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战胜命运:跨越贫困陷阱,创造经济奇迹
  • 战胜命运:跨越贫困陷阱,创造经济奇迹
  • 战胜命运:跨越贫困陷阱,创造经济奇迹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战胜命运:跨越贫困陷阱,创造经济奇迹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40.75 6.0折 68 全新

库存10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喀麦隆]塞勒斯汀·孟加,林毅夫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ISBN9787301282106

出版时间2016-07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68元

货号8954729

上书时间2024-01-07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以色列的内盖夫沙漠如何成为丰饶的绿色家园?
为什么说甘肃定远成也“土豆”,败也“土豆”?
内陆小国马里怎样成功让芒果“远渡重洋”?
……贫穷不是宿命!发展无须前提!
林毅夫、塞勒斯汀·孟加所著的《战胜命运(跨越贫困陷阱创造经济奇迹)(精)》,两位来自发展中国家的杰出经济学家向主流理论宣战,以理论为纲,用事实说话,精心绘制发展中经济通往繁荣的实用路线图。
三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菲尔普斯、斯蒂格利茨、迈尔森重磅推荐!

作者简介
林毅夫,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院长,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名誉院长。发展中国家科学院(原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英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994年创立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现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并担任主任一职。2008年出任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兼负责发展经济学的不错副行长,成为担此要职的发展中国家人,2012年任满返回北大,继续教学研究工作。现任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参事,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专职副主席。

 塞勒斯汀·孟加,非洲开发银行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巴黎大学、北京大学客座教授。曾任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总干事,世界银行高级经济顾问。在多个学术、金融服务和靠前发展机构担任理事和不错行政人员。著作涉及经济和政治发展的多个领域,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并被多个国家的学术机构作为教学工具。

目录
目    录

导论    令沧海变桑田的艺术
        小镇的美容业:店铺林立,缘于何故?
        演绎经济奇迹:沙漠中的绿洲
        中国马铃薯:成也“土豆”,败也“土豆”
        马里的芒果:从内陆“远渡重洋”的历程
        超越轶事的佐证:经济发展中的已知与未知
第一章   陈腔滥调的言语暴行
        基础设施:是障碍,也是随手可牵的“替罪羊”
        现实和神话:孱羸的人力资本基础
        穷懒汉的故事:生产率的分析
第二章   制度与金融发展:令人不快的真相
        “欠发达”的政治制度:治理之谜
        “欠发达的”金融制度:智力模仿的幻想
第三章   机会经济学:政策处方清单
        殖民主义经济学:短命的歪理
        发展思潮与滞后性
        增长: 深奥难寻的求索
        对实质性制约的随机搜索
        增长诊断:潜力与局限
        政策处方过量,改革成效寥寥
第四章  失败缘由与成功秘诀
        随机增长的标准模型并不现实
        验证神话:“身残志坚”的标准模型
        厘清真假实幻:误导的故事和修正主义那些事儿
        不可或缺:协调和外部性
        令人不快的副作用:对外国援助的软瘾
        附录4.1    援助成瘾国家表现的实证检验
第五章  进取的务实主义:首屈一指的经济原则
        农业与工业发展的悖论
        避免落入美化农村贫困的陷阱
        了解全球增长的动态及其潜在红利
        包容性和持续增长需要结构变迁
        结构变迁主要源于工业化进程
        校准起飞的节奏:延迟享受的益处
        附录5.1 全球经济相互依存关系分析
第六章  创造经济奇迹的艺术:行动指南
        合理选择:“战略的本质是选择不做什么”
        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合理地选择和实施
第七章  借力全球化:通往成功的路线图
        全球贸易形势与模式:除了恐惧自身,我们无所畏惧
        进入全球价值链,增加创造性,学习并成长
        如何促进生产和贸易?超越集群的随机理论
        为什么经济特区通常未能形成有自生能力的产业集群
        建立成功的经济特区和工业园区:一些指导原则
        附录7.1:全球价值链参与方:部门分组
结语    立足当下
        哪里出了问题?过往的理论和政策失误
        何去何从?重返务实主义
        全球格局变动下的后发优势红利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主编推荐
以色列的内盖夫沙漠如何成为丰饶的绿色家园?
  为什么说甘肃定远成也“土豆”,败也“土豆”?
  内陆小国马里怎样成功让芒果“远渡重洋”?
  ……
  贫穷不是宿命!发展无须前提!
  林毅夫(前世界银行席经济学家)、孟加(非洲开发银行席经济学家),两位来自发展中国家的杰出经济学家向主流理论宣战,以理论为纲,用事实说话,精心绘制发展中经济通往繁荣的实用路线图。
  三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菲尔普斯、斯蒂格利茨、迈尔森重磅! 

精彩内容
本书两位作者都是来自发展中国家的杰出经济学家。他们有着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国际发展机构任职经历,以及为整个发展中世界求索繁荣之路的迫切愿望。在书中他们以充满诗意的语言和富有寓意的故事回顾了近代以来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发展历史,并通过扎实的研究得出结论:即使在物质和人力资本匮乏、制度基础薄弱的条件下,经济增长与转型也有可能发生。这一结论颠覆了认为成功发展总是基于一定先决条件的传统经济发展理论。在此基础上,他们为整个发展中世界提供了一幅可以在任何地方创造共同繁荣的实用路线图。经济发展从无万事俱备之时,立足当下,繁荣之路就在眼前!

媒体评论
以色列的内盖夫沙漠如何成为丰饶的绿色家园?

  为什么说甘肃定远成也“土豆”,败也“土豆”?

  内陆小国马里怎样成功让芒果“远渡重洋”?

  ……

  贫穷不是宿命!发展无须前提!

  林毅夫(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孟加(非洲开发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两位来自发展中国家的杰出经济学家向主流理论宣战,以理论为纲,用事实说话,精心绘制发展中经济通往繁荣的实用路线图。

  三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菲尔普斯、斯蒂格利茨、迈尔森重磅推荐!
这部力作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带来了令人振奋的消息。一个国家不需要发展到相当程度才能实现经济增长:以色列对内盖夫沙漠的开发和马里生机勃勃的芒果业就是很好的证明。历史上也不乏关于经济在教育贫乏和基础设施薄弱的情况下实现起飞和持续增长的鲜活例证。
  ——埃德蒙德·菲尔普斯,哥伦比亚大学,200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在“华盛顿共识”经济政策失败的背景下,林毅夫和塞勒斯汀·孟加从全世界成功实现经济发展的国家汲取经验,来向我们展示一条前进的道路。他们不是固守艰苦的“改革”方案,而是向我们证实政府、产业政策和其他措施在帮助企业实现增长和创造就业中能够发挥一定的作用。由此他们有力地证明了另一种世界存在的可能。
  ——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哥伦比亚大学,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林毅夫和塞勒斯汀·孟加通过长期积累的经验和见解深刻的分析向我们证明,要想实现成功的经济发展,首先需要对每个国家的比较优势进行务实的评估,并对其随时间的变化具有现实的理解。
  ——罗杰·迈尔森,芝加哥大学,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