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亲疼:直达心底的亲情记录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亲疼:直达心底的亲情记录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16.78 6.0折 28 全新

库存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学武著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1229743

出版时间2012-02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28元

货号8111748

上书时间2023-11-30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亲疼(附光盘直达心底的亲情记录第2版)》由王学武所著,是作者怀念父母的博文的辑录。博文发表时即在网络上产生很大反响,激起众多网友的共鸣。作者以平实的文字记录了父亲母亲的往事,以敏锐的感觉,在最不经意处发现我们最深沉、最敏感的情愫,从而直抵我们心灵的最柔软处。在繁华而拼爹的时代,作者却以最质朴的语言,讲述不会大道理,连名字也不会写、一辈子生活在小山村的父亲母亲的艰辛和向往、担当和幸福,以及不经意间对作者心灵的影响。亲情无华,孝顺并无来世。书中的每一篇文字,你找不到对至亲的爱字,更没有我们习惯歌颂父爱、母爱何其伟大的字眼,力透纸背的却都是对亲情和那个年代的感念。读这样的文字,你会感受喧哗背后的一份宁静。心静下来,你会体味,亲,是流淌于我们心脉的生命滋养,更是血脉相连;疼,是血脉之情的呵护,更是至亲间心疼的交互。感悟亲疼,或许你就不会忘却自己从何处来。你会感悟,父母在,家便安好。亲疼,是至亲一生对我们的心疼,而我们总是未能更好的心疼我们的至亲。

作者简介
王学武 科技日报社主任记者,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1964年1月10日出生于浙江省淳安县威坪镇安川村,1986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 

初中毕业后曾回家务农,挣过半劳力工分,砍过柴,学过木工,对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村生活的艰辛特别是父亲母亲的向善和坚韧,有深切的体会。1979年重新上学考上高中,之后上大学。毕业后,先后在中国电子报社、中国财经报社、科技日报社等机构任职。 

艰辛生活的磨练和多年从业历练,从未忘记自己从何处来,信守向善,心存山村孩子的本色。

目录
《亲疼》(第2版)目录 
1 孝顺,并无来世( 代序) // 1 
2 给母亲一个惊喜 // 5 
3 父亲的剃头情结 // 9 
4 想买双高筒雨鞋 // 14 
5 蒸饭那些日子 // 17 
6 父亲的胡琴 // 23 
7 父亲,一生最倔是担当 // 28 
8 借钱记忆 // 33 
9 其实我并不孝顺 // 38 
10 锁边是范儿 // 42 
11 皮鞋情 // 47 
12 感受时间 // 52 
13 你有多幸福,其实自己并不知道 // 57 
14 让心静下来 // 62 
15 回家 // 66 
16 天堂的父亲,是否每天还喝点小酒? // 71 
17 温暖足底 // 75 
18 你知道,妈妈期望你过得好 // 79 
19 安川,小村故事多 // 81 
20 母亲,随身手机唯接听 // 87 
21 最是那斧头背的一敲…… // 91 
22 温暖是棉 // 95 
23 禁山斫柴 // 99 
24 威坪女人 // 103 
25 鸡蛋和大豆,硬通货二十年 // 109 
26 母亲,苦乐乾坤 // 113 
27 磅师傅老王 // 117 
28 威坪三宝 // 122 
29 排岭记忆:珍馐三弄 // 126 
30 人生中有多少个第一次的记忆,幸福感就会有多强 // 130 
31 往夕是何年 // 133 
32 七旬母亲去上班 // 136 
33 守护中秋 // 139 
34 流动的年夜饭 // 142 
35 亲疼 // 146 
后记 // 154 
补记 // 158 
附录一 // 159 
附录二 // 162 

