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价值链分工对国际贸易摩擦的影响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全球价值链分工对国际贸易摩擦的影响研究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40.75 6.0折 68 全新

仅1件

上海黄浦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宋春子,李丹

出版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ISBN9787509598832

出版时间2018-1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68元

货号10825020

上书时间2024-01-08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宋春子,女,辽宁大学经济学博士。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摩擦、跨国投资与经营。在相关领域积累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曾参编著作3部,在《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商业时代》等核心期刊及国际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主持及参与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十余项。其中,《全球价值链分工对国际贸易摩擦广度与深度的影响与中国的应对策略》参与中国国际贸易学会2013年中国外经贸发展与改革征文,获得全国一等奖,《美国加入TPP谈判对我国FTA战略的影响与对策思考》参与商务部国际经贸关系司与中国国际贸易学会联合举办的“2012年中国自贸区建设”专题征文活动,获得优秀奖。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评述
  1.3  研究主要内容与框架
  1.4  研究方法
  1.5  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2章  全球价值链分工的理论分析
  2.1  全球价值链分工代表性理论及治理模式
  2.2  博弈论
第3章  全球价值链分工的演化及引发国际贸易摩擦的机制
  3.1  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内涵及演化
  3.2  全球价值链分工发展的动因
  3.3  全球价值链分工的特征
  3.4  全球价值链分工与国际贸易摩擦的产生机制
第4章  全球价值链分工对国际贸易摩擦的影响
  4.1  全球价值链分工对国际贸易摩擦的广度的影响
  4.2  全球价值链分工对国际贸易摩擦的深度的影响
第5章  全球价值链分工对中外贸易摩擦影响的实证分析
  5.1  中国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所处的地位和窘境及其危害
  5.2  全球价值链分工对中外贸易摩擦的影响
  5.3  全球价值链分工对中外贸易摩擦影响的实证分析
第6章  中国调整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并化解贸易摩擦的策略
  6.1  内部策略
  6.2  外部策略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11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选题背景

(I)国际背景。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贸易壁垒逐渐减少、投资限制不断下降,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工业产品的价值链在全球的分布愈加广泛。致使国际贸易和生产出现了新的格局。发达国家的企业为了提高核心竞争力,把研发设计、品牌服务、营销等附加值较高的生产环节留在国内,而把一些附加值较低的劳动密集型等加工组装生产环节转移给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导致国际分工模式由产业间分工、产业内分工逐渐转化为同一件产品某个生产环节或者某道工序的专业化分工,本书将这种新型国际分工模式称为全球价值链分工。全球价值链分丁是占据主导位置的生产商为了达到资源优化配置的目的,把产品价值链的生产环节分布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最优越的区位来完成,诸多具有廉价劳动力要素的发展中国家通过承接外包、本土企业做代丁、外企投资设厂以及跨国公司的全球采购等方式,完成了产品价值链环节当中的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的专业化生产,从而传统的以产品作为界限的国际分工模式演化为同一件产品内某个环节或者某道工序的新型分工模式。

与传统的以产品为界限的国际分工模式相比较,全球价值链分工这种新趔罔际分工模式具有很多新特点:第一,从国际分工的形式这一角度来看,全球价值链分工从相同产业不同产品问的分工或不同产业间的分工转化为同一产品内不同工序或不同增值环节的分工,是传统分工模式的升级。同一件产品的各个价值链生产环节在附加值、要素密集度和技术含量等方面的差异性,导致全球价值链分工在横向上产生不同的工种,在纵向上也分离出不同的层次,因而全球价值链分工具有多维度、不平衡的发展势头。第二,从国际分工的主体这一角度来看,全球价值链分工弱化了传统分工的国家界限,其分工主体由国家延伸到企业。跨国公司逐渐成为国际分工的主体。第三,从国际分工的基础这一角度来看,全球价值链分工打破了利用资源的国家界限,整合了各国的比较优势,使各国企业的竞争优势从传统的本国比较优势升级为世界比较优势。

随着国际贸易格局和国际分工的不断变化,全球各国的贸易利益分配问题也逐渐变得错综复杂。通过全球价值链分工,发达国家把一些高耗能和高污染的价值链环节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可以从中获取资本、先进的技术和人力资源等,能够从事许多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最终产品的国际分工,推动自身产业的成长和升级,并获取就业增长和技术外溢等方面的利益增进,然而,发展中国家从中获取经济发展等贸易利益的同时,还会遭遇到利益减损,如外资会“挤出”本国产业,导致发展中国家更加依赖外资和国外先进的技术,形成“技术依赖”,陷入价值链“低端分工陷阱”,使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发展中国家仍处于国际分工中的被动地位。全球贸易利益的分配仍具有不公平性。

尽管全球价值链导致不公平的贸易利益分配.发展中国家仍在如火如荼地发展加工贸易、吸引外资.不断扩大自身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程度,实现产业升级,扩大国际市场份额,而发达国家为了能够掌控全球价值链分工,针对发展中国家的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经常实施一些贸易保护措施,以减弱发展中国家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地位,导致国际贸易摩擦事件频发,并不断向广度和深度扩展。

(2)国内背景。

中国作为世界上贸易体系中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自20世纪80

…… 




精彩内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快速融入到全球价值链分工当中,实现了对外贸易的高速增长的同时,也遭受着主要贸易伙伴对我国高频率的发起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等贸易保护措施,制约着我国国际产业分工地位的提升和开放型经济的优化升级。因而,如何在全球价值链分工框架下加快国内产业的优化升级,并最终实现对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环节的控制,从而改善我国国际分工的劣势地位并从源头上摆脱国际贸易摩擦困扰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