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奇论管理:真理、美、正义和学问
  • 马奇论管理:真理、美、正义和学问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马奇论管理:真理、美、正义和学问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40.75 6.0折 68 全新

库存3件

上海黄浦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詹姆斯.马奇(James G.March)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ISBN9787506093972

出版时间2018-05

装帧精装

开本其他

定价68元

货号9611431

上书时间2024-01-07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马奇论管理》由马奇本人遴选了他多年来写作的代表性文章。由于其对多个学科的资深造诣和文人气质,这本书充分体现了一位学者的思索深度。可以说,马奇对管理学背后的哲学思考,其深度是非常难得且少见的。在独具深度的同时,他的论述同时体现了他的逻辑批判力和语言美学素养。这也许不是一本人人都能立刻读懂的书,甚至人们可能需要经过十几年的实践经历,才能参透马奇的思想深度。但此书必能使人受益,能使有管理实践经历的、热衷于思考的人们产生共鸣,并且吸引人不断翻阅和体会。在管理学、组织学方面,此书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作者简介
詹姆斯·马奇,美国社会科学学术界的传奇式人物,当代品质的管理思想家。马奇是组织学中卡内基梅隆学派的创始人之一,也是美国组织研究领域的开创人之一,担任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国家艺术科学院院士,现任斯坦福大学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与经济学名誉教授。

目录




?目录
CONTENTS
?
序一 ?马奇:老师、学者、诗人 ?// 1
序二 ?聪明的组织要为疯子和天才 ?????????留下足够广阔的空间 ?// 19
序三 ?// 33
版序 ?// 41
版自序 ?// 51
?
引 ?言
第1章 ?一个学者的追求 ?//
第2章 ?想法就是艺术品 ?//
?
第1篇
马奇论决策制定
第3章 ?理解组织中的决策是如何产生的 ?//
1 ?引言 ?//
2 ?决策作为理性选择 ?//
3 ?决策作为基于规则的行动 ?//
4 ?决策制定与意义建构 ?//
5 ?决策制定生态学 ?//
6 ?结论 ?//
?
第4章 ?愚蠢术 ?//
1 ?选择与理性 ?//
2 ?目标的问题 ?//
3 ?明智的愚蠢 ?//
4 ?玩耍与理智 ?//
5 ?智慧与愚蠢 ?//
?
第2篇
马奇论变革与创新
?
第5章 ?理解组织适应 ?//
1 ?学习的混乱性 ?//
2 ?利用与探索 ?//
3 ?偏袒利用 ?//
4 ?利他主义和自我控制 ?//
5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
6 ?适应的限度 ?//
?
第6章 ?对组织变革的注解 ?//
1 ?引言 ?//
2 ?平平淡淡的变革过程 ?//
3 ?变革的一些复杂情形 ?//
4 ?愚蠢、变革与利他主义 ?//
5 ?讨论 ?//
?
第7章 ?未来、即抛型组织、来自想象的刚性 ?//
1 ?环境的易变性和不确定性 ?//
2 ?联系 ?//
3 ?信息技术 ?//
4 ?基于知识的竞争 ?//
5 ?政治的不确定性 ?//
6 ?组织适应 ?//
7 ?即抛型组织 ?//
8 ?想象的枯荣 ?//
?
第3篇
马奇论组织学习
?
第8章 ?学习和企业理论 ?//
1 ?行为学取向企业理论的早期发展 ?//
2 ?行为学取向组织研究的晚期发展 ?//
3 ?组织生态圈如何学习规则 ?//
4 ?企业的学习过程 ?//
5 ?结论 ?//
?
第9章 ?学习的短视 ?//
1 ?追求组织智慧 ?//
2 ?学习的两种机制 ?//
3 ?短视问题 ?//
4 ?利用—探索平衡 ?//
5 ?学习与战略管理 ?//
6 ?致谢 ?//
?
第10章 ?狂野的想法:异端之教理问答 ?//
?
第4篇
马奇论领导力
?
第11章 ?平凡的组织和英雄般的 ?//
1 ?组织基础效率 ?//
2 ?英雄式领导 ?//
3 ?对比 ?//
4 ?启示 ?//
?
第12章 ?文学作品与领导力 ?//
?
第13章 ?刘澜—马奇对话录 ?//
1 ?马奇小传 ?//
2 ?如何定义领导 ?//
3 ?如何辨别伟大的 ?//
4 ?如何向堂吉诃德学习 ?//
5 ?如何发现快乐与美 ?//
6 ?如何看待商业 ?//
7 ?商业机构如何促进学习 ?//
8 ?如何做老师/ ?//
9 ?环境的重要性 ?//
10 ?如何学习领导力 ?//
11 ?疏通水管与书写诗歌 ?//
?
第5篇
马奇论以管理为业
?
第14章 ?管理学教育对“有用性”的追求 ?//
1 ?经验知识与学术知识之争 ?//
2 ?近史 ?//
3 ?明争理,暗争利 ?//
4 ?有用性标准 ?//
5 ?追求意义和美 ?//
6 ?建构管理学教育 ?//
?
第15章 ?组织咨询和组织研究 ?//
1 ?引言 ?//
2 ?咨询师之罪 ?//
3 ?组织的经验式学习 ?//
4 ?边际贡献 ?//
5 ?结语 ?//
?
第16章 ?诗歌和管理辞令:《1916年复活节》 ?//





