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宏观经济学原理(第7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宏观经济学原理(第7版)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44.94 6.0折 75 全新

库存6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罗宾·巴德,[英]迈克尔·帕金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ISBN9787302446729

出版时间2016-08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75元

货号8817717

上书时间2023-12-26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罗宾·巴德,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数学和经济学学士,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博士。从1970年开始教授经济学原理。迈克尔·帕金,埃塞克斯大学经济学教授,曾担任加拿大经济学会主席。
檀学燕,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金融硕士,经济学学士,现任教于中国地质大学。

目录
目录
关于作者

 前言

 第1章导论

1.1定义和问题/

1.1.1稀缺性/

1.1.2经济学的定义/

1.1.3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以及为谁生产/

1.1.4追求自我利益什么时候能符合社会利益/

检查站1.1/

1.2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1.2.1经济思想/

1.2.2选择即权衡/

1.2.3成本:你必须放弃的东西/

1.2.4收益:你得到的东西/

1.2.5理性选择/

1.2.6应该是多少?在边际上进行选择/

1.2.7对激励做出反应的选择/

1.2.8作为社会科学的经济学/

1.2.9作为政策工具的经济学/

检查站1.2/

本章总结/

本章检查站/

1.3附录:绘制和使用图形/

1.3.1基本知识/

1.3.2解释数据图/

1.3.3解释经济模型所使用的图形/

1.3.4某种关系的斜率/

1.3.5两个以上变量之间的关系/

附录检查站/

 第2章美国和全球经济

2.1什么、如何以及为谁/

2.1.1我们生产什么/

2.1.2我们如何生产/

2.1.3我们为谁生产/

检查站2.1/

2.2全球经济/

2.2.1人/

2.2.2国家/

2.2.3全球经济生产什么/

2.2.4在全球经济中如何生产/

2.2.5在全球经济中为谁生产/

检查站2.2/

2.3循环流动/

2.3.1家庭与企业/

2.3.2市场/

2.3.3实物流动和货币流动/

2.3.4政府/

2.3.5循环流动模型中的政府/

2.3.6联邦政府的支出与收入/

2.3.7州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支出与收入/

2.3.8全球经济的循环流动/

检查站2.3/

本章总结/

本章检查站/

 第3章经济问题

3.1生产可能性/

检查站3.1/

3.2机会成本/

3.2.1一部手机的机会成本/

3.2.2机会成本和PPF的斜率/

3.2.3机会成本是一个比率/

3.2.4递增的机会成本无处不在/

3.2.5你的递增的机会成本/

检查站3.2/

3.3经济增长/

检查站3.3/

3.4专业化和贸易/

3.4.1比较优势/

3.4.2实现贸易所得/

检查站3.4/

本章总结/

 本章检查站/

 第4章需求和供给

4.1需求/

4.1.1需求法则/

4.1.2需求表与需求曲线/

4.1.3需求的变化/

检查站4.1/

4.2供给/

4.2.1供给法则/

4.2.2供给表与供给曲线/

4.2.3供给的变化/

检查站4.2/

4.3市场均衡/

4.3.1价格:市场自发调节器/

4.3.2预测价格变化:三大问题/

4.3.3需求变化的效应/

4.3.4供给变化的效应/

4.3.5需求与供给的同时变化/

检查站4.3/

4.4价格刚性/

检查站4.4/

本章总结/

本章检查站/

 第5章GDP:总产出和总收入的

度量

5.1GDP、收入和支出/

5.1.1GDP的定义/

5.1.2美国经济中的循环流动/

5.1.3支出等于收入/

检查站5.1/

5.2计算美国的GDP/

5.2.1支出法/

5.2.2收入法/

5.2.3GDP及衡量产出与收入的其他方法/

5.2.4实际GDP和名义GDP/

