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旱丰辛夷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旱丰辛夷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52.73 6.0折 88 全新

库存5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池

出版社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

ISBN9787559203496

出版时间2019-07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88元

货号10778135

上书时间2023-12-09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张池,中国艺术研究院 (艺术学系)艺术学理论专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方向博士,现任四川农业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师。

目录
主编寄语  苑利
序言  张池
1  一个“花痴”的爱花情结
2  初向“吴山”行
3  吴家后山——吴三桂后人的山?
4  吴家后山的地理状况
5  道家仙所与村民习俗
6  “靠天吃饭”——吴家后山上的种植业
7  江油地区的药材种植分布
8  “青山尽种辛夷树”
9  辛夷的药用价值
10  辛夷树的栽种与其花果采摘方法
11  运输与交易模式的变革
12  辛夷药材的营销与发展状况
13  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14  “拍电影”与“进京赶考”
15  “舒适区”
16  吴家后山赏花行
17  花儿、少女与小木屋
18  “6000微视觉”
19  “网红”李子柒
20  高校与农业文化遗产
后记

内容摘要
     20世纪80年代,有部香港武侠电视剧《再向虎山行》风靡内地。而从未去过考察地的我,就将次进山行动命名为“初向‘吴山’行”。早在我去江油考察前,一些朋友就跟我说:辛夷花林所在的吴家后山区域山高坡陡,一定要小心调研。言语中似乎带着“上山打虎”的悲壮之气。无论如何,既然决定要去做,我还是满心希望在未来的调查中不要见到“大老虎”,而是能够捡到“宝”,完成这本书的写作。然而,刚到江油,我就碰到了颗“大钉子”。 趁着开具介绍信的间隙,我决定上山走一趟,熟悉下当地情况。8月8日清晨,简单解决早饭后,我准备先去吴家后山所属的大康镇。 大康镇位于江油市西北十多公里处,去那的班车价格很便宜,只需要3元钱。到了大康镇,本想在路边找个三轮“蹦蹦”把我带上吴家后山,怎知山路太陡,而“蹦蹦”马力不足,没有一个人愿意上山。无奈之下,我只得独自步行上山。正值秋收季节,秋高气爽,吴家后山下风景宜人。 吴家后山是位于龙门山断裂带东南部、属大康镇管辖的一座孤独的山脉。它的山下就是2008年“5·12大地震”核心区之一的北川县。后来坐在搭载的摩托车后座上,我看到很多崭新的悬崖,就是因地震垮下来的。上山的路异常陡峭,不时能看到垮塌的路基与山石,不少路段的道路倾斜度估计能达到75度。由于地震的原因,山体不少地方的植被至今还未恢复,一旦下雨就极易引发泥石流。据说,有一年山上突发暴雨,洪水穿过村子,卷走了一切接触到的东西。很多人来不及撤离,葬身于湍急的泥石流之中。而路边的山崖似刀劈斧凿,更是加深了我的恐惧感。 随着海拔的增加,气温快速降低,飕飕的冷风冻得我直打哆嗦。由于空气稀薄,摩托车动力也大打折扣,速度好像乌龟爬行似的。但越往上走,风景越发优美。站在路边,我能看到脚下广袤的川西平原、茂密的树林以及天上一朵朵白云,一瞬间有了腾云驾雾的感觉。大约50分钟后,我到了山顶。眼前出现了一块不大不小的“坝子”,这就是吴家后山了。 说实话,我真佩服当地居民的祖先,能找到这个山窝窝里生活。躲在这里,外人肯定是找不到了。摩的师傅介绍,虽然这是山里,但是村民经济条件普遍较好,可以说是家家有车,因此山下的姑娘们还是愿意嫁过来的。 时值8月,然而对于吴家后山这样的高寒山区而言,已经是凉风习习。下车后,我赶紧来到事先联系的农家乐,点上一份农家餐,喝杯土酒暖暖身子。所谓“农家餐”,其实就是老板自己家平常的吃食。老板娘做了午餐,我给点儿钱顺便搭个伙而已。值得称道的是,即使地处深山,老板娘的厨艺还是很不错的。菜不成不辣,刚刚好。 在所有的菜里面,好看味者当数餐桌上的猪头肉。脆脆的,嫩嫩的。也许是老板看出了我吃相有点“狼狈”,就笑着介绍说这可是山里农户养的香猪。除此之外,土鸡、土鸭、山羊等动物也都是当地特产。尽管吴家后山山高坡陡,村民们却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掌握了一套养殖技术,以弥补药材生产的不足。山上草木茂密,能够为土猪提供丰富的猪草。而鸡、鸭等家禽散养在林间,以食昆虫为生。山区冬季长夜漫漫,气候湿冷,这些动物能够为山民们提供了充足的热量与丰富的蛋白质,帮助他们熬过寒冬。 在过去,每到冬夜,全家人就围坐在堂屋里的火塘旁取暖。火塘中央的铁架子上的锅里煮着饭食,屋内则挂满了腊鸡与腊肉。而自从开展多元化种植,地里全是杜仲、天麻等药材,农户们颇担心散养会破坏药材园。随着近些年来生态改善,山里还出现了黑熊、麂子和野猪等动物,牲畜就更不敢散养了。因此,他们就在房子后面用竹片和塑料网圈出一片地,圈养牲畜。尽管现在养殖业都以圈养为主,出产的肉类仍肉质鲜美,品质与放养的毫不逊色,富有原生态气息。例如村民们养猪,较少使用饲料,基本上不会打各种抗生素。他们都是在每天农活结束后,将在山林里用镰刀割下的“猪草”装进背篓,喂给猪吃。有时也会喂人吃过的剩菜剩饭,作为营养补充。其实这些猪草多含有草药成分,加之特殊的山地气候,导致土猪对气候变化的适应力强,也极少生病。养出来的猪肉质紧实,肥而不腻,算是当地的优质食品。 土酒也是地方特产。曾经山里有烧酒坊,如今村民们则去大康镇购买“苞谷烧”。带回家后就将天麻泡在酒里,制成“天麻酒”。要是吃饭时倒上一口,那可真是爽口又“巴适”。吃午饭时,老板给我倒了一杯,让我尝尝鲜。看着略带昏黄的酒水,估摸着约有50多度。为了暖身子,抵御寒风,我捏着鼻子喝了一口。还真别说,酒的味道还不错,回甘中带着一丝丝的药香。仅仅喝了一小杯,我就感觉酒的后劲实在是太大。大约十多分钟后,我的脑袋晕乎乎的,脚也站不稳,身上倒也变得暖和起来了。 P8-13

