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空间社会逻辑寻绎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空间社会逻辑寻绎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173.77 6.0折 290 全新

仅1件

上海黄浦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胡潇

出版社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ISBN9787030681409

出版时间2020-07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290元

货号11220869

上书时间2023-12-27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胡潇,二级教授,广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省重点学科首席专家,1981年武汉大学哲学系硕士研究生毕业,1992年晋升研究员并获国务院专家津贴。长期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文化现象研究,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2项(其中重点课题1项);出版《文化现象学》、《民间艺术的文化寻绎》、《思想哲学》、《意识的起源与结构》、《马克思的解释》、《守望精神家园》、《媒介认识论》、《文化的意识与逻辑》等学术专著11部;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社会学研究》、《教育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文艺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中国社会科学》刊发论文4篇次,其他学术理论刊物发表论文150余篇。先后获省部级教学科研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3项;现兼任广东省哲学学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哲学动态》特聘社外审稿专家等职。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生存空间的社会审视
  第一节  空间的社会化形塑
    一、城乡迁转的空间构建
    二、社会分工的空间配列
    三、阶级对立的空间划界
    四、民族差异的空间图绘
    五、人际交往的空间集结
  第二节  社会的空间化厝置
    一、空间占有呈现社会权益格局
    二、空间栖居寄寓人生品质
    三、空间样态展示主体的社会存在
    四、空间筑造表征社会发展轨迹
第二章  社会形态的空间界划
  第一节  古典古代社会的历史:城市乡村化
  第二节  亚细亚的历史:城市和乡村无差别的统一
  第三节  欧洲封建社会的历史:从乡村出发,在城乡对立中行进
  第四节  现代历史:“农村城市化”
第三章  空间的生产与生产的空间
  第一节  “空间生产”的解读
  第二节  物质生产中的空间形塑
  第三节  空间实践论对空间先验本体论的改写
第四章  经济空间的“中心”与“外围”
  第一节  产业结构布局与生产关系的空间生产
  第二节  经济“中心-外围”空间格局的复合成因
  第三节  “中心-外围”经济空间解释模式的反思
  第四节  经济“中心-外围”空间关系的深刻变革
第五章  生产关系空间运行的“泛在”和“脱域”
  第一节  社会生产的地理学“脱域”
  第二节  生产要素的全球化配置与流转
  第三节  世界市场与泛在交易
  第四节  经济现象空间解释的学理诉求
    一、经济现象的分析不可缺失空间视野
    二、经济关系的考察要突破领土囿限
    三、经济运行机制全球化与治理权变
第六章  空间政治学言说
  第一节  空间政治学的唯物史观立论
  第二节  主体群分的空间聚落
  第三节  空间政治权益格局
    一、政治权益的空间匹配
    二、空间的政治营构与权力行使方式
    三、政治权力空间象征释义
第七章  空间正义的唯物史观叙事
  第一节  空间正义的立论基础:人权与产权关系
    一、从生产方式出发考察空间正义
    二、空间非正义的产权论归因
    三、空间正义人权论的经济学证实
  第二节  空间正义审视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一、空间生产一般与特殊关系蕴含空间正义的解释学依据
    二、空间连续性与间断性统一中的正义综观
    三、空间形塑同一性与差异性关系的正义要求
  第三节  空间正义体认的场所性还原
    一、场所作为社会关系纽带是理解空间正义的逻辑原点
    二、不同场所的时空秩序、特质演替与形态彰显是空间正义的写照
    三、栖居的场所感是形成空间正义共识的精神条件
第八章  意识形态的空间形塑
  第一节  政治中枢的意识形态聚焦
  第二节  政治宣教场所的意识形态昭示
  第三节  公共政治场所意识形态的多维成像
第九章  空间现象的文化解读
  第一节  空间“距离”的文化透视
  第二节  城乡空间的文化观照
  第三节  空间景观的能、所言说
第十章  空间文化释义分类
  第一节  空间文化的地理学考问
    一、空间文化叙事的大、小“宇宙”
    二、空间物境与主体心境
  第二节  社会实践基础上的空间文化书写
    一、空间实践—文化的互建构与自组织
    二、空间文化的情理氤氲
第十一章  空间意象经营的文化机理与“句法”
  第一节  空间形塑中自然秩序的文化转换
  第二节  空间生产的实用价值与人文赋义
  第三节  空间向度的文化意涵
  第四节  场所意象的“图”“底”关系
第十二章  场所精神与空间文化
  第一节  人与物的场所共生
  第二节  场所精神对社会人生的复现与演绎
    一、外师造化与神往自然
    二、生活方式的空间形塑
    三、从物用到场所精神升华的人文逻辑
    四、场所精神营建中的时空错位
第十三章  空间文化现象解读的主体性与历史性
  第一节  空间文化体认的主体性
  第二节  空间文化解读的历史性
    一、空间实践方式与空间文化解读方法
    二、空间文化解读与空间生产的历时性同构
    三、空间文化现象解读中的时境理致
第十四章  社会行为方式变革的空间诠释
  第一节  生活世界时空关系的转型
    一、社会转型与生活世界时空关系变构
    二、社会行为方式空间性强化的表现和机制
    三、主体行为方式嬗变的时空新态势
  第二节  网络虚拟空间与社会知行方式变迁
    一、虚拟空间同现实空间的仿、真关系
    二、虚拟空间形态之虚和功用之实的两重性
    三、虚拟空间对社会生活时空秩序的变构
    四、虚拟空间对主体行为方式及意义世界的复建
    五、超域性空间生产与全球化思维
第十五章  当代空间思维与社会认知
  第一节  社会生活逻辑寻绎的空间之维
  第二节  社会结构网络化与空间思维
  第三节  纵向因果的时间序与横向互动的空间系之辩证分析
    一、横向并存、互动的空间因素作用升位与社会结构变化
    二、空间因素的“两重性”与因果作用转换
    三、空间因果论与观察、理解社会的思维范式
  第四节  社会事件必然的历时性和偶然的共时性
    一、必然与偶然的时空分析
    二、社会空间因素的“布朗运动”机制
    三、从空间论域重估偶然性的社会认识论意义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恩格斯空间理念的辩证释义
附录二  海德格尔“诗意栖居”的空间思辨
附录三  笔者学术成果要目
索引
后记

