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类世:多学科交叉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人类世:多学科交叉研究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82.18 6.4折 128 全新

库存48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朱莉娅·阿德尼·托马斯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725042

出版时间2021-03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28元

货号11787507

上书时间2023-12-11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朱莉娅·阿德尼·托马斯(Julia Adeney Thomas),圣母大学历史系副教授。已出版的专著有《重构现代化——日本政治意识形态中的自然观》(Reconfiguring Modernity: Concepts of Nature in Japanese Political Ideology,2001年出版,获费正清奖)、《自然边缘的日本:全球强国的环境背景》(Japan at Nature s Edge: The Environmental Context of a Global Power,2013)、《反思历史的距离》(Rethinking Historical Distance,2013)和《可视化法西斯主义:20世纪全球右翼的崛起》(Visualizing Fascism: The Twentieth-century Rise of the Global Right,2020)。托马斯的专长领域是日本思想文化史、全球史、摄影学和环境学。

目录

目录

中文版序

前言

致谢

第1章 多学科人类世 1

1.1 困境而非问题 2

1.2 衡量尺度、因果及重要性的绊脚石 4

1.3 两种尺度类型 5

1.4 人类生存尺度 8

1.5 驱动力与力量 9

1.6 结论 12

第2章 人类世的地质背景 13

2.1 从地质学看我们的时代 13

2.2 “中年”地球 14

2.3 解析地球的活跃性 15

2.4 地球的深时变化 17

2.5 氧的转换 17

2.6 气候变化和地球系统变革的前奏 19

2.7 动物革命 21

2.8 延续至今的宙:生物学特征 22

2.9 当今的宙:气候特征 24

第3章 人类世:地质年代单位和大加速 27

3.1 古老地球的发现 27

3.2 地质年代表的建立 28

3.3 人类世概念的前身 29

3.4 保罗 克鲁岑的介入 30

3.5 地质分析 31

3.6 人类世从何时开始 34

3.7 大加速及其地质记录 35

3.8 人类世的物理沉积物 36

3.9 人类世的化学信号 39

3.9.1 碳 39

3.9.2 氮和磷 40

3.9.3 放射性核素等 41

3.10 人类世的生物信号 42

3.11 人类世的未来 44

第4章 人类世与气候变化 46

4.1 控制气候的行星因素 46

4.2 人为因素 48

4.3 工业的标志物 49

4.4 温度效应 50

4.5 过去和现在的气候反馈 52

4.6 人类世的人类气候反馈 53

4.7 人类世的气候后果 54

4.8 海平面上升 55

第5章 人类世与生物圈的转变 58

5.1 生物圈 58

5.2 动植物群的全球化 60

5.3 重组后的岛屿生态 61

5.4 重组后的大陆生态 62

5.5 被改造的生态景观 63

5.6 被改造的生物圈 64

5.7 一个动物门的死亡预言 66

5.8 人类消费和生物圈 67

5.9 不断增长的人类能源消耗 67

5.10 技术圈 69

5.11 生物圈的近期轨迹 71

5.12 技术圈和生物圈能否共存 72

第6章 人类世中的人类 73

6.1 古人类学、考古学和人类学 73

6.1.1 人类的时间尺度 74

6.1.2 人类社会的自然环境 74

6.1.3 地方文化与世界文化 75

6.1.4 古人类学与考古学 75

6.1.5 文化与社会人类学 77

6.2 点燃人类世的历史 81

6.2.1 太阳底下的新鲜事 81

6.2.2 尺度与人类世史 83

6.3 人类世史的具体科学 84

6.4 人类世史中的人性重塑 85

6.5 结论 87

第7章 行星极限的经济学和政治学 89

7.1 主流经济学:增长即好事 91

7.1.1 主流经济学和政治学:将市场、社会与自然分离 93

7.1.2 挑战无限增长的信念 95

7.1.3 为有限地球重新规划经济学和政治学 97

7.2 环境经济学:在不改变政治的情况下把自然放到市场 98

7.3 生态经济学:将市场置于自然和政治之下 102

7.4 生态经济学的建议 103

7.5 适应人类世:对北方世界的建议 107

7.6 适应人类世:对南方世界的建议 108

7.7 结论 111

第8章 人类世的生存挑战 113

8.1 不同的世界,不同的希望 117

8.2 人类世道德与个人行为 117

8.3 人类世的技术“修复” 120

8.4 新人类系统可能实现吗 124

8.5 当今地球系统的降临 126

8.6 当前的稳定状态 127

8.7 多学科交叉和多尺度挑战 130

8.8 结论 132

参考文献 133



内容摘要

第1章 多学科人类世

 亚历山大 冯 洪堡(Alexander von Humboldt,1769—1859)是普鲁士著名的博学家,例证了理解人类世的复杂性需要将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相融合。作为一名勇敢无畏的探险家,他走遍了西伯利亚和南美洲,收集了物种、空气温度、海水盐度等大量信息。他的目标是将这些资料整合到全球的图案中,他认为只有通过这些大型图案,才能理解诸如气候、海洋环流、地震、火山和地磁等现象。为了达到全球视野,他深入研究了各类游记,采访了土著居民,收集了水手的奇闻逸事,*终建立了一个可以提供数据信息的全球网络。他的兴趣爱好同样带有人文和政治色彩,正如他对形形色色的动植物着迷一样,文化差异、各种观念和习俗也令他着迷。他认为世界上所有民族同属一个人种,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和文化优越于或能支配其他民族和文化。洪堡的思想超前于他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充满热情、直言不讳的反帝国主义、反殖民主义和反奴隶制者”(Jackson 2019,p.1075)。一方面,他提出了准确、系统地衡量和描述自然的重要方法;另一方面,他很欣赏那些赋予人类生命丰富意义的,但与之并不相称的社会观念、神明观念和时间观念。总之,他兼顾数据性和叙事性,这种兼顾真实性、广泛性和包容性的多学科研究范式是现今研究人类世的*佳方法。

