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轼集(平装)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苏轼集(平装)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26.75 5.4折 50 全新

库存187件

上海黄浦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苏轼著

出版社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ISBN9787501376704

出版时间2022-12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50元

货号13041931

上书时间2023-12-11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导读

一、苏轼的生平与政事

二、苏轼的主要思想

三、苏轼在文学艺术上的成就

四、苏轼文诗词集的版本流传及本书选注说明


苏轼集

省试刑赏忠厚之至论

留侯论

喜雨亭记

稼说

超然台记

宝绘堂记

日喻

文与可画篑筜谷偃竹记

书蒲永升画后

方山子传

赤壁赋

后赤壁赋

记承天夜游

谢量移汝州表

石钟山记

答张文潜县丞书

潮州韩文公庙碑

记游松风亭

答谢民师推官书

和子由渑池怀旧

石鼓歌

真兴寺阁

和董传留别

泗州僧伽塔

游金山寺

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新城道中二首(其一)

……


主要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一、苏轼的生平与政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宋代著名文学家。世称苏眉山。因自号东坡居士,又称东坡、坡仙、坡老、老坡。因身为苏洵长子,故世称苏长公。官至翰林学士、端明殿学士,故世称苏内翰、苏端明。晚年提举成都玉局观,故世称玉局翁。

苏轼自少年时起,就“奋厉有当世志”①,以兼济天下为己任,储备能施之于政治的各种知识,“学通经史”,考察“前世盛衰之迹与其一时风俗之变”②。他受到儒家优秀政治品格的熏陶,如东汉义烈之士范滂、孔融等,给他很大影响。在强权的威胁下决不屈服,保持独立的人格,成为指导苏轼一生进退出处的基本原则。他除了熟读儒家经书,还博览诸子百家三教九流的著作,因而视野开阔,思维活跃,具有包容会通各家思想的博大精神。

仁宗嘉祐二年(1057),苏轼参加了礼部进士考试。他的《刑赏忠厚之至论》,受到文坛领袖知贡举欧阳修的高度赞赏,也引起了元老重臣的重视。母亲程夫人去世,苏轼随父与弟回蜀奔丧,丁母忧三年。终丧回朝,嘉祐六年(1061),欧阳修举荐苏轼对制策,应仁宗直言极谏策问,入三等,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公事。英宗治平二年(1065),苏轼由凤翔签判任还朝,差判登闻鼓院。英宗爱其才,想直接将他召入翰林,为宰相所劝止,于是依近例召试学士院,给予直史馆的荣耀馆职。但妻子王弗病故,次年父亲苏洵病故,苏轼再次回蜀丁父忧。

苏轼终丧还朝已是神宗熙宁二年(1069)。神宗皇帝力图改革弊政,起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依其议创设“制置三司条例司”的新机构,作为变法的主持机关。新法主要内容为理财与整军,目的是富国强兵,抑制“兼并”,堵塞“利孔”,将商品经济的利润收归朝廷。苏轼改革弊政的思路与王安石有重大的分歧。王安石深刻认识到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国家政治经济的危机非得通过变法理财来根治不可。苏轼却认为“天下之所以不大治者,失在于任人,而非法制之罪也”③,因而主张在不变法度的基础上,实行“课百官”“安万民”“厚财货”“训兵旅”等措施。简言之,王坚持激进的改革祖宗法度的剧变,苏则主张温和的遵循祖宗法度的渐变。王安石把议论异于己的苏轼抑置判官告院,又让他权充开封府推官,“意以多事困之”,不料苏轼“决断精敏,声问益远”④,而且推出好几篇反对新法的重头文章。苏轼逐渐卷入新旧党争,并以其卓越的才华成为旧党的代言人。

熙宁四年(1071),苏轼外出为杭州通判,之后又在密州、徐州、湖州三地任知州,担任地方官达八年之久。他具有处理实际事务的才能,既是关心民瘼的良吏,也是果决任事的能吏。在杭州,他协助知州修复钱塘六井,巡行各县,赈济灾荒。在密州,他监督捕蝗,上奏朝廷蠲免……



精彩内容

本书苏文部分以明万历间茅维《苏文忠公全集》为底本,苏诗部分以清人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为底本,苏词部分以元延祐本《东坡乐府》为底本,在苏轼文、诗、词的编年、注释、评点方面,参考不少前人的研究成果,也提出一些自己的新见。作为一个文化巨人,苏轼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举凡哲学、政治学、历史学、伦理学、文学、艺术学等人文领域各方面,他都具有独特而深刻的见解,提出了一系列在文化史上富有开创性的命题和结论。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