内容摘要
本书立足实践唯物论,研究人类生存空间与社会在实践中相互依存、彼此建构的辩证关系。社会化的空间被不断再建构;人与自然、空间,依据不同的生产方式形成各别的具体联系,带来空间社会化逻辑的历史性。社会实践及其主体,是空间生产的施动力量和受动对象,其部类特征与群体属性给空间社会化以经济、政治、文化的形塑和赋义。它们交互作用,生成社会化空间既“分形”相似、又区隔殊异的形态和秩序。探讨并解析其逻辑,对于深刻理解当代生存空间大变局中诸如空间生产、场所精神、空间正义、诗意栖居、行为脱域,以及社会时空关系机制转换等理论与现实问题,活化马克思主义空间哲学解释力,具有重要意义。

精彩内容
本书立足实践唯物论,研究人类生存空间与社会在实践中相互依存、彼此建构的辩证关系。社会化的空间被不断再建构;人与自然、空间,依据不同的生产方式形成各别的具体联系,带来空间社会化逻辑的历史性。社会实践及其主体,是空间生产的施动力量和受动对象,其部类特征与群体属性给空间社会化以经济、政治、文化的形塑和赋义。它们交互作用,生成社会化空间既“分形”相似、又区隔殊异的形态和秩序。探讨并解析其逻辑,对于深刻理解当代生存空间大变局中诸如空间生产、场所精神、空间正义、诗意栖居、行为脱域,以及社会行为方式时空机制转换等理论与现实问题,活化马克思主义空间哲学解释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书视角独特、论列前卫,内容丰富、究诘深邃而逻辑缜密,适合于对空间问题的哲学、社会学、建筑现象学有兴趣的研究者、高校教师和研究生阅读。

媒体评论
本书的基本内容与结构:全书涉猎问题广泛,但题旨集中,即在唯物史观和辩证法基础上,将人类生存空间的实践与理论问题置于空间社会逻辑论域,布局十五章,分别对空间问题的唯物史观、空间的生产与经济学、空间与政治、空间与文化、社会行为方式转型与当代空间思维特质及社会认知方式更新等五个方面的内容,依次展开考察、探讨和阐释。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