 人类世自出现以来就具有多学科特性。各个领域的自然科学家,连同社会科学家、人文学者、文艺评论家、艺术家、新闻工作者和社会活动家很早便意识到地球正在发生一些奇怪的变化,并试图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地球是如何以及为何变化的。从这些角度来看,曾经无边无际、丰裕富饶的地球已变得局限、污浊,并趋于陌生化。正如后续章节将提到的,一些先行家很早便认识到人类活动已经急剧改变了地球系统,包括18世纪的法国博物学家乔治斯-路易 勒克莱尔(即布丰伯爵)(Georges-Louis Leclerc,the comte de Buffon,1707—1788)、19世纪的文艺评论家约翰 拉斯金(John Ruskin,1819—1900)和俄罗斯科学家弗拉基米尔 维尔纳茨基(Vladimir Vernadsky,1863—1945)。*近,科学记者安德鲁 列夫金(Andrew Revkin)、考古学家马特 埃奇沃思(Matt Edgeworth)、科学史学家内奥米 奥雷斯克斯(Naomi Oreskes)、社会活动家格蕾塔 通贝里(Greta Thunberg)和历史学家约翰 麦克尼尔(John McNeill)等也注意到了地球的急剧变化。在记者比尔 麦吉本(Bill McKibben)看来,我们已经不在地球上生活了,而是生活在一个“变异地球”(Eaarth)上(McKibben 2010)。虽然评估地层和地球系统变化的证据是地质学家的工作,更广义上讲是地球系统科学家的工作,但人类活动是如何以及为何将地球推向危险轨道的,这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同样,虽然是否将人类世增设到地质年代表中是由地球科学界决定的,但是如何在持续恶化陌生的环境中生存却是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考虑的。“变异地球”需要我们从尽可能广泛的资源中获取新知识。

 大多数人对我们所面临的前所未有的地球变革有所了解。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表示,现今大气中的 CO2含量比过去80多万年(人类进化之前)的含量都高,正在造成大气变暖。现今,日渐陌生的地球上出现了19.3万多种人造“无机晶体化合物”(inorganic crystalline compounds),远远超过了地球上的天然矿物量(约5000种);塑料也远超83亿 t之多;近60年来,固定氮的含量翻倍,氮循环受到的影响比过去25万年来都快;放射性核试验和发电工作衍生了新型核辐射;生物圈也在发生快速变化等。同样,人类社会正在发生急剧变化,通信、运输和制造系统的全球化程度前所未见。地球上空前拥挤,1900年,地球人口约15亿;到20世纪60年代,约30亿;而现今已超过了78亿。“人类总量”(anthropomass)[如瓦科拉夫 斯米尔(Vaclav Smil)所定义的]和驯养动物数量占据陆生哺乳动物总数量的97%,使得野生哺乳动物占比仅有3%(Smil 2011,p.617)。以前也从未有这么多人居住在城市中,尤其是大城市,如广州现有2500万人(原书数据有误,根据广州市统计局发布的报告,2019年年末,广州市常住人口约1500万人——译者注)。人类需求成倍增加,欲望不断增长,但地球资源的再生能力却在持续下降。每一个因素都有其自身独*性,人类世将所有这些(和其他)因素相融合,以便我们将地球视为一个反馈系统,由反馈环、临界点(尚无法预测)以及(人类正面临的)危险阈值组成。

 1.1 困境而非问题

 任何单一学科的认知方式都无法解释,一些人类活动是为何以及如何促成20世纪中叶人类世产生的这一问题,也无法提供应对这一前所未有、不可预测的情形的*佳方案。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人类世所展现的是困境而非问题。这一区别对于多学科研究而言尤为重要。问题也许是可以解决的,有时仅需借助相关领域专家研发的物理工具或提出的概念设计即可,但困境具有挑战性,摆脱困境需要借助多种手段。我们虽无法解决困境,但至少可以在困境中保持一些优雅和体面。

 要想在这个已经变化了的,而且越来越不宜居的地球上优雅而体面地生活,就必须抓住人类智慧宝库中一切可能有用的东西。但问题正如历史学家利比 罗宾(Libby Robin)所言:“人类该如何承担起责任并应对地球的变化。问题的答案不仅仅事关科学和技术,还关系到社会、文化、政治和生态(Robin 2008,p.291)”。同样,历史学家斯韦克 索林(Sverker S.rlin)认为主要的问题之一是“所有相关知识还不够专业”。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贡献目前还未被充分认可,但它们才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因为它们“所涉及的专业领域恰好与价值形成、伦理、概念、决策等相关”,是解决全球巨变问题的关键(S.rlin 2013,p.22)。而且,并非只有社会科学家和人文学者认为应对地球系统的变化还需要科学和技术之外的学科知识。地球系统科学家威尔 斯特芬(Will Steffen)及其同事也指出需要进行广泛的变革,包括快速实现“全球经济脱碳、生物圈碳汇优化、行为转变、技术创新、新的治理规定以及社会价值观的转变”(Steffen et al.2016,p.324)。新经济、政治和价值观至少应该与科学技术同等重要。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