主编推荐
田野调查手记?农业文化遗产科普?《旱丰辛夷》一书用轻松愉快、甚至诙谐的生动笔触,描绘了四川省江油市旱丰村吴家后山那极富生活气息的乡野生活。而这些都围绕着一项根植于自然,历经了沧桑的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瑰宝——大山深处的“辛夷花传统栽培体系”。 “接地气儿”,或许是这本书优选的行文特点。该书的作者更像是一位田野调查者,或是一位文化旅者,深入乡野间寻踪觅迹,将“辛夷花传统栽培体系”的知识书写下来,将鲜活有趣的乡村生活片段记录下来,书中还不乏当地农民独特的叙述,俗语俚语穿插其中,使人身临其境。 深入浅出,作者将“辛夷花传统栽培体系”娓娓道来。从地理到风俗,从种植到药用,从交易到营销……还有时下流行的“网红”效应和新媒体介入。这些既宣传了传统的农业知识,也评判了现代科技;既反思了美丽的辛夷花景观遭到的破坏,也期待着传统田园价值的回归…… 图文并茂,作为“手资料”的大量精美实地照片无疑成为文字拥有说服力的“佐证”。 利用传统的智慧与经验,补现代农业之短,从而确保中国当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这正是中国农业历史学会、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优选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极力推荐它的真正原因。

精彩内容
    本书记录了作者在四川省江油市旱丰村吴家后山调查“辛夷花传统栽培体系”的所见、所闻、所感与所思。可归类为七个部分。第1—3节作为引子,介绍了旱丰村吴氏宗族的迁徙史与语言;第4节梳理了辛夷树的主要生长地吴家后山的地理状况、矿产资源以及自然灾害;第5节立足当地,以叙述村民的日常生活、生产习俗与民间信仰,揭示人的精神内核与辛夷栽培之间的联系;第6节剖析山上为何形成了辛夷花为主体、农业为辅的传统生产模式;第7—9节,阐述江油自古以来就形成“药市”;第10—12节,通过实地调研与文献资料相结合,展现吴家后山辛夷树的分布状况及成因、种植与采集方式,还原吴家人在药市中与计划经济时代所处的位置与交易行为;最后的小节,则着重挖掘江油辛夷花传统栽培体系作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的价值所在以及“申遗”之路。以笔者的亲身经历,发现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现状和出现的问题。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