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斯大林格勒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斯大林格勒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22.77 6.0折 38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时代生活编辑部编

出版社海南出版社

ISBN9787544358071

出版时间2014-11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38元

货号8383326

上书时间2023-12-20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美国时代生活丛书编辑部,世界很好出版人,编著过一系列对世界产生重大的图书如:《优选通史》系列、《第三帝国》系列、《人类一千年》系列等,后与美国在线收购合并。

目录
1.取得东线胜利的大计划9

 2.老鼠战争75

 3.伏尔加河的炼狱133

 4.走向毁灭之路197

 附文

 目标:克里米亚56

 军队的“空中铁拳”121

 残兵败将的末日184

内容摘要
希特勒于1942年7月16日飞往东线,即被罢免的指挥官费德尔·冯·博克元帅登上向西返回的飞机的第二天。在乌克兰的维尼察附近的一个松树林里,那天早上,元首和他的军事参谋人员在以前苏军的阵地上建立起一个新的前线指挥部。他决定从东普鲁士的“狼穴”调动到这个深入苏联境内的小木屋,这一决定坚定了他对于国防军最终将移师前进取得胜利的信心。
尽管希特勒感到不舒适,但仍然表现出很有信心。在这座被他命令为“狼牙”的营地里,闷热潮湿,并且新烧焦的厚木板散发出阵阵恶臭,让他头痛欲裂。但是,在坦克部队现在肃清顿河大河湾下游支流之前,俄国人就迅速地撤退,这使他相信他在此处停留的时间将会很短暂。“俄国人完蛋了。”他向最高统帅部参谋长弗兰茨·哈尔德夸耀道。“我必须承认,事情的确是这样。”哈尔德应声附和说,不过他在日记中却抱怨元首那“老是低估敌人能力的倾向”。
希特勒对一支即将失败的红军抱有乐观的看法,这导致一系列命令和指令的制定,执行起来会给德军在俄国南部的兵力加大压力。实际上,在重新调整南方攻势的前夕,他宣布了从这个前线抽走不少于9个师的计划。2个精锐的摩托化步兵师,即“大德意志”师和党卫队近卫师,将在法国重新部署,以减轻他对盟国军队进攻不断增长的恐惧感。第9和第11两个坦克师,将转入中央集团军群序列。而其余5个师,曼施泰因在克里米亚获胜的第11集团军的主力部队,正准备跨过刻赤海峡攻入高加索地区,将派往上千英里之外加强北方集团军群,投入去年夏季就已计划好的,也是元首期望的将是对列宁格勒的最终的、决定性的攻势。总体而言,无论如何,希特勒的信心在他对“蓝色行动”最终阶段修改的计划中反映出来。在新的计划中,他要求在南线的部队将不仅完成夏季攻势之前所要达到的目标,而且还承担一个极具野心的任务。威廉·李斯特的A集团军群除了夺取高加索至关重要的油田之外,还将占领“黑海整个的东部海岸线,从而肃清黑海港口以及消灭敌军的黑海舰队”。与此同时,马克西米利安·冯·韦希的B集团军群将不再向东前往斯大林格勒去保护进到高加索的左翼部队。现在应寄希望于快速夺取这座以斯大林命名的城市。
希特勒的新指令遇到惯用的军事教条会化为泡影。他的两个在南部前线的集团军群将不得不在右面分叉,从而双方之间拉开了一个大的且易受攻击的间隙,分开后加重了补给线的压力。正如刚刚被解职的博克所预见的,作战正在被“一分为二”。
这次作战取得的首个战功应记在向南进攻的李斯特A集团军群功劳簿上。甚至在希特勒签署他的训令时,该集团军群的坦克和步兵正在罗斯托夫的街道上激战着。罗斯托夫位于亚速海附近顿河口上,是通往高加索的门户,其地理位置如此重要,再加上俄国人英勇的战斗延缓了德军行动。德军不得不与苏军部队进行从一座房屋到另一座房屋的争夺战。
在俄国这还是第一次,国防军不得不忍受巷战的危险。在激烈战斗两天后,德军步兵用反坦克炮扫清了横跨顿河的主要桥梁的道路。他们的任务用一名营级指挥官的话来说就像“剃胡须”,清除阳台、烟囱以及其他任何可能躲藏着士兵的建筑物。截止到7月25日,即希特勒的新指令签署两天后,红军已跨过顿河撤退,德军士兵为入侵高加索开始建立桥头堡。
在7月下旬,A集团军群分成两个主力纵队,在约100英里宽的战线上越过顿河向南进军。穿过罗斯托夫的右翼部队,由理查德·鲁奥夫的第17集团军和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组成。从深远东面突进的左翼部队,以艾瓦尔德·冯·克莱斯特的第1坦克集团军为主。克莱斯特拥有400辆坦克,在希特勒决定将对斯大林格勒的攻势调整到7月31日后,在其左翼,他得到了来自赫尔曼·霍特的第4坦克集团军的两个坦克师的援助。
当他们攻入高加索时,德军面临行军非常困难的地形。最远的油田位于里海附近的巴库,距罗斯托夫东南的直线距离大约700英里,这段距离比德军从苏联边境前进到罗斯托夫还要远,至少要花13个月才完成。高加索群山是一条长达700英里高达1.8万英尺峰峦叠嶂的山脉。在抵达这道可怕的障碍前,德军纵队不得不横越300英里平原,这平原逐渐向南方和东方伸展出去,从肥沃和灌溉良好的产粮区进入荒芜的沙漠,那里根本就没有铁路或叫得出名字来的公路。
然而,李斯特陆军元帅还是找到了不少乐观的理由。他面前的苏军主要是在顿河北岸已经被粉碎的6个苏联集团军的残余部队。尽管斯大林于7月28日下达特别命令,声称“不许后退一步”,俄国人仍然在撤退,第1坦克集团军报告说他们“简直是在落荒而逃”。李斯特最大的担心还是燃料,它们需要通过飞机空运给他的快速纵队。这个局面看上去在8月4日有所改观,在看到前方700英里远的最终目标后,他预计,“机动部队向东南方进行快速突击,在向巴库前进的任何地方,将不会遭遇强有力的敌军抵抗行动。”
沿着整个高加索前线,战斗在证实着李斯特的乐观看法。在左翼,顿河以南约50英里处,他的坦克成功地越过了马尼奇河流域的重要障碍。马尼奇河上有一座座水坝拦截的宽达1英里的水库。撤退中的红军打开水坝的泄洪闸并在河南岸挖掩体防守,这样一来,使德军渡河过去就更难了。但是第3坦克师的官兵扫清了所有障碍。当德军炮兵压制苏军炮火时,士兵们在漏水的攻击艇中一面使劲划桨渡过水位高涨的河流,一面拼命用空饭盒向外舀出漏进来的水。以这个桥头堡为起点,他们随后从后方攻占了苏军控制的一个水坝,并且坦克还从其顶部开了过去。
该师冒着酷热向南推进,进入卡尔米克草原荒芜地区。坦克和卡车卷起滚滚尘土,以至于面对面连敌我都无法分清。德军在不许向苏军飞机开火的命令下向前方急速前进不久便暴露了身份。奥托·坦宁格是该师的一名通信兵,事后回忆地面人员辨认即使处于附近的目标也颇为困难。他参与了一座小村庄附近的侦察任务,这时长官“突然间发现有可疑的目标,并且发出无线电信号:‘敌人的坦克排成队向着村庄这边开过来。’我们大吃一惊,而随即我们发现这些所谓的‘坦克’实际上是一些骆驼”。
坦克以极快的速度前进,希望在苏军离开这片广阔的草原并在山区建立阵地之前抓住他们。德军占领了大片的区域,李斯特不得不全力开动2个坦克师,将他们部署在东面以保护他的装甲部队正在拉长的左翼。尽管俄国人继续抵抗,第3和第23坦克师还是席卷了这块草原地区。8月10日,他们攻占了顿河以南250英里处的皮亚蒂格尔斯克城,并开到高加索山脚下。