内容摘要
“我死不怕,怕痛——这个病痛得吃不消”,听到从不主动说哪儿不舒服的母亲,疼痛缓解时平静地说这番话,心如刀绞,期望能从心理上传递给母亲抵抗病魔的力量。
 一个多月前,母亲左腿骨裂、脚踝扭伤,卧床静养一个多月后,虽不能走路,但已能扶床下地,能撑着墙挪几步,我们兄妹为母亲的康复有进展而欣慰,但母亲总觉得肚子痛,以为又是胃病。
不识字的母亲和大多数农村老人一样,不太清楚哪儿是肝、哪儿是脾,更不清楚还有个胰腺,只要肚子不舒服,就会让村里的“赤脚医生”——现在已转成专职卫生员,给开点助消化之类的胃药缓解后,也就以为没啥事了。这一次,母亲8月3日住院后,依然以为自己是胃病,做了B超、验血、胃镜等,虽发现肝上有腹水,但胃里没大事,只是有点炎症,肝功能也没啥大问题,但用药后的母亲依然觉得肚子疼痛难忍。8月7日腹水化验和增强性CT结果出来,专家会诊,母亲情况不好,胰腺和肝上问题严重。得知母亲病情时脑袋一下子发蒙,但还是极为理智,跟医生商量治疗方案,并迅速咨询北京的专家。鉴于母亲的病情,专家会诊方案核心两条——缺什么补什么,关键是增强免疫力;尽最大可能减缓疼痛。
“现代医学目前还无法治愈这个病,得这个病会很痛,痛得让人无法忍受,而你母亲体质很差…”,负责给母亲治疗的专家和北京的专家朋友观点一致的告诉我,可赶回老家的我,依然希望母亲自己树立信心,期望坚强的母亲能再次创造奇迹。十年前,母亲曾患严重的腰间盘突出,几乎只能借助凳子爬走走路,强行让母亲做了手术,卧床半年后,康复得很好,这些年不仅生活自理、照顾父亲,还能下地种菜种粮食,这一次,期望母亲能靠自己的意志创造奇迹。问医生,得这个病有没有出现奇迹的。医生说也有,有病人能带病灶生活了二、三年。
期望母亲因信心而自己创造奇迹,但不识字的母亲词库里没有“信心” 
和“奇迹”的词汇。在母亲床边,不能告诉病情全部,但又必须说病情的严重性。悄悄跟母亲说,“你不光是胃炎,还有很重的胰腺炎,肚子里有很多细菌,需要几个月逼退它,而能不能逼退,一半在药,一半在你自己”。母亲病痛减缓、精神见好时,我以聊天口吻跟母亲平静地说话。想找到老家威坪话里与“信心”和“奇迹”的同义词鼓励母亲。装作若无其事的问她,“你自己感觉好不好得起来?”,“从今天起感觉好得起来,这么多人关心我,好不了对不起大家,我还想多看看你们,多享几天福”,母亲以肯定的口气说。“如果你自己认为能好起来,就一定好起来”,以此作为“信心”的同义,用“自己争气就会逼退细菌”阐释“奇迹”,捏捏母亲瘦弱的胳膊,鼓励病床的母亲加油。
母亲在,心有方向。十多年来,我养成了每天给父母打两个电话的习惯。无论在北京还是出差,给父母打电话后,心会放松,会踏实一整天。上下班路上,早晚给老人打两个电话,会让父母觉得你每天都跟他们在一起。两年前父亲去世,我就每天给母亲电话,接电话已成了母亲生活里的重要内容。为宽慰母亲,在母亲肚子不痛时,头一次给母亲听为她而写的文字。不识字的母亲一辈子没看过孩子写的东西,不会想到电话里相忆的太多往事,成了博文的主要内容。艰辛岁月养育我们的恩惠,不仅是文字里的至重,更是流淌在我血脉的生命滋养。我特意从北京背回了电脑,看着中国之声主持朗诵《母亲,随身手机唯接听》的视频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g1NzQxNTUy.html),母亲说,那么小的事情都记得啊。
 看得出,母亲听懂了博文里的绝大部分内容,当我把中国之声主持朗诵的《父亲,一生最倔是担当》博文视频(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g4NDE3OTI0.html)放给她看时,母亲很静很静,眼角却流出了不易察觉的泪水…与母亲一起静听电台主持朗诵的博文,心回曾经的日子。母亲住院后,我从没有如此强烈地想把博文编辑成册。于我,不是简单出书或送给母亲一份礼物,而是因为博文太多文字,不仅源于难忘的记忆,更缘于常电话里与母亲聊往事。母亲有时记得更清晰,有时我比母亲更清楚。母亲不知,没有父亲母亲的恩惠,没有一次又一次的电话共同说起往事,就没有博文。母亲一辈子连我上学的成绩单都未曾看过,但母亲能听懂出文字里的亲情。聪慧的母亲,一辈子不讲大道理,我在《母亲,苦乐乾坤》(http://blog.sina.com.cn/s/blog_5774ba6e0100urlc.html)曾经这么记述母亲的品格,“极少听母亲说生活的苦,即便在温饱都得不到保障的岁月。听母亲说起以前的不易,也是因为老人感慨现在的幸福。母亲一直抱定日子会好起来、生活会好起来的信念,因为信念坚持,影响并改善着全家的生活,也决定了我的命运”。如此记录母亲对我的养育之情,“坚持养了近二十年的母猪、同意我务农后重新上学、白手重建家园,三件大事,缩影母亲的苦乐年华,但在我心里,更觉得是母亲内心的乾坤。再苦的日子也没改变母亲的信念——日子总会好起来的,虽然母亲连信念二字都不会写”。
母亲,听电台主持朗诵出这两个寻常的字时,忽然感觉是如此的分量。母亲于我,是生命的延续。于我的女儿,是亲情的延伸。当下半年上大四的女儿把暑假里打工(调研)挣的640元钱中的500元给奶奶(剩下100多元她要请爸妈吃饭),并让奶奶病好了自己买点好吃的时,母亲的眼睛里,母亲的脸上,溢满幸福。我和妹妹不敢在病床的母亲面前留眼泪,尽管妹妹和我时常在电话里说不下去话。这些日子,很多同学、朋友来看望母亲。母亲虽是疼痛,但能感觉出母亲心里被尊重的幸福。
看着母亲在病床能喝点点面汤,我们会无比的开心。看着母亲的痛苦,又深深的无助。亲情无华,孝顺并无来世。亲,是血脉,更是至近;疼,是至亲承受病痛,又是母亲一生对我们的心疼。亲,是流淌于心脉的生命滋养,更是血脉相连;疼,是揪心,更是至亲间心疼的交互,血脉之情的呵护。亲疼,生命里的至亲至爱之重。
祈福,母亲能创造生命的奇迹,祈福,母亲疼痛减轻些……