内容摘要
    章 一个学者的追求

     关键词:真理、美、正义、学问

     现代社会科学和行为科学对人类行为的刻画带有浓厚的计算主义色彩和结果主义色彩,因为它们大多以结果主义理性为基础,尤其是经济学。行动是选择,选择由预期、激励和欲望驱动。这些观念至少可以追根溯源到希腊时代,在近代由杰里米·边沁(Jeremy Bentham)发扬光大,到现代在L.J.萨维奇(L.J.Savage)和约翰·冯·诺依曼(John von Neumann)的演绎下登峰造极。

     毫不奇怪的是,应用经济学院(或商学院)把结果主义当作神圣的教条来传授,而且在制定决策的时候奉之为金科玉律。他们评价各个可选方案的预期结果,选择那些预期结果拥有吸引力的方案加以执行。他们不仅自己这么做,而且认为别人也这么做,并且力求在这种假定之下管理别人。这种做法是在向那些观念致敬,对于人类发展来说,那些观念价值巨大,很难想象我们会放弃它们。

     然而,那些观念也有局限性。约翰·斯图亚特·穆勒(John Stuart Mill)(1838—1962)说,现代结果主义思想的守护神边沁“具有有限人的完整性”。穆勒具体是这么描述的:

     (边沁)从来没有认识到人能够……为了自己的缘故而渴望,根据自己的很好标准修身养性,从自己的内在意识而不是其他什么地方寻求善或恶。

     穆勒对边沁的评价也同样适用于我们。和边沁一样,舒适的完整感让我们几乎看不到还可以用另外一种方式理解、激励、评判人的行为。这种方式认为,人的行为不是基于预期结果,而是为了履行责任、实现自我感——作为个人和社会一分子的责任和自我感,特别是人类制度所倡导的责任和自我感。这种方式强调自我概念、身份和正当行为,而不是预期、激励和欲望。

     第二种方式在现代生活当中,尤其是在商学院的讲堂上有些卑微失色,但是它有着悠久而显赫的血统。在很多古典文学作品以及哲学著作当中,我们都能发现它的影子,尤其是在人类精神的伟大见证《堂吉诃德》(Don Quixote)当中,它被表达得淋漓尽致。当有人让堂吉诃德解释自己的行为时,他不是用预期结果辩护,而是说“我知道我是谁”(Yo sé quien soy;塞万提斯,1605年,I,第5章)。堂吉诃德听从自我的命令而不是环境的命令,展示身份理智而不是现实理智,遵循适当逻辑而不是结果逻辑,追求自尊自重而不是自私自利。

     正如堂吉诃德的悲剧十分生动地阐释的那样,遵循自我感有其自身的尴尬和局限性,但是它颂扬非结果主义人性观。伟大的热情、伟大的承诺、伟大的行为,并不是因为对伟大的结果抱有希望,而是因为愿意信奉正当人生随心所欲且不带条件的主张。堂吉诃德提醒我们,如果我们只在不被辜负的时候去信任,只在有所回报的时候去爱,只在学有所用的时候去学习,那么我们就放弃了为人的本质特征——愿意在自我概念的名义下行动,不管结果如何。

     这些话显然有些不合时宜,但是我认为,对于我们这些自诩为教育者的人来说,这些话具有某些世俗意义。投身教育,无疑能够带来很多我们认为有价值的结果,但是,我们追求知识、崇尚学问,也是为了表达我们对人之为人意味着什么的信念。当我们意识到我们除了是学者之外还首先是人的时候,我们就能用一种不那么结果主义——结果主义现在很好盛行——的方式看待商学院。

     很近,人们一提到商学院就联想到市场。商学院的使命被描述成开展教育项目(或者公共关系活动)以满足顾客和资助商学院的富人的愿望。这一理念带来了有用的见解,不能轻易抛弃,但是,这一理念没有抓住教育精神的基本属性。

