用。孟子也云:“圣人之于民,亦类也”②,这是说圣人很初与平民是自然平等的,只是后天的修身养性和受环境影响的不同导致他们的差异。这种思想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使中国人觉得环境因素与后天教育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认为只要经济条件和教育条件充分具备的话,“人人皆可为尧舜”@的论点就会有助于创立一种中国特有的文化制度,为其政治、经济服务。而古希腊的一些思想家认为,人天生是不平等的。“对柏拉图来说,由于灵魂的转变有赖于数学和天文学的训练,因此转变的道路限于向不错智力的灵魂,即很神圣的金的灵魂开放。这里不存在中国那样的假设:一切人都能从训练中同等获益(如果能够平等地接受训练的话)”。亚里斯多德认为,先天的不平等是后天无法弥补的,也是不可改变的事实。因此,西方人对教育的改造作用没有中国人设想的那样有力。早期基督教所说的人生来平等也只是价值平等,因此他们只关注人人应该享有平等的教育权。

主编推荐
孔子所塑造的理想人格是一种“修己安人”的“内圣外王”的人格。包含着两个层面的意义:一方面是圣人,圣人是孔子所追求的人格的**目标,是一种道德、智力、事功至高无上的完人;另外一方面是君子,君子是道德品质高尚,精神境界高雅的全面发展的人。这两个层次中。唯有“君子”是极力倡导、推崇和追求的理想人格的典范,是比较实在且能够实现的和完成理想的人格。

精彩内容
本书主要收录*国文化与哲学有关的文章,共27篇,所收录论文均为*国文化、哲学领域的精辟之作。研读各篇论文,能感受到诸位学者精神之执着、研习之勤奋、论述之精辟、思辨之锐利,在展示*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精华的同时,也为*国现代学术史研究提供了一份极富价值的学术文献。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