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出口商品结构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出口商品结构研究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22.77 6.0折 38 全新

库存4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韩晓东著

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

ISBN9787509630679

出版时间2014-08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38元

货号8469055

上书时间2023-12-23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韩晓东,1983年生,河南周口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博士。现供职于国家商务部政策研究室,长期从事宏观经济、靠前贸易、金融投资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先后在各类学术期刊及财经媒体发表文章数百篇,参与完成重量重点研究课题十几项。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三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一、出口商品结构的分类标准
  二、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动趋势
  三、出口商品结构的影响因素文献综述
  四、出口结构优化相关文献综述
  五、相关界定
第二章 出口商品结构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重商主义贸易理论
  一、重商主义贸易理论的主要内容
  二、重商主义学派的思想贡献
  三、重商主义学派的当代影响
 第二节 古典贸易理论
  一、绝对优势理论
  二、比较优势理论
 第三节 现代贸易理论
  一、H一0模型的主要内容
  二、要素禀赋理论的完善及影响
  三、里昂惕夫之谜
 第四节 新贸易理论
  一、规模经济理论
  二、新要素贸易理论
  三、竞争优势理论
第三章 21世纪以来中国出口商品结构演进
 第一节 21世纪中国商品出口增长情况
 第二节 中国商品出口行业结构分析
  一、21世纪以来出口商品结构变动情况
  二、中国初级产品出口结构分析
  三、中国工业制成品出口结构分析
  四、重点出口种类结构分析
  五、中国出口商品结构集中度分析
  六、小结
 第三节 中国出口产品结构分析
  一、21世纪以来中国各类产品出口增长情况
  二、机电产品出口结构分析
  三、纺织品出口商品结构分析
  四、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结构分析
  五、小结
 第四节 中国出口商品贸易方式结构分析
  一、一般贸易方式出口结构分析
  二、加工贸易方式出口结构情况
  三、小结
第四章 中国出口商品比较优势变动分析
 第一节 中国出口商品显性比较优势分析
  一、中国出口商品比较优势变动分析
  二、初级产品比较优势变动情况
  三、工业制成品比较优势变动情况
 ……
第五章 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影响因素及预测
第六章 中国商品出口增加值结构变动研究
第七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精彩内容
中国改革开放尤其是加入WT0以后.经济日益融入全球生产贸易体系,外贸依存度显著提升,贸易结构也发生了深刻变化。本书以中国出口商品结构为研究对象(未包括港澳台地区),除个别章节外,研究时间界限为2001~2012年,具体研究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中国商品出口市场结构的状况和演进过程;二是中国出口商品的比较优势变动情况:三是中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影响因素以及变动趋势;四是中国出l3商品结构的优化程度.研究商品出口所带来的增加值收益。
  实证研究结果显示,21世纪以来中国出口商品总体保持了较快增长势头,出口HH指数逐步上升,出口产品的集中度有所提升。初级产品的出口金额比重逐步下降,工业制成品的出口金额比重上升.如今中国已经是典型的工业出l:7大国。分行业看,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中国出口规模中的比重最大,但出l3增速相对最慢。资本密集型产业曲口规模比重最小,但出口增速相对最快。我国处于比较劣势地位的出口产品集中在初级产品、部分化学产品及高技术产品,处于比较优势地位的出口产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及部分高技术产品。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呈现缓慢回落态势,但劳动密集型产品仍是我国出口比较优势最为显著的类别。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有所上升,但在全球主要经济体竞争中仍难以占据优势。以金融危机为标志,我国的商品出口竞争优势出现了“拐点”,无论是居于比较优势地位的纺织品.还是处于发展阶段的高新技术产品,竞争优势指数的改善都有所迟滞。
  中国的出口商品结构与要素禀赋、教育科技水平、汇率等因素密切相关。对于我国技术、资本密集型产品占出口总额的比重结构而言,人口抚养比、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人民币汇率等变量具有较为显著的解释意义。从发展趋势看,未来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将继续发生变动,到2030年,我国技术、资本密集型产品占出口总额的比重很可能继续上升,常规情形下该比重将达到64.4%.激进和保守情形下分别可能达到57.1%和71.9%。
  中国单位出口中增加值含量较低,特别是加工出口对中国增加值的拉动作用尤为微弱。与其他主要经济体相比较,我国出口的增加值成分明显偏低.离贸易强国还有较大差距。但是21世纪以来,中国的出口增加值率逐步上升.出口结构趋于优化。鉴于当前加工贸易出口占比正在不断缩小,以及我国科技、资金实力的增强,未来我国出口增加值率有望继续提高。
  中国应继续充分重视出口的经济增长意义,在改善结构和效益的基础上巩固外需.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发挥贸易比较优势,提升技术、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全球竞争力,鼓励企业出口从传统的生产成本优势向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新优势转化。促进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协调互动,推动进口与出口的协调发展,加快发展服务贸易。培育向价值链两端延伸的国际竞争优势,在巩固“中国制造”、“中国加工”地位的同时.重点推动“中国营销”和“中国创造”。完善开放型经济发展环境,统筹推进多边、双边和区域次区域合作,以坚持核心利益、交换边缘利益为原则.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争取早日在“牵一发而动全身”、具备战略意义的双边经贸谈判中取得突破。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