     大学只是偶然的市场,本质上更应该是神殿——供奉知识和人类求知精神的神殿。在大学里,知识和学问之所以受到尊重,主要不是因为它们能够造福个人和社会,而是因为它们象征、承载并传递着有关人性的见解。索伦·克尔凯郭尔(Sren Kierkegaard)说过,任何可以通过结果加以评判的宗教都简直不是宗教。对于大学教育和学问,我们也可以这么说,只有在它们信奉随心所欲而非冀图效用的时候,它们才名副其实。高等教育是远见卓识,不是精打细算;是承诺,不是选择;学生不是顾客,是侍僧;教学不是工作,是圣事;研究不是投资,是见证。

     如果某人说(一定会有人这么说)这一切浪漫的疯狂、任何诸如此类的愚蠢行为都需要用结果加以辩护,这个结果也许是具有进化学优势,有利于传统的保持,有利于信仰的传递,那么堂吉诃德的答案就是优选的反驳:“游侠骑士之所以让自己疯狂,既不是为了别人的嘉奖也不是为了别人的感谢。游侠骑士的愚蠢行为不需要辩护。”(Que volverse loco un caballero andante con causa—ni grado ni gracias. Eltoque est en desatinar sin ocasión;塞万提斯,1605年,I,第25章)

     日常生活的平凡现实很难面对,让事情变得更复杂的是,我们还经常有一种堂吉诃德式的高尚情操。我不会佯称接近忽略结果是有可能的或者可取的,但是我要说,为了供奉教育的神殿,我们也许需要把它从那些对激励、对预期结果负责的资助者、院长、教员和学生的手中营救出来,然后把它交给那些对自我感、对内心呼唤负责的人,那些因为知识和学问代表正当人生而支持并追求知识和学问的人,那些不是因为书与工作有关,而是因为书与工作无关而读书的人,那些不是为了提高声望或者造福世界而是为了向学问致敬而做研究的人,那些把学习机构作为美的载体、人性的证明而忠心供奉学习机构的人。

     我不知道这种事情是否可以想象,更别说是否可以实现,但是,如果可以的话,那么也许我们可以说,像堂吉诃德一样,我们知道我们是谁。套用我北欧朋友的一句口头禅,这种感觉“还不赖”。

    

主编推荐

 
  
   
    
《马奇论管理》由马奇本人遴选了他多年来写作的代表性文章。由于其对多个学科的造诣和文人气质,这本书充分体现了一位学者的思索深度。可以说,马奇对管理学背后的哲学思考,其深度是难得且少见的。在独具深度的同时,他的论述同时体现了他的逻辑批判力和语言美学素养。这也许不是一本人人都能立刻读懂的书,甚至人们可能需要经过十几年的实践经历,才能参透马奇的思想深度。但此书必能使人受益,能使有管理实践经历的、热衷于思考的人们产生共鸣,并且吸引人不断翻阅和体会。在管理学、组织学方面,此书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精彩内容

本书中选入的诸篇文章,多是学术大师马奇涉猎公共领域,是管理领域的普及类演讲或写作,展现了马奇作为思想家、理论家、学者、诗人多方面的大家风采。在这里,读者看到的是一个知识渊博、兴趣广泛、才情横溢的马奇。本书中,马奇在决策制定、变革与创新、组织学习、管理和领导力方面,都进行了精彩的论述。

媒体评论




师从马奇改变了我的世界观和立身之道。多年来,马奇的智慧和治学精神一直在鞭策着我的学术追求和努力,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周雪光 ?社会学家,斯坦福大学社会学教授
?
我把领导力研究概括成三种范式:科学范式、经验范式、人文范式。它们的主角不同,分别是学院派、实践者、思想家。它们的目的不同,分别是求真、求善、求美。马奇是人文范式学派的代表人物。
——刘澜 ??正道领导力中心创始人、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副教授
?
詹姆斯·G.?马奇是领导力研究领域的“大师中的大师”,他的书对我影响很深。《马奇论管理》是马奇作品里比较的一本,它收录了由马奇本人遴选的代表性文章,这些文章谈到了决策、变革、组织学习、管理和领导力等方方面面。
——田涛 ??华为公司管理顾问,《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作者
?
马奇的管理思想追求美与意义,追求经验与知识,追求学术研究和管理教育,是“以道载器”,无道则不成器,这是他的功力所在。他的管理思想所呈现出来的是“无用之妙用、无用之大用”的能力,本书的特点正在于此。
——陈驯 ??燕京神学院教务长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