5.2.5计算实际GDP/

5.2.6实际GDP数据的使用/

检查站5.2/

5.3实际GDP的应用及其局限/

5.3.1不同时期的生活水平/

5.3.2追踪经济周期的进程/

5.3.3不同国家间的生活水平/

5.3.4未能进入GDP核算的商品和服务/

5.3.5影响生活水平的其他因素/

检查站5.3/

本章总结/

本章检查站/

5.4附录:计算实际GDP/

5.4.1基期价格方面的问题/

5.4.2用相邻年份的价格计算产出/

5.4.3计算两种变化率的均值/

5.4.4链接到基年/

附录检查站/

 第6章工作与失业

6.1劳动力市场指标/

6.1.1人口现状的调查/

6.1.2人口调查的标准/

6.1.3劳动力市场的两个主要指标/

6.1.4失业的其他衡量方法/

检查站6.1/

6.2美国劳动力市场的变化趋势及其波动/

6.2.1失业率/

6.2.2劳动力参与率/

6.2.3衡量失业的替代指标/

6.2.4审视非全时就业/

检查站6.2/

6.3失业与充分就业/

6.3.1摩擦性失业/

6.3.2结构性失业/

6.3.3周期性失业/

6.3.4“自然”失业/

6.3.5失业与实际GDP/

检查站6.3/

本章总结/

本章检查站/

 第7章CPI与生活成本

7.1消费者价格指数/

7.1.1如何理解CPI/

7.1.2编制CPI/

7.1.3CPI市场篮子/

7.1.4月度价格调查/

7.1.5计算CPI/

7.1.6测量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检查站 7.1/

7.2CPI和其他价格水平指标/

7.2.1造成CPI偏差的因素/

7.2.2偏差的大小/

7.2.3CPI偏差的两个后果/

7.2.4其他价格水平和通货膨胀率指标/

检查站 7.2/

7.3名义价值和实际价值/

7.3.1不同时期的美元和美分/

7.3.2宏观经济学中的名义变量和实际变量/

7.3.3名义GDP和实际GDP/

7.3.4名义工资率和实际工资率/

7.3.5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

检查站 7.3/

本章总结/

本章检查站/

 第8章潜在GDP与自然失业率

8.1潜在GDP/

8.1.1生产函数/

8.1.2劳动力市场/

检查站8.1/

8.2自然失业率/

8.2.1工作搜寻/

8.2.2工作配给/

检查站 8.2 /

本章总结/

 本章检查站/

 第9章经济增长

9.1经济增长的基础知识/

9.1.1计算经济增长率/

9.1.2持续增长的威力/

检查站9.1/

9.2劳动生产率的增长/

9.2.1劳动生产率/

9.2.2储蓄与实物资本投资/

9.2.3人力资本的拓展与新技术的发现/

9.2.4各种因素综合作用带来劳动生产率的增长/

检查站9.2/

9.3经济增长理论/

9.3.1古典增长理论/

9.3.2新增长理论/

检查站9.3 /

9.4实现更快的增长/

9.4.1经济增长的前提条件/

9.4.2实现更快增长的政策/

9.4.3政策的作用有多大/

检查站9.4/

本章总结/

 本章检查站/

 第10章金融、储蓄和投资

10.1金融机构和市场/

10.1.1一些金融定义/

10.1.2金融资本市场/

10.1.3金融机构/

10.1.4破产和流动性不足/

10.1.5利率和资产价格/

检查站10.1/

10.2可贷资金市场/

10.2.1可贷资金市场的资金流动/

10.2.2可贷资金的需求/

10.2.3可贷资金的供给/

10.2.4可贷资金市场均衡/

10.2.5需求和供给的变化/

检查站10.2/

10.3可贷资金市场中的政府/

10.3.1政府预算盈余/

10.3.2政府预算赤字/

检查站10.3/

本章总结/

本章检查站/

 第11章货币系统

11.1什么是货币?/

11.1.1货币的定义/

11.1.2货币的职能/

11.1.3今天的货币/

11.1.4货币测量的官方标准:M1与M2/

11.1.5支票、信用卡、借记卡和电子支票/

11.1.6萌芽阶段的新货币:电子货币/

检查站11.1/

11.2银行系统/

11.2.1商业银行/

11.2.2储蓄机构/

11.2.3货币市场基金/

检查站11.2/

11.3联邦储备系统/

11.3.1美联储的结构/

11.3.2美联储的政策工具/

11.3.3美联储的政策工具如何发挥作用/

检查站11.3/

11.4监管货币的数量/

11.4.1通过贷款来创造存款/

11.4.2公开市场操作如何影响基础货币/

11.4.3公开市场操作的乘数效应/

11.4.4货币乘数/

检查站11.4/

本章总结/

本章检查站/

 第12章货币、利息与通货膨胀

12.1货币与利率/

12.1.1货币需求/

12.1.2货币需求的变化/

12.1.3货币供给/

12.1.4名义利率/

12.1.5改变利率/

检查站12.1/

