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国初年的文学思潮和文学运动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民国初年的文学思潮和文学运动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35.95 6.0折 60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郝庆军

出版社北京时代华文书局有限公司

ISBN9787569913637

出版时间2017-07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60元

货号8972893

上书时间2023-12-03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郝庆军,1968年生于山东肥城,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学博士,现供职于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曾任《传记文学》主编,现任文化艺术出版社总编辑。研究方向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鲁迅研究和现代文化传媒研究,现为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出版专著《诗学与政治:鲁迅晚期杂文研究(1933—1936)》《鲁迅的抵抗空间》等,在《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为保持现实关怀,业余时间从事小说创作,出版小说集《我从海德堡来》,发表长篇小说《批评家》《朱尔迅》等。

目录
绪论 近代文学:观念革新与多维视野/1 第一章 民初文坛:政治鼎革与文化变迁/35 一 羁縻与打压:袁世凯政府的文化策略及复古倾向/37 二 文脉与人脉:民初的几个文人集团与晚清革命之关系/45 三 书报业与娱乐业:从期刊的繁荣看民初文学的娱乐化倾向/59 四 征逐、宴饮、写作:民初文人生活及其方式/76 第二章 鸳鸯蝴蝶派:生成、分布与审美情趣/87 一 鸳鸯蝴蝶派的兴起:一个社会学的解释/90 二 地缘分布:再绘鸳鸯蝴蝶派文学地图/102 三 如何鸳鸯,怎样蝴蝶——《玉梨魂》的文本分析/114 第三章 黑幕小说:源流、主题及其遭遇新文学/128 一 黑幕小说的源流:从谤书到谴责小说再到社会小说/131 二 上海作家的北京想象:黑幕小说里的京华故事/142 三 社会写真与恶意夸张:黑幕小说中的上海形象/152 四 物极必反:黑幕小说的恶性发展与新文学的反响/160

内容摘要

 无论如何,1912年民国的诞生应该算作一件天崩地裂式的大事件,因为与两千年来中国历代的王朝更迭不同,这次政治鼎革催生出的是一个具有民主共和样态(哪怕是形式上)的政权形态。尽管在今后的几年里,经历了几次复辟,但由于辛亥革命毕竟是一次有政治纲领、有政党组织、经历过一场艰苦卓绝的斗争才获得政权的政治运动,革命与共和的理念渐渐深入人心;又由于这次革命是先由海外组建政党,发展组织,经由港粤苏浙沿海口岸,把革命组织和革命观念渐次渗透到中国腹地乃至全国,因而它的社会影响不可谓不深广。这场哪怕是不彻底的革命所带来的思想观念上的变化又直接馈赠给几年后的新文化运动,催生出更加激烈而深入的五四运动。辛亥革命从异域带来了科学、民主观念和新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使得原本无可置疑的关于文学、文化、学术、思想、伦理等方面的观念都要在新的视野中重新审视。由此,许多传统观念受到了挑战,进而促使文坛开始了探索令中国强盛的现代化之路。  在这种政治更迭的历史语境下,民国初年的中国文坛当然会发生一些明显的变化。文学史的变迁固然有其内在理路,文学思潮的演变也自有其内在依据,但具体到晚清与民初的文学现状,考虑到清季民初的文学发展同现实政治斗争的密切关联,我们仍然很明显地感受到政治鼎革与文化变迁之间的深刻联系。鲁迅曾言:“各种文学,都是应环境而生的,推崇文艺的人,虽喜欢说文艺足以煽起风波来,但在事实上,却是政治先行,文艺后变。”所谓“政治先行,文艺后变”,并非指文学与政治的“自动挂钩”,也不是简单地以政治思潮比附或对接文学观念,而是说文学思潮和文学观念的变革总能发现其现实和历史的依据,政治的变革必然成为文学演变的直接或间接的因由和动力。  既然谁都承认政治鼎革必然导致文化变迁和文学更新,那进一步的问题便是:中华民国的建立怎样影响了属于审美层面上的文学的发展?或者说,民初的政治变动如何造成了文坛的变化?回答这个问题并非易事。政治和文学毕竟不属于一个层面上的范畴,二者之间不能说远隔重山,却也有许多中间环节不容忽视。简单列举几个具体现象或叙述几个历史故事,很难说清楚其间的深在关联和复杂缠绕,这就需要具体解析政治与文学之间的几个重要环节。具体到民国初年,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问题入手:一是袁世凯政府采取了怎样的文化政策,它对文化人的态度取向是什么,以及它是如何采用一拉一打的“两手”策略和文化复古的方式分解新思想,分化新文化力量的?二是民国肇造,文坛不免出现新的聚合与分化,而几个重要的文人集团与晚清革命又有很微妙的人脉和文脉的关系。三是在京、津、沪、宁等大城市,新闻出版事业的发达为文学的繁荣提供了便利,但为什么民初文人大都倾向于描写风月,而不是像晚清文人那样借文学鼓吹革命?或者说,民初书报业与娱乐业共同繁荣的背后有着怎样的意识形态因素?四是犹如本雅明笔下的“波希米亚人”那样,民初文坛上一下子涌现出一批以写作为职业,流连于报馆、妓院、酒店之间的文化人。他们寄居于上海这样的大都市,却并没有归属感。他们也结社,却没有明确的文化目的,征逐、宴饮、写作是他们的基本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在晚清已经出现,但为什么只有到了民初才真正成为一种潮流,一种时尚,一种文人集团共同默守的意识形态?这种意识形态与民初的政治气候和现实境遇有着怎样的共谋关系?  以上四个问题涉及了民初的文化政策、文人集团、文学生产方式、作家生活方式这四个相互关联的环节;而对这四个环节进行较为细致的探讨和分析,实际就基本勾勒出了民初文坛的大致样貌。探究这几个问题,或许能初步描绘出民初文学所赖以生存的人文环境。



主编推荐

  “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建国以来中国艺术学研究领域一流学者著作的首次整体呈现



精彩内容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民初文坛:政治鼎革与文化变迁、鸳鸯蝴蝶派:生成、分布与审美情趣、黑幕小说:源流、主题及其遭遇新文学等。

媒体评论
“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建国以来中国艺术学研究领域一流学者著作的首次整体呈现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