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公害农产品管理与技术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无公害农产品管理与技术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54.43 6.0折 90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马爱国

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

ISBN9787109116245

出版时间2006-06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90元

货号2739574

上书时间2023-11-27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第二版前言
版前言
篇  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总论
  章  无公害农产品概述
    节  无公害农产品的产生背景
    第二节  无公害农产品概念
    第三节  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第二章  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依据与组织
    节  认证依据
    第二节  工作体系
  第三章  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
    节  产地认定要求
    第二节  产地认定程序
    第三节  复查换证
  第四章  无公害农产品产品认证
    节  认证申请
    第二节  文件审查
    第三节  现场检查
    第四节  产品检测
    第五节  证书和标志
    第六节  复查换证
  第五章  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监督管理
    节  获证产品监督抽检
    第二节  获证产地监督检查
    第三节  证书及标志监督管理
    第四节  检测机构监督检查
    第五节  申(投)诉处理
  第二篇  种植业产品认证
  章  产地环境
    节  产地环境要求
    第二节  产地环境评价
  第二章  生产过程控制
    节  投人品控制与管理
    第二节  蔬菜生产过程控制
    第三节  水果生产过程控制
    第四节  茶叶生产过程控制
    第五节  粮油生产过程控制
    第六节  记录的保持
  第三章  认证申请
    节  认证申请提交的材料
    第二节  申请书填写指南
    第三节  附报材料编制要求
  第四章  认证审查
    节  审查准则
    第二节  文件审查
    第三节  现场检查
  第三篇  畜牧业产品认证
  章  产地环境
    节  产地环境要求
    第二节  产地环境评价
  第二章  生产过程控制
    节  畜禽饲养场生产质量控制措施
    第二节  畜禽产品初加工质量控制措施
    第三节  记录的保持
  第三章  认证申请
    节  认证申请提交的材料
    第二节  申请书填写指南
    第三节  附报材料编制要求
  第四章  认证审查
    节  审查准则
    第二节  文件审查
    第三节  现场检查
第四篇  渔业产品认证
  章  产地环境
    节  产地环境要求
    第二节  产地环境评价
  第二章  生产过程控制
    节  过程控制的必要性和要求
    第二节  质量控制措施
    第三节  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第四节  记录的保持
  第三章  认证申请
    节  认证申请提交的材料
    第二节  渔业产品认证申请书填写指南
    第三节  附报材料的编制要求
    第四节  申请书及附报材料中的常见问题
  第四章  认证审查
    节  审查准则
    第二节  文件审查
    第三节  现场检查
附录
  附录一  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
  附录二  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管理办法
  附录三  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程序
  附录四  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程序
  附录五  实施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产品目录
  附录六  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现场检查规范
  附录七  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复查换证规范
  附录八  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复查换证规范
  附录九  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一体化推进实施意见
  附录十  无公害农产品标志标识征订说明及使用规定
  附录十一  无公害农产品检测机构名录
  附录十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等四部委联合公告(第632号)
  附录十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内容摘要
    (1)产品抽样检验本身存在着误判的风险。由于水产品是来自单个的易变质的生物体,其样本个体的不均匀性要比机电、化工等工业产品更突出,误判的风险更难预料。
    (2)大量的成品检验的费用高,周期长。等检验结果的信息反馈到管理层再决定控制措施时,往往为时已晚。
    (3)检验技术即使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也不等于可“洞察一切”。对于危害物质检查的可靠性仍是相对的。检测结果符合标准规定的危害物质的限量并不能消除人们对水产品安全的疑虑。
    (4)仅靠对最终产品的检验,是不能将危害消除或降低到可接受水平的。产品检验一旦发现不安全产品,还会使政府管理部门处于两难的境地。一方面,不能使不安全的产品流向市场,影响消费者食用安全;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到渔民增收的大局。
    由于传统的质量控制方法存在着以上不足,不能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因而许多国家或国际组织都在致力于研究和探索新的质量安全控制措施,一些发达国家还将新的质量安全控制措施作为贸易技术壁垒,来限制其他国家的水产品进入本国,以保护本国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利益。目前,国际上控制水产品质量安全先进的和最有效的方法是,通过对从养殖水域到餐桌整个生产链进行全面分析,对可能影响最终产品质量安全的因素,制定并实施相应的质量安全控制措施,将危害消除或降低到可接收水平。2003年7月24日,农业部以第3 1号令发布了《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该规定对与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相关的养殖用水,养殖生产,苗种、饲料、药物使用,产品净化等做出了明确要求。无公害农产品(渔业产品)认证也把生产过程控制作为审查生产者质量安全保证能力的重要因素。根据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要求,申请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生产者,必须编制质量控制措施和生产操作规程等文件并保持必要的记录。
    鉴于将过程控制引入我国水产品养殖业还刚刚起步,缺乏前期的培训,加之我国水产养殖业的规模化程度不高。因此,在目前情况下,无公害农产品(渔业产品)生产者在编制质量控制措施等过程控制文件时,不一定完全按照本章描述的格式进行,只要质量控制措施涵盖养殖环境、苗种、投入品控制、捕捞到终产品运输销售整个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即可。但鼓励有条件的生产者按本章的要求进行过程控制,逐步与国际接轨。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