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学批评学教程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文学批评学教程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22.77 6.0折 38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锋杰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1776094

出版时间2010-07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8元

货号6598047

上书时间2023-12-09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内容摘要
例如,“梅”这个词,表示一种客观的事物,它有形状有颜色,具备某种形象。当诗人将它写入作品之中,并融入自己的人格情趣、美学理想时,它就成为诗歌的意象。由于古代诗人反复地运用,“梅”这一意象已经固定地带上了清高芳洁、傲雪凌霜的意趣。
  一个物象可以构成意趣各不相同的许多意象,同一个物象在不同作品中表达着不同的主观情意。例如,有人分析“云”的意象,在陶渊明《咏贫士》中有:“万族各有托,孤云独无依。”在杜甫《幽人》中有:“孤云亦群游,神物有所归。”在李白《独坐敬亭山》中有:“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这里吟咏的都是“孤云”,它带着贫士幽人的孤高之情。罗隐的《寄渭北徐从事》有:“暖云慵堕柳垂条,骢马徐郎过渭桥。”这里写的是“暖云”,给人带来春天的气息,表达的是一种欢乐的情绪。陶渊明的《停云》有:“霭霭停云,蒙蒙时雨。八表同昏,平路伊阻。”辛弃疾的《贺新郎》有:“一樽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白云出岫本无心,可这里的“停云”却带着对亲友的思念,是有心之云了。再如由“柳”构成的意象。“杨柳依依”,这意象带着的是离愁别绪;“柳丝...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