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惠岩文集:第一卷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王惠岩文集:第一卷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96.98 4.7折 206 全新

库存29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惠岩著

出版社吉林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76821529

出版时间2023-10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206元

货号14244392

上书时间2023-11-19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王惠岩(1928—2007),回族,1928年3月4日出生于辽宁省法库县,1951年参加革命工作,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东北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前身)马列主义教研室教员,法律系法学理论教研组组长,吉林大学政治学研究室主任,创立吉林大学政治学系并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政治学学科评审组副组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政治学学科评审组副组长,法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顾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常务理事、学术顾问等职务,担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基地名誉主任,北京大学政治学理论研究中心、中山大学行政管理研究中心的学术委员会主任。多次被评为吉林省省管优秀专家、吉林省省直先进工作者、吉林省优秀教师,被评为长春知名教授,荣获吉林省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四十年突出成就奖,其论文《论民主与法制》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受聘为吉林大学首批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



目录

绪论

一、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二、政治学的发展历史

三、政治学的内容与范围

四、学习政治学的意义

第一章 国家与阶级

第一节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一、原始公社制度和氏族社会组织

二、氏族制度的解体和国家的产生

三、对剥削阶级思想家关于国家起源理论的批判

第二节 国家的本质

一、国家的概念

二、国家的职能

第三节 阶级的消灭和国家的消亡

一、国家为什么要消亡

二、国家消亡的途径

第二章 国家的历史类型与更替

第一节 国家的历史类型及其变革的规律性

一、国家的历史类型

二、国家历史类型变革的规律性

第二节 奴隶制国家

第三节 封建制国家

一、封建制国家的本质

二、封建制国家的特征

第四节 资产阶级国家

一、自由资本主义国家

二、帝国主义国家

三、法西斯国家

四、福利国家

第三章 社会主义国家

第一节 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一、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必然性

二、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

三、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方式

四、关于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问题

第二节 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

一、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是无产阶级专政

二、社会主义国家是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的国家

三、社会主义国家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政权

第三节 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是无产阶级专政

一、无产阶级专政的形式是多样的

二、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

第四章 国家与民族问题

第一节 民族问题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

一、什么是民族问题

二、民族问题与阶级问题

三、民族问题是社会政治总问题的一部分

第二节 资产阶级国家与民族问题

一、民族运动与资产阶级国家

二、资产阶级的民族政策

第三节 社会主义国家与民族问题

一、社会主义民族问题和马克思主义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

二、国家结构与民族自决权

三、社会主义多民族的联邦制国家

四、社会主义多民族的单一制国家

第五章 国家的统治形式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统治形式的理论

一、国家统治形式的概念

二、国体与政体

三、划分国家统治形式的标准

第二节 剥削者类型国家的统治形式

一、君主制

二、共和制

三、研究剥削者类型国家统治形式的意义

第三节 社会主义国家的治理形式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国家治理形式的基本观点

二、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个治理形式

三、苏维埃是列宁发现的无产阶级专政的治理形式

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治理形式

第六章 政治统治体系

第一节 政治统治体系的实质与特征

一、政治统治体系的概念与实质

二、政治统治体系的一般特征

第二节 两种根本对立的政治体系理论

一、剥削阶级关于政治体系的理论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运用系统观点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分析

第七章 国家机构

第一节 国家机构的理论

一、国家机构的概念

二、国家机关的划分原则

第二节 国家机关

一、国家元首

二、立法机关

三、行政机关

四、司法机关

第八章 政党

第一节 政党的理论

一、政党的概念

二、政党的特征

三、政党的作用

第二节 资产阶级国家的政党政治

一、资产阶级政党制度

二、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政党政治

第三节 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党政治

一、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

二、社会主义国家政党政治的主要形式

第九章 政治家

第一节 对政治家研究的历史回顾

一、前资本主义社会对政治家的研究

二、资产阶级对政治家的研究

三、无产阶级对政治家的研究

第二节 政治家的概念与标准

一、政治家概念的含义

二、政治家的标准

第三节 政治家的产生及活动方式

一、政治家的产生

二、政治家的活动方式和条件

三、资产阶级政治家的产生及活动方式

四、无产阶级政治家的产生及活动方式

第四节 政治家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与影响

一、政治家的分类

二、资产阶级政治家的作用

三、无产阶级政治家的作用

四、政治家的威信与个人崇拜

第五节 政治家的培养

一、政治家培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二、资产阶级政治家的培养

三、无产阶级政治家的培养

第六节 政治家面临着挑战

一、新技术革命的概念和内容

二、新技术革命对政治家的影响

三、新技术革命没有改变政治家的实质

第十章 领导与决策

第一节 领导与决策活动的产生与发展

一、领导与决策活动的性质

二、领导科学与决策活动的历史与现状

三、学习与研究政治领导与决策的意义

第二节 领导科学与领导艺术

一、领导与政治领导的含义

二、领导与领导科学化 / 406

三、领导艺术 / 408

第三节决策与决策活动科学化 / 410

一、决策与政治决策的含义 / 410

二、决策活动的科学化 / 416

三、科学决策的基本过程/418



内容摘要

一、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政治学作为一门科学,同其他任何一门科学一样,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

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正确的、系统的知识。它不是人们主观臆造的,而是在人类实践活动的基础上,通过对客观事实的观察、分析、分类整理,找出其内部关联而形成的,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们头脑中的正确反映。因此,科学研究的对象,就是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各种现象及其规律。由于客观事物本身是多祥化的,是由许多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领域构成的,因而决定了科学研究的对象也是多样化的,每一门科学都有自己特定的研究领域。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科学研究的区分,就是根据科学对象所具有的特殊矛盾性。因此,对于某一现象的领域所特有的某一种矛盾的研究,就构成某一门科学的对象。”①

政治学是社会科学的一种,是研究特定的社会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具体地说,是研究政治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为了明确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必须了解什么是政治,只有正确理解政治的含义,才能正确确定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政治”一词是一个历史久远、含义广泛的词,几千年来,人们对它曾作过各种各样的解释,总的说来可以分为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解释和剥削阶级思想家的各种解释两大部分。

(一)剥削阶级思想家对政治的解释

<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