12.2货币、价格水平与通货膨胀/

12.2.1长期货币市场/

12.2.2货币数量的变化/

12.2.3托儿所俱乐部中的价格水平/

12.2.4货币数量论/

12.2.5通货膨胀与货币数量论/

12.2.6恶性通货膨胀/

检查站12.2/

12.3通货膨胀的成本/

12.3.1通货膨胀税成本/

12.3.2皮鞋成本/

12.3.3混乱成本/

12.3.4不确定性的成本/

12.3.5通货膨胀成本有多大?/

检查站12.3/

本章总结/

本章检查站/

 第13章总供给和总需求

13.1总供给/

13.1.1总供给的基础知识/

13.1.2总供给的变化/

检查站13.1/

13.2总需求/

13.2.1总需求的基础知识/

13.2.2总需求的变化/

13.2.3总需求乘数/

检查站13.2/

13.3解释经济趋势和波动/

13.3.1宏观经济均衡/

13.3.2宏观经济均衡的三种类型/

13.3.3经济增长和通胀趋势/

13.3.4经济周期 /

13.3.5通货膨胀周期/

13.3.6通货紧缩和大萧条/

检查站13.3/

本章总结/

本章检查站/

 第14章总支出乘数

14.1支出计划和实际GDP/

14.1.1消费函数/

14.1.2进口与GDP/

检查站14.1/

14.2均衡支出/

14.2.1引致性支出与自发性支出/

14.1.2计划总支出与实际GDP/

14.2.3均衡支出/

14.2.4收敛到均衡/

检查站14.2/

14.3支出乘数/

14.3.1乘数的基本原理/

14.3.2乘数的规模/

14.3.3乘数和边际消费倾向/

14.3.4乘数、进口和个人所得税/

14.3.5经济周期的转折点/

检查站14.3/

14.4总需求曲线与均衡支出/

14.4.1从均衡支出中推导总需求曲线/

检查站14.4/

本章总结/

本章检查站/

 第15章短期政策的权衡取舍

15.1短期菲利普斯曲线/

15.1.1总供给与短期菲利普斯曲线/

15.1.2为什么要关注菲利普斯曲线?/

检查站15.1/

15.2短期和长期菲利普斯曲线/

15.2.1长期菲利普斯曲线/

15.2.2预期通货膨胀/

15.2.3自然率假说/

15.2.4自然失业率的变化/

15.2.5自然失业率的变化已经改变了取舍吗?/

检查站15.2/

15.3通货膨胀和失业的影响因素/

15.3.1预期通货膨胀率的影响因素/

15.3.2以降低失业率为政策目标/

检查站15.3/

本章总结/

本章检查站/

 第16章财政政策

16.1财政预算/

16.1.1制度和法律/

16.1.2预算盈余、赤字和负债/

16.1.32014年财政预算/

16.1.4一颗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险的定时炸弹/

检查站16.1/

16.2财政刺激/

16.2.1思想流派和当今共识中的分歧/

16.2.2财政政策和总需求/

16.2.3自发的财政政策/

16.2.4周期性和结构性的预算余额/

16.2.5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16.2.6成功的财政刺激/

16.2.7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的限制性因素/

检查站16.2/

16.3供给方:潜在GDP和增长/

16.3.1充分就业和潜在GDP/

16.3.2财政政策、就业和潜在
GDP/

16.3.3财政政策和潜在GDP:一个
图形分析

16.3.4税收、赤字和经济增长/

16.3.5来自供给方的争论/

16.3.6需求效应和供给效应的结合/

16.3.7财政政策的长期影响/

检查站16.3/

本章总结/

本章检查站/

 第17章货币政策

17.1美联储如何指导货币政策/

17.1.1货币政策目标/

17.1.2可操作的“就业最大化”目标/

17.1.3可操作的“价格稳定”目标/

17.1.4货币政策的职责/

17.1.5选择货币政策工具/

17.1.6联邦基金利率/

17.1.7美联储的决策策略/

17.1.8联邦基金利率目标的实现/

17.1.9金融危机中恢复金融稳定/

检查站17.1/

17.2货币政策传导/

17.2.1快递浏览/

17.2.2利率变化/

17.2.3汇率变化/

17.2.4货币和银行贷款/

17.2.5长期实际利率/

17.2.6支出计划/

17.2.7美联储与衰退的斗争/

17.2.8美联储与通货膨胀的斗争/

17.2.9松散的联系与长期且可变的时滞/

17.2.10最终的实践检验/

检查站17.2/

17.3另外的货币政策策略/

17.3.1为什么要有规则?/

17.3.2通货膨胀目标规则/

17.3.3货币目标规则/

17.3.4名义GDP目标规则/

检查站17.3/

本章总结/

本章检查站/

 第18章国际贸易政策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