主编推荐
全新认识纳粹统治下的德国,让历史不再重演,愿世界永远和平

 反思过去,权力、私欲、野心、掠夺、谎言……

 真实的细节,鲜活的记忆,较为的噩梦

 第三帝国的影像一个时代的梦魇

 让真实的历史说话

 一段心绪难平的历史

 一场冷汗淋漓的噩梦

 以第三帝国的视角,从内部解剖纳粹德国的冷酷与血腥,多方面还原那个时代的痛苦与绝望。值得较为珍藏的大型图文二战史诗经典。

精彩内容
这里是炼狱

 “我的国家所能期望的优选的结果就是双方打个平局;任何夺取斯大林格勒的希望都会化为泡影。”德国陆军元帅曼施坦因这么总结道。

 在历目前,没有记录斯大林格勒炼狱的确切伤亡数字。但是德军第6集团军的25万官兵,除了9万多人投降外,的确有约12.5万人在斯大林格勒的战斗中阵亡或死于寒冷、饥饿及疾病。大概另有3.5万人安全逃离。

 至于苏联方面,虽然取得伟大的胜利,但却付出75万人阵亡、负伤以及失踪的巨大代价。

 《第三帝国》系列是由美国时代生活图书出版公司主持编辑的大型图文性史诗作品。全系列共有21本。每一本都向您展示了手的私人记录,从未发表过的照片,亲历者的回忆录和新解密的官方档案。它们恰如一幅徐徐展开的巨型画卷,将读者带回那腥风血雨的黑暗时代,您仿佛置身于喧嚣狂热的柏林,遍地瓦砾的华沙,燃烧的斯大林格勒,沙尘滚滚的北非,令人不寒而栗的集中营,还有党卫队的秘密会议,希特勒的办公室,他的书房、卧室,甚至对他的思想动态的把握。每一本书都有一个中心主题,整个系列连起来则构成了迄今为止很完整很细致的“第三帝国史”。

 ●以第三帝国的视野,从内部解剖纳粹德国的冷酷与血腥;

 ●美国时代生活图书编辑部集体创作;

 ●手的私人记录,2800余张从未发表过的照片;

 ●2015年二战胜利70周年重磅作品,值得较为珍藏的大型图文二战史诗经典。

 关键词·军事·历史·纳粹德国·第三帝国·党卫队·希特勒·二战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