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名优秀创业女性风采录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百名优秀创业女性风采录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22.77 6.0折 38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上海市妇女联合会编

出版社文汇出版社

ISBN9787549602834

出版时间2011-1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8元

货号7009031

上书时间2023-12-09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王安安——钢铁意志筑就不平凡人生
包桢臻——认识自己,坚守自己,成就自己
厉美萍——一颗螺钉见精神
张玉玲——制造享誉世界的中国橱柜
夏惠珍——夫妇共创自有品牌
陈锡琦——“为员工打工”的女老板
夏耘——关键是你要想清楚
傅月琴——按标准做企业
楼燕——金刚公司的领头羊
李卫红——用事业来证明自己的女人
李志青——秘密武器是细节
杨政——要做就做最好的
黄雅香——科学性探索,人性化管理
王周琴——永不消沉才能成功永远
庄素钫——从下岗女工到企业老总
徐增增——打小就向往当个女兵
辛春华——左手拿着《道德经》,右手拿着《孙子兵法》
陈星言——非典型富二代
虞晓东——华丽转身,创造辉煌
张鹏英——与世博出租车的不解之缘
沈花官——江湖亮剑不是男人的专利
陆贤——机器的轰鸣声伴随她度过了童年
陈阳——重在沟通,贵在人和
陈爱莲——一袭红衣的“轮毂女王”
柯燕萍——把困难当佳肴
徐蓓——从女教师到女强人
钱岚——处女座老总
王燕芳——为了和儿子的约定
甘霞——非淡泊无以明志
石渔然——总是第一个对员工伸出援手
朱若兰——女金刚
钱俭俭——上海的爱心妈妈
黄春华——她的“石头梦”
董梅——玻璃城里的美丽女人
严似倩——为梦想而战
邓雅琴——与其担心,不如多做功课
吴苏连——巧解“大厦现象”
张雪芳——压力是杯淳美的咖啡
沈慧琴——事业永远排在家庭的后面
郁敏琚——美丽女人的美丽事业
胡书芳——不做房地产就去当歌唱家
唐菊芳——唐半城
钱建华——她有一颗柔软的女儿心
程长仁——好商人、好妻子、好母亲
刘勇——建筑装潢业的女掌舵
陈丽——工作时像军人一样
王若冰——为业主提供度全方位服务的女管家
朱建华——细节成就大业
顾凤惠——世博会中国馆的大管家
张文山——电梯保护神
王以梅——做勇于挑战的智者
卢树贞——用40万给企业上一课,值!
何洁冰——OA市场上一道美丽风景
周桐宇——从“扫街”开始的创业者
张玲丽——事业因爱而生
杨攀攀——险中取胜
姚薇——两栖创业
杨熔勇——杨门女将
陆婉英——追逐生物消毒之梦的女教授
周敏——喜欢挑战与成就感,也喜欢购物
吴留芬——像培育孩子一样去培育公司
侯艳——男人世界里的奇女子
林惠瑶——韧劲够足就不难
陈卫娟——做生意要紧,更重要的是做人
张秀智——首席“磨难官”
刘佩琴——弄堂“煮妇”的餐饮王国
佘凤霞——小小乌篷船,驶向大世界
吴云——永不止步才有丰收一日
李昀——女博士的1/3美食人生
陆卫军——创业路上的“狠”妈妈
陆鹭——“鹭鹭”越飞越高
姜伟——十年蜕变
程简——吃苦,成就人生避风塘
杭丽萍——编织梦想王国
郁瑞芬——没有发展“天花板”的来伊份
占锦川——食品安全的追溯者
何明芳——果园村人心目中的女能人
袁红艳——法国鹅肝中国享
顾慧华——开着宝马种黄瓜
王荷花——不让一件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
韦玲——下岗女工的创业路
吴春燕——胆大心善的“小燕子”
张来娣——期待做完美女人
张蓓——从金点子开始
杨月芳——低调的老总
邱向——有一手好厨艺的女强人
林萍——女教师的人生转折
徐海蕾——先问自己能为员工做些什么
高慧明一关爱孩子,呵护明天
许涛芳——成功的“企业家二代”
曾健英——“点石成金”的掌门人
陈晓静—一心一意树品牌
苏祖英一视闭门羹如浮云
方文燕——小纸张做成大生意
印岚——引领孩子探索社会的带路人
刘红——为缔造中国卡通梦工厂而奋斗
唐云——幸福的女人就是懂得取合的女人
蒋小燕——“红顶商人”爱打文化牌
吴飞霞——新生代律师事务所主任
张六琴——铺一条爱心之路
张以靖——偶尔玩三国杀的女老板
竺鸿华——诚心待人的崇明人

内容摘要
朱若兰——女金刚
  朱若兰,1941年出生,上海通用金属结构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建筑金属协会钢结构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金属结构协会副会长,上海市金刚奖专家评委,上海市工商联执委,宝山区工商联副会长,宝山区政协委员。曾获全国巾帼建功标兵、上海市三八红旗手、上海市百佳女能手等称号。公司被评为全国钢结构行业第18强,被日本媒体评为中国最好的10大钢结构企业之一。
  因为在创业的道路上打过太多太多的硬仗、攻克过太多太多的难关,外表文雅的朱若兰赢得了这样一个美誉:女金刚。在首届十大优秀民营女企业家、十大民营女慈善家颁奖典礼上,主持人这样介绍朱若兰:“钢铁的冷静和女性的柔美在她身上浑然天成。她用执着、智慧,还有热情,演绎着悦耳的钢琴协奏曲。”
  1978年春,宝钢一期工程开工,朱若兰作为第一批技术骨干从北京来到上海支援宝钢建设。当时,工地有很多日本技术顾问,为了证明女人不比男人差,更为了在日本人面前争口气,她每天骑着她那辆破自行车在日本人“四个轮子”到达前先到工地,在“四个轮子”开走后才踩着“两个轮子”去食堂吃饭,当然,饭菜已经都凉了。她在...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