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代中国农村内生金融建设思想研究:1927-1949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近代中国农村内生金融建设思想研究:1927-1949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22.77 6.0折 38 全新

仅1件

上海黄浦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韩丽娟著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13110848

出版时间2013-07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38元

货号8265711

上书时间2023-12-21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韩丽娟,女,1980年10月生于甘肃兰州,经济学博士。现为浙江科技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经济思想史。著有博士论文《20世纪上半期中国农村内生金融建设思想研究(1927~1949)》,在一级期刊和CSSCI来源期刊等学术刊物上合作或独立发表论文4篇。

目录
导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方法与路径
    一、问题的提出
    二、概念界定
    三、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四、研究特点
  第二节  文献回顾
    一、有关20世纪20、30年代中国农村内生金融建设的研究
    二、运用现代经济理论对农村内生金融建设的研究
第一章  近代中国农村内生金融建设思想之发端
  第一节  传统农村金融思想的余绪与近代的革新
    一、传统的政府农贷思想与民间金融思想对近代的影响
    二、20世纪20、30年代农村的金融不足问题
    三、传统农村金融思想的近代发展
  第二节  农村金融组织选择思想
    一、关于农村金融组织选择的总体认识
    二、关于农村内生金融建设必要性的看法
    三、关于农村内生金融建设可能性的考察
    四、农村金融组织选择思想的效应分析
  第三节  由邹平庄仓合作社的创办实例引发的农村内生金融思考
    一、邹平庄仓合作社的创办经过
    二、由邹平庄仓合作社的推行经过引发的农村内生金融思考
第二章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农村金融政策的影响与农村金融监管思想的提出
  第一节  1927—1936年的农村金融市场政策及其对农村外、内生金融的导向
    一、限定农贷数额的《储蓄银行法》
    二、规定农贷利率的《中华民国合作社法》
  第二节  1937—1949年的信用分配、储蓄动员政策及其对农村外、内生金融的控制
    一、信用分配政策的产生及其实施
    二、储蓄动员政策的产生及其实施
    三、信用分配政策与储蓄动员政策对农村外、内生金融组织的控制:缘由与效果
  第三节  农村金融监管思想的提出
    一、农村金融监管的必要性
    二、关于农村金融监管内容与范围的探讨
    三、关于农村金融监管模式的设想
第三章  农村外生金融组织对农村内生金融组织的援助与培育思想及其行政化转向
  第一节  1927—1936年农村外生金融组织对农村内生金融组织的援助与培育思想
    一、商业银行投资农村的必要性
    二、关于农村外生金融组织农贷动机与资金来源的探讨
    三、关于农村外生金融组织农贷行为的看法
    四、关于农村外生金融组织农贷方式的思考
    五、农村外生金融组织对农村内生金融组织的培育思想
    六、农村外生金融组织与农村内生金融组织关系的界定
  第二节  1937—1949年农村外生金融组织对农村内生金融组织援助与培育思想的行政化转向
    一、农村外生金融组织的行政化转向:由私营银行到政府银行的变更
    二、农村外生金融组织资金来源思想对政府作用的重视
    三、农村外生金融组织农贷行为的政策性倾向
    四、农村外生金融组织农贷方式的政策性偏向
    五、农村外生金融组织对农村内生金融组织培育思想的行政化
第四章  农村内生金融建设思想发展之阶段性特征
  第一节  1927—1936年农村内生金融建设思想之特征
    一、农村内生金融的资金来源思想重视自筹资金
    二、农村内生金融的组织结构思想向富农倾斜
    三、农村内生金融组织的运营思想以农民需要为出发点
  第二节  1937—1949年农村内生金融建设思想之特征
    一、1937年之前农村内生金融建设效果之检讨
    二、农村内生金融组织的资金来源思想偏重吸收存款
    三、农村内生金融的组织结构思想对贫农的青睐
    四、农村内生金融组织的运营思想以政府需要为出发点
第五章  农村内生金融建设的效果、评价与原因分析
  第一节  农村内生金融建设的效果及其评价
    一、农村内生金融建设的“内生性”目标阐释
    二、农村内生金融建设的效果
    三、农村内生金融建设效果之近代评价
  第二节  农村内生金融建设效果的原因分析
    一、农村内生金融成长的动因
    二、经济状况与文化背景的制约
    三、农村合作政策的导向
    四、银行贷款与合作指导的影响
第六章  农村外生金融与农村内生金融因果关系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检验方法及数据来源
    一、检验方法
    二、数据来源
  第二节  检验结果
    一、平稳性检验
    二、协整检验
    三、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第七章  近代中国农村内生金融建设思想的启示
  第一节  农村内生金融建设思想的演进路径与历史经验的总结
    一、农村内生金融建设思想的演进路径
    二、历史经验的总结:农村外生金融组织对农村内生金融建设的影响
  第二节  现实的思考:商业银行为主导的农村金融增量式改革建议
    一、农村金融发展的现状
    二、培育农村内生金融组织的必要性
    三、培育农村内生金融组织的途径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内容摘要
 韩丽娟编著的这本《近代中国农村内生金融建设思想研究(1927-1949)》展示了20世纪30年代“商资归农”浪潮及后期南京国民政府倡导的合作运动中,农村外生金融组织对农村内生金融组织的导向作用。尝试以经济思想要素构建模型并作实证分析,有助于人们了解近代中国农村内生
金融建设思想的演变和效果,为现行的商业银行为主导的农村金融“增量式”改革提供历史借鉴。

精彩内容
韩丽娟编著的这本《近代中国农村内生金融建设思想研究(1927-1949)》展示了20世纪30年代“商资归农”浪潮及后期南京国民政府倡导的合作运动中,农村外生金融组织对农村内生金融组织的导向作用。尝试以经济思想要素构建模型并作实证分析,有助于人们了解近代中国农村内生金融建设思想的演变和效果,为现行的商业银行为的农村金融“增量式”改革提供历史借鉴。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