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铜/镍复层箔塑性微成形理论与技术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铜/镍复层箔塑性微成形理论与技术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69.34 6.4折 108 全新

库存64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传杰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763556

出版时间2023-09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08元

货号13919648

上书时间2024-01-01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博士后文库”序言

 前言

 第1章绪论1

 1.1研究背景1

 1.2流动应力尺度效应研究现状2

 1.3断裂行为尺度效应研究现状5

 1.4微弯曲回弹尺度效应研究现状11

 1.5成形极限尺度效应研究现状12

 1.6薄板微成形工艺研究现状18

 1.7本书主要内容20

 参考文献22

 第2章铜/镍复层箔微拉伸流动应力尺度效应32

 2.1引言32

 2.2实验材料及方案32

 2.2.1实验材料及处理32

 2.2.2实验方案33

 2.3真实应力-应变曲线分析43

 2.3.1晶粒尺寸/界面尺度效应43

 2.3.2各向异性尺度效应58

 2.4介观尺度材料本构建模与分析63

 2.4.1混合法则63

 2.4.2表面层模型64

 2.4.3本构模型65

 2.4.4模型参数67

 2.4.5实验验证及分析69

 2.5本章小结73

 参考文献73

 第3章铜/镍复层箔微拉伸断裂行为尺度效应76

 3.1引言76

 3.2工程应力-应变曲线分析76

 3.2.1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76

 3.2.2延伸率78

 3.2.3各向异性的影响80

 3.3宏观断口分析84

 3.4微观断口分析88

 3.5断裂微观机制分析90

 3.6本章小结92

 参考文献93

 第4章铜/镍复层箔软模微弯曲尺度效应94

 4.1引言94

 4.2实验材料及方案94

 4.2.1实验材料及处理94

 4.2.2实验方案95

 4.3Cu/Ni复层箔软模微弯曲过程的模拟分析99

 4.3.1有限元模型构建99

 4.3.2微弯曲过程分析102

 4.4微弯曲塑性变形行为分析106

 4.5微弯曲回弹预测模型构建与分析111

 4.6本章小结115

 参考文献116

 第5章铜/镍复层箔成形极限尺度效应117

 5.1引言117

 5.2实验材料及方案117

 5.2.1实验材料及热处理制度117

 5.2.2实验方案119

 5.3成形极限实验参数优化124

 5.4Cu/Ni复层箔介观尺度成形极限图127

 5.4.1晶粒尺寸对成形极限的影响128

 5.4.2放置方式对成形极限的影响131

 5.5Cu/Ni复层箔成形性尺度效应132

 5.5.1应变路径133

 5.5.2不同加载路径下的变形行为135

 5.6Cu/Ni复层箔介观尺度成形极限建模135

 5.6.1宏观尺度成形极限预测模型136

 5.6.2薄板介观尺度成形极限建模150

 5.6.3Cu/Ni复层箔介观尺度成形极限预测155

 5.7本章小结160

 参考文献161

 第6章铜/镍复层箔微流道/双极板软模微成形有限元模拟164

 6.1引言164

 6.2有限元模型建立164

 6.3微流道软模成形有限元分析165

 6.3.1微流道软模成形过程165

 6.3.2坯料退火温度对微流道成形质量的影响167

 6.3.3微流道深宽比对微流道成形质量的影响169

 6.4本章小结170

 参考文献171

 第7章铜/镍复层箔微流道软模微成形工艺研究172

 7.1引言172

 7.2实验材料及方案172

 7.2.1实验材料及热处理172

 7.2.2实验方案174

 7.3成形载荷对微流道成形质量的影响177

 7.4凹模表面粗糙度对微流道成形质量的影响180

 7.5橡胶厚度对微流道成形质量的影响181

 7.6坯料退火温度对微流道成形质量的影响182

 7.6.1坯料退火温度对成形深度的影响182

 7.6.2坯料退火温度对壁厚分布的影响185

 7.6.3坯料退火温度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191

 7.7微流道宽度对微流道成形质量的影响192

 7.7.1微流道宽度对成形深度的影响192

 7.7.2微流道宽度对壁厚分布的影响193

 7.7.3微流道宽度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197

 7.8本章小结198

 参考文献199

 第8章铜/镍复层箔双极板软模微成形工艺研究200

 8.1引言200

 8.2成形载荷对双极板成形质量的影响200

 8.3坯料退火温度对双极板成形质量的影响204

 8.4润滑方式对双极板成形质量的影响207

 8.5保压时间对双极板成形质量的影响209

 8.6燃料电池双极板软模微成形质量评价210

 8.6.1尺寸精度分析211

 8.6.2表面形貌分析212

 8.6.3壁厚减薄分析213

 8.7本章小结214

 参考文献215

 编后记216

内容摘要
本书全面系统地论述了铜/镍复层箔介观尺度塑性变形行为、断裂行为及塑性微成形工艺,介绍了塑性微成形技术的研究背景及其尺度效应问题研究现状、铜/镍复层箔微拉伸流动应力及断裂行为尺度效应、软模微弯曲尺度效应、介观成形极限尺度效应、微流道/双极板软模微成形有限元模拟与工艺研究,为微纳制造等领域相关研究人员及在校学生等提供了大量的铜/镍复层箔介观尺度塑性变形行为及微型构件成形工艺优化设计等信息。本书全面系统地论述了铜/镍复层箔介观尺度塑性变形行为、断裂行为及塑性微成形工艺,介绍了塑性微成形技术的研究背景及其尺度效应问题研究现状、铜/镍复层箔微拉伸流动应力及断裂行为尺度效应、软模微弯曲尺度效应、介观成形极限尺度效应、微流道/双极板软模微成形有限元模拟与工艺研究,为微纳制造等领域相关研究人员及在校学生等提供了大量的铜/镍复层箔介观尺度塑性变形行为及微型构件成形工艺优化设计等信息。

精彩内容
本书系统阐述铜/镍复层箔塑性微成形理论与技术的相关研究内容,介绍塑性微成形技术的研究现状与背景意义、铜/镍复层箔微拉伸流动应力及断裂行为尺度效应、软模微弯曲尺度效应、介观成形极限尺度效应、微流道双极板软模微成形有限元模拟与工艺实践研究。全书遵循理论与技术相结合,系统性、实用性与优选性相统一的原侧,注重科学问题的阐述与学术表达,循序渐进、逐层深入、深入浅出、图文并茂、通俗易懂,以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的,在内容上尽量照顾到各种类型的读者需要,便于帮助读者理清铜/镍复层箔塑性微成形理论与技术的知识脉络体系。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材料加工工程、机械工程专业高年级本科生、硕士及博士研究生的教学参考书,也可供从事塑性加工、微纳制造领域的科学研究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