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外交通与文化交流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海外交通与文化交流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22.77 6.0折 38 全新

库存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金明

出版社云南美术出版社

ISBN9787806953686

出版时间2006-07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8元

货号2475091

上书时间2024-01-05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唐代之前的海外交通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海外交通
二、唐代广州与阿拉伯的海上交通
第二章 泉州港的海外交通
一、Zaitun非“刺桐”而是“缎子”
二、Zaitun与泉州的丝绸生产
三、明补泉州港衰落原因新论
第三章 中琉册封关系与文化传播
一、试论明朝对琉球的册封
二、明清琉册封使与中国文化传播
第四章 中日贸易与倭寇头问题
一、隋唐时期的中日贸易与文化交流
二、16世纪漳泉贸易港与日本的走私贸易
三、试论嘉靖倭患的起因及性质
四、清初中日长崎贸易
第五章 闽南文化在海外的传播
一、闽南文化对菲律宾社会发展的影响
二、闽南文化与漳州月港的兴衰
第六章 郑和下西洋与中国海洋文明
一、郑和下西洋迄今中国海洋文明的发展
二、郑和下西尖与明初的睦邻友好政策
三、海禁、朝贡贸易与郑和下西洋
四、郑和下西洋的动因、终止与历史回顾
五、《郑和航海图》中的南海诸岛
六、郑和船队有可能发现美洲吗?
七、郑和下西洋与中国人发现美洲的遐想
八、王景弘与郑和下西洋
第七章 中葡关系与澳门问题
一、葡萄牙人留居澳门年代考
二、早期葡萄牙人在中国东南沿海的活动
三、1548~1549年葡萄牙人在浙闽沿海的通商冲突
四、17世纪初葡萄牙在澳门的贸易
五、17世纪以澳门为中心的东亚海上贸易网
六、清代前期澳门在对外贸易中的地位与作用
第八章海上丝绸之路与全球贸易
一、联系福建与拉美贸易的海上丝绸之路
二、17世纪初荷兰在澎湖、台湾的贸易
三、17世纪初全球贸易在东亚海域的形成与发展
四、明清时期中国瓷器文化在欧洲的传播与影响
第九章明代海外贸易问题研究
一、明代“东西洋”分界考
二、明代广东三十六行新论
三、明代市舶司的沿革与市舶司制度的演变
四、16世纪中国海外贸易的发展与漳州月港的崛起
第十章清代海外贸易问题研究
一、清康熙时期开海与禁海的目的初探
二、清代闽台之间的台运与横洋船
三、清代粤海关的设置与关税征收
四、清代经营海外贸易的行商
第十一章中国与东南亚的海外交通
一、明代后期的海外贸易与海外移民
二、清代前期中国与东南亚的大米贸易
三、清代前期厦门与东南亚的贸易
四、18世纪中暹贸易中的华人
第十二章鸦片战争前的中英通商冲突
一、鸦片战争前英商在广州的贸易
二、鸦片战争英军入侵厦门纪略
三、中英通商冲突与鸦片战争

内容摘要
二、闽南文化与漳州月港的兴衰
隆庆元年(1567年),明朝政府在倭患基本平定的前提下,宣布在福建漳州海澄月港部分开放海禁,准许私人海外贸易商申请文引,缴纳饷税,出洋到海外贸易。月港从此由一个偏僻的海滨村落,一跃而成为闻名中外的对外贸易港口。月港崛起的原因虽说是多方面,但与闽南人特有的海洋文化习俗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拟从闽南文化的角度,对漳州月港的兴衰作一初步的论述。
(一)
闽南滨海,山多田少,人们素以贩海为生,形成了一种粗犷的海洋文化,“利商舶,轻远游”,“恬波涛而轻生死”。即使在明朝厉行海禁期间,不少闽南人仍为窥厚利而敢冒杀头之险,出海从事走私贸易。就以对日本贸易来说,尽管明朝政府一再严禁,但自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十二月至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三月的两年多里,到日本从事走私贸易而为风漂到朝鲜,并被解送回国的福建人就达千人以上①。其中仅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十二月一次被解送回国的漳州人李王乞等就有39人②。另据万历四十年(1612年)兵部的估计,当时往日本进行走私贸易的漳泉海商已达数万人之多③。正如明朝人冯璋所言:“泉漳风俗,嗜利通番。今虽重以充军、处死之条,尚犹结党成风,造船出海,私相贸易,恬无畏忌。”④
闽南人这种冒死犯禁出洋贸易的习俗,在明代的漳州月港一带表现得更加突出。据《海澄县志》记述,其地“饶心计者,视波涛为阡陌,倚帆樯为耒耜。盖富家以财,贫人以躯,输中华之产,驰异域之邦,易其方物,利可十倍。故民乐轻生,鼓桤相续,亦既习惯,谓生涯无此耳”。早在成化、弘治之际,月港就因走私盛行,“风回帆转,宝贿填舟,家家赛神,钟鼓响答,东北巨贾竞鹜争驰”,而被称为“小苏杭”。至正德年间,当地豪民又私造巨舶,扬帆外国,交易射利⑤。月港猖獗的走私活动很快就引起明朝政府的注意,他们开始在此偏僻的海隅设立防海机构,以镇压走私活动。嘉靖九年(1530年),福建巡抚都御史胡琏提议把巡海道移驻漳州以弹压之,在海沧设置安边馆,每年由各府派通判一员驻刮,半年一轮换,这就是月港防海机构的首次设置。然而,它并不能改变闽南人出海谋生的文化习俗,走私活动依然如故。于是,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朱纨为福建巡抚时,则上疏要求扩大行政建制,在月港设县以加强管理。他在《增设县治以安地方事》中写道:“福建漳州府龙溪县月港地方,僻处海隅,遥通夷岛,生聚蕃盛,万有余家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