主编推荐
去年的这个时候,还是重阳节之际,学武先生的《亲疼》出版座谈会,让与会者沉浸在亲情的感悟与反思里。
  那是一场特别的座谈会。与会者一个个泪光闪闪,女士们说着说着情不自禁的泪流满面,以至于会议工作人员不得不临时派发纸巾。男士们当然要“矜持”一点,有泪不轻弹,但发言时的哭腔是无法抑制的。因为大家的内心甚为隐秘的领地被触动了,那就是——亲情。
  有意思的是其中一位是参加另外一场座谈会误入会场的,本想坐几分钟趁人不注意时悄悄退场,不成想坐下就不走了。不仅不走,还争取发言。因为是即兴发言,有点语无伦次,但说到动情处的哽咽还是获得了大家的共鸣。
  也就是在那次座谈会之后,一个新的选题浮出来了,那就是这部《孝?亲三部曲》。
  读过《亲疼》的读者朋友会有各自不同的感受和收获,但有一点恐怕是共同的,那就是学武先生近乎白描的语言,平淡,朴实,没有什么华丽的辞藻和激越的表达,可是他的文字有一种摄人心魄的力量。学武先生的观察是细微的,他看到了平淡无奇的生活中真正醇厚的东西,而这些恰恰是我们所忽略、遗漏的。当他把稀释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时间长河中、掩藏在柴米油盐家长里短的平淡生活的泥淖中的人生最可宝贵的东西——亲情打捞、提炼出来的时候,是那样的让我们心疼,让我们脸红,让我们无地自容……
  《孝?亲三部曲》是《亲疼》的扩展版。包括《亲疼》、《亲缘》和《亲享》三本书。再版的《亲疼》增加百名读者“亲疼”感悟等,版面设计更加体现亲情感念,相信会感染更多的读者。《亲缘》是学武先生的新作,收录了新近发表的感念亲情、乡情、友情的博文,文字依旧平淡而动人。《亲享》则是来自不同领域、不同阶层、不同年龄、不同家境的32位作者的文章汇集——是学武先生拨动了他们的心弦,以至于使他们不得不说,不得不表达。他们的写作风格各不相同,有激昂的,有哀婉的,有粗犷的,有细腻的,但有一点是共同的:他们对亲情的珍视。
  每个人对亲情的表达方式不同,但对亲情都怀着一分虔诚、一分敬畏、一分神圣。他们或因为至亲的离去而肝肠寸断,或因父母健在而欣喜莫名。32位作者都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亲,是血脉,更是至近。疼,是至亲一生对我们的心疼。亲疼,是至亲间心疼的交互,生命里的至亲至疼之重。亲,是血脉之情的延伸;缘,是生命里的一份亲近。亲缘,是血脉相连而来的心灵交互,又是亲情相通而至的心灵向近。亲,是血脉相连而来的心灵靠近;享,是拥有,是珍惜,是亲情相通。亲享,是亲孝于当下,享爱于亲在的亲情拥享。
  让我们这个越来越浮躁喧嚣的世界多一点爱吧!它是我们日渐枯竭的精神世界中绿洲。

精彩内容
《亲疼》是作者怀念父母的博文的辑录。博文发表时即在网络上产生很大反响,激起众多网友的共鸣。作者以平实的文字记录了父亲母亲的往事,以敏锐的感觉,在*不经意处发现我们*深沉、*敏感的情愫,从而直抵我们心灵的*柔软处。 
在繁华而拼爹的时代,作者却以*质朴的语言,讲述不会大道理,连名字也不会写、一辈子生活在小山村的父亲母亲的艰辛和向往、担当和幸福,以及不经意间对作者心灵的影响。 
亲情无华,孝顺并无来世。书中的每一篇文字,你找不到对至亲的爱字,更没有我们习惯歌颂父爱、母爱何其伟大的字眼,力透纸背的却都是对亲情和那个年代的感念。读这样的文字,你会感受喧哗背后的一份宁静。心静下来,你会体味,亲,是流淌于我们心脉的生命滋养,更是血脉相连;疼,是血脉之情的呵护,更是至亲间心疼的交互。 
感悟亲疼,或许你就不会忘却自己从何处来。你会感悟,父母在,家便安好。亲疼,是至亲一生对我们的心疼,而我们总是未能更好的心疼